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3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2例更年期功血病人行诊刮术后,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6个月,并测定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比较内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内膜大部分呈现萎缩性病理改变。米非司酮治疗功血,可促进绝经,纠正贫血,改善体质。  相似文献   
2.
抗凝和抗纤溶药物在DIC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抗凝和抗纤溶药物在DIC治疗中的应用北京儿童医院(100045)张毓文关于DIC的治疗问题,除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防治休克、纠正酸中毒、保护肝肾功能等措施外,抗凝疗法十分重要。抗凝疗法主要是抗凝剂的应用。众所周知,列为首选的抗凝剂是源自猪的肠道粘膜...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于1988年3月26日因间断发作性血尿1个半月。高血压半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个月剧烈运动后开始发现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持续1~2天即消失,此后又有3次类似的肉眼血尿发作.在当地就诊时发现高血压,用降压药治疗无效.病后曾无诱因呕吐3次,乏力,无发热、水肿.近3年有尿频表现,近1年加重(约10次/日),未治疗.既  相似文献   
4.
以多饮多尿为临床表现的肾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女 ,6岁。因多饮、多尿 5年入院。入院前 5年家长察觉患儿饮水多 ,尿量多 ,主要为夜尿多 ,具体量不详。3年前至今饮水量约 2 1 0 0~ 2 2 0 0ml/d ,尿量仍多 ,仍以夜尿多为主 ,尿色正常 ,不伴发热 ,无头晕、头痛及视物模糊 ,无腰痛及血尿史。多家医院诊治 ,诊断不明 ,一直未予治疗。未注意过血压。入院体检 :体重 2 0kg。血压 :左上肢 1 62 / 1 0 1mmHg (1mmHg=0 1 33kPa) ,右上肢 1 70 / 1 0 3mmHg ,左下肢 1 96/ 1 0 2mmHg ,右下肢 2 0 6/ 1 1 9mmH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皮肤弹性好 ,面部皮肤血管扩…  相似文献   
5.
小儿血液透析应用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血液透析(HD)在儿科应用的特点及小儿肾功能衰竭H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1a~14a危重肾功能衰竭及药物中毒患儿进行67次HD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在HD后肾功能明显改善,尿毒症症状减轻。痊愈、好转各6例,自动出院、死亡各4例,无1例死亡与透析直接有关。主要并发症为失衡综合征(11.9%)和低血压(10.5%)。结论HD成功的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血容量的稳定及并发症的防治。HD抢救危重肾功能衰竭患儿疗效迅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疗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
胡桃夹现象15例分析张桂菊张毓文贾立群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可造成左肾出血或伴发直立性蛋白尿。我院1994年1月~1995年3月收治15例确诊为胡桃夹现象的患儿,其中7例表现为血尿,8例表现为直立性蛋白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血尿组:7例...  相似文献   
8.
抗凝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20例张毓文,许嘉玲,周文丽,刘瑞,孟繁英肾病综合征多合并高凝状态,特别是难治性肾病,有的甚至有血栓塞并发症。采用抗凝疗法对此类型的肾病患者有重要意义。抗凝疗法包括抗凝剂(肝素、华法令等)、纤溶药物(尿激酶、蝮蛇抗栓酶、中药...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一、定义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一组临床症侯群。现多数学者认为NS的发病是免疫学发病机制。本病临床特点是严重水肿、大量蛋白尿、低清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常并血液高凝状态甚至可形成血栓,且易并感染。二、临床和病理分型(一)临床分型:根据2 0 0 0年11月珠海会议的讨论[1] ,对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诊断和治疗作修订。原发性NS分为以下2种临床类型:1.单纯性NS :符合四大临床特点(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清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即被称为“三高一低”。(1)高…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离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实验基础.方法 从再障患儿及正常志愿者骨髓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分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CD34、CD45、CD73和CD90.绘制生长曲线描述原代和传代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分离的贴壁细胞经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培养,分别显示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阳性;CD73和CD90阳性.生长曲线显示,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再障患儿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中生长能力减低.结论 再障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异常,可能在再障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