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泽峰 《医药保健杂志》2007,(1X):I0001-I0001
“五更泻”即“肾泻”,顾名思义就是指发生在黎明前、五更时辰的腹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此症多见于天气寒冷时期.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症状是.每到黎明的时候.肚脐周围腹部就会发生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这类腹泻往往积年累月.给病人带来很大烦恼。  相似文献   
2.
吗丁啉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新型胃肠动力药,主要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和慢性胃炎、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也可用于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放化疗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吗丁啉的作用原理与其他胃药不同,一般来说不能与其他胃药合用。一旦合用。会导致两者互相减弱药效,或者增强不良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在过去20年中我国急性白血病(AL)发生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5~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门诊就诊的6 429例AL患者的资料。结果:①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见(男∶女=1.4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多见(AML∶ALL=2.67∶1),AML以青壮年为主(76.2%),ALL老年少见(2.3%);②病例数呈逐年增高,但1990~1995年及2000~2005年间出现两个增长高峰;③儿童患者农村高于城市(P<0.05),老年患者城市高于农村(P<0.05);④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比例明显低于国外文献报道比例,且主要原因是银屑病口服乙双吗啉所致。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肯定了一些有关我国AL发病情况的一些特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的变化有待于下一次全国性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褐苞薯蓣治疗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褐苞薯蓣与怀山药对脾虚证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中医辨证属脾虚证的60例患,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双盲法给药。A组给予山药I号(怀山药),每次2包(10g/包);B组给予山药Ⅱ号(广山药),每次2包(10g/包),均为每日3次,用开水搅成糊状口服,连服15天。结果:两组总有效分别为93.0%和90.0%(P>0.05);两组各种脾虚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减少(P<0.01)。结论:两种山药均能减轻脾虚证患临床症状,有较好的腱脾养胃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孢菌素A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Evans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Evans综合征的综合免疫抑制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CsA合并传统方案(泼尼松 达那唑(18例)和单用传统方案(26例)治疗Coombs试验阳性的AIHA和Evans综合征的疗效。结果 CsA组3个月有效率为94.4%,平均起效时间为19.9d,完全缓解率为88.9%,其中进行长期随访的12例患者1年内仅1例复发(复发率3.3%),2年内2例复发(复发率(16.7%),3年复发率仍为16.7%;而传统方案3个月有效率为92%,平均起效时间为23.2d,完全缓解率为100%。两组治疗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完全缓解率CsA组显著高于传统方案组,3年内复发率CsA组明显低于传统方案组。结论 使用含CsA的综合免疫抑制方案治疗AIHA和Evans综合征可提高并巩因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14例诊断明确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患者血常规及脾脏大小变化,评估其疗效,同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中,10例获得临床进步,其中血红蛋白提高7例(50.00%),血小板升高3例(21.43%),脾脏缩小7例(50.00%);3例稳定;1例于用药1月后死于心衰。14例患者对小剂量沙利度胺及泼尼松均能耐受,不良反应主要是手足麻木、嗜睡、便秘、水肿、乏力,但均为Ⅰ度。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临床疗效较明显,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7.
5q-综合征是狭义地定义为原发MDS-RA伴有累及5号染色体q21-q32区带的单独细胞遗传学异常.以前5q-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长期依赖红细胞输注.近年一系列临床试验研究发现来那度胺治疗5q-综合征患者不仅具有很高的脱离红细胞输注率,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获细胞遗传学缓解.现今,来那度胺已是5q-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起始剂量为10 mg/d,推荐至少连续使用4个疗程(28天为一疗程),有效患者应持续使用,且已有资料表明长期用药不会增加患者转白的风险,如出现Ⅲ~Ⅵ血液学不良反应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如治疗过程中患者复发或获得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可考虑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醛对ICR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ICR小鼠为实验对象,实验设对照组和甲醛高、中、低剂量组(200、150、100 mg/kg);连续给予甲醛8周,采用新物体辨别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实验检测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甲醛组小鼠新物体辨别实验优先指数[分别为(0.49±0.11)、(0.48±0.08)]明显下降,水迷宫实验第3天逃避潜伏期[分别为(56.51±8.01)、(53.46±10.64)s]明显延长(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分别为(121.19±3.07)、(101.87±2.95)pg/m L]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分别为(54.44±2.64)、(33.93±4.06)pg/m L]明显降低。结论甲醛可引起ICR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小鼠脑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5q-综合征是狭义地定义为原发MDS-RA伴有累及5号染色体q21-q32区带的单独细胞遗传学异常.以前5q-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长期依赖红细胞输注.近年一系列临床试验研究发现来那度胺治疗5q-综合征患者不仅具有很高的脱离红细胞输注率,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获细胞遗传学缓解.现今,来那度胺已是5q-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起始剂量为10 mg/d,推荐至少连续使用4个疗程(28天为一疗程),有效患者应持续使用,且已有资料表明长期用药不会增加患者转白的风险,如出现Ⅲ~Ⅵ血液学不良反应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如治疗过程中患者复发或获得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可考虑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5q-综合征是狭义地定义为原发MDS-RA伴有累及5号染色体q21-q32区带的单独细胞遗传学异常.以前5q-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长期依赖红细胞输注.近年一系列临床试验研究发现来那度胺治疗5q-综合征患者不仅具有很高的脱离红细胞输注率,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获细胞遗传学缓解.现今,来那度胺已是5q-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起始剂量为10 mg/d,推荐至少连续使用4个疗程(28天为一疗程),有效患者应持续使用,且已有资料表明长期用药不会增加患者转白的风险,如出现Ⅲ~Ⅵ血液学不良反应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如治疗过程中患者复发或获得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可考虑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