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河南省大范围白内障复明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大范围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开展复明手术的方法。方法总结河南省:1988—2003年建立全省技术网络、有组织地开展人员培训及大范围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的经验。随机抽样调查了新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效果。结果15年来各类白内障复明手术累计411886例。抽样调查12566例术后1-2天视力。视力≥0.5者占86.25%,0.8—1.0者占80.44%。每例手术所用时间大多在10—22分钟之间,其中娩核时间8—26秒。术中后囊破裂2.41%,玻璃体脱出1.14%。脱盲率99.12%,脱残率96.86%。结论在一个省范围内,采取适当措施和适用的手术方法,可以提前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与防盲协会所提出的“视觉2020”行动纲要的部分目标,先使白内障盲人“享有看见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马凡综合征半脱位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马凡综合征半脱位品状体摘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人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32眼)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临床资料,晶状体脱离范围均在180°以上,脱位一侧的品状体赤道部已达瞳孔区.所有病例均用玻璃体切除器进行闭合式前段玻璃体切除及晶状体切除,并经巩膜隧道切口进行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者30眼,≥0.3者2眼.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裸眼视力≤0.2者2眼,0.3~0.6者22眼,0.8~1.0者8眼;矫正视力≤0.2者2眼,0.3~0.6者14眼,0.8~1.0者16眼.人工晶状体位正且稳定.未发现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倾斜脱位、脉络膜下出血、玻璃体浑浊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14个月,效果稳定.结论 对于马凡综合征明显品状体半脱位者,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后房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两袢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GM-1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冉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组织及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5只、NS组35只,GM-1组35只.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NS组和GM-1组通过升高眼压造成视网膜缺血60 min,分别于缺血前12 h、1 h及缺血结束时3次腹腔注射NS 3mL/kg或GM-1 3mL/kg(10 mg/mL),并于再灌注0 h(单纯缺血后)、1 h、6 h、12 h、24 h、3 d和7 d共7个时间点取双眼眼球,每时间点5只,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并测量视网膜内层平均厚度(mean thickhess of the inner retinal layers,MTIRL),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内层视网膜依次表现出水肿、凋亡、萎缩的损伤过程.GM-1可明显减轻其水肿和萎缩的程度,并减少凋亡的发生.结论 GM-1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眼球动态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绘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各种联合手术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60眼)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的同时,根据眼部不同的眼外伤并发症,分别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及视网膜光凝、瞳孔成形、穿透性角膜移植、小梁切除或晶状体张力环植入等不同的联合手术,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炎性反应轻,视力恢复快,有角膜瘢痕者裸眼视力达0.3~0.5,矫正视力达0.6~1.0;无角膜瘢痕者裸眼视力达0.6~1.2,矫正视力达1.0~1.5。角膜地形图显示:有角膜瘢痕者,多伴有+1.5D~+2.5D的散光;无角膜瘢痕者,术后早期平均有(+0.57±0.09)D的循规性散光,术后1月即消失。结论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多种联合手术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可减少手术的创伤和风险及手术源性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过程,减少眼外伤的继发损害,是治疗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及其并发症的快速、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现代玻璃体切除术用于眼内非磁性异物摘出的临床效果及其手术技巧。方法对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非磁性异物的患者63例(6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68眼)眼内异物全部一次手术取出。9眼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6眼术前合并眼内炎者,术后炎症得到控制。结论现代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非磁性异物摘出手术成功率高,可同时治疗外伤所致眼内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泪道阻塞的CT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泪道阻塞的CT检查方法并分析其检查结果。方法 采用CT轴位扫描、冠状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方法 ,分析 12例泪道外伤的CT检查和结果。结果 CT轴位扫描良好显示泪囊和鼻泪管断面 ,冠状CT显示周围组织合并损伤 ,三维重建则直观显示泪囊窝和上颌骨额突骨折情况。CT显示外伤性泪道病变包括 :泪囊区软组织增厚、密度增高、泪囊扩张 ,泪囊区异常骨碎片影 ;泪囊窝和鼻泪管凹陷性、粉碎性和线性骨折 ;鼻泪管密度增高。结论 泪道CT轴位扫描、冠状扫描及三维重建可良好显示泪道及其周围组织的外伤情况 ,可用于诊断和进行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光损伤机制中NOS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 ,NOS)活性异常变化在视网膜光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组为正常对照,其它4组以持续强光照射6小时造成视网膜光损伤,并按光照后1天和6天两个观察点各分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给予左旋硝基精氨酸治疗,并分别测定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以及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的活性。结果 光损伤后第1天和第6天空白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内NOS的活性均异常升高,SOD活性均显著下降,视网膜外核层厚度进行性减小;实验组大鼠视网膜内NOS的活性低于正常水平,SOD活性和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结论 过度光照后视网膜内NOS活性持续异常升高是视网膜氧化损伤的重要原因并与感光细胞退行性变性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68例(80眼)眼外伤的X线平片、B超、CT和MRI资料,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80只伤眼中57眼合并眼部异物,在合并的69枚眼眶部异物中非磁性异物65枚,磁性异物4枚。X线平片、B超、CT和MRI对69枚异物(眼球内48枚,眼球壁13枚,球后6枚,眼睑2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9%、74%、91%和90%。6枚球壁和邻近球壁异物X线平片定位错误。MRI诊断伤后10~62d眼内出血13眼,B超诊断4眼,CT未诊断1眼。B超诊断玻璃体混浊58眼,MRI和CT分别诊断33眼和11眼。40眼外伤性白内障经B超、CT和MRI分别诊断20眼、21眼和18眼。CT和MRI诊断2例球后脓肿,而B超未能诊断。CT诊断4例眼眶骨折,X线平片和MRI各诊断2例。结果提示:CT和MRI是检出眶内异物的最有效方法,B超主要适用于眼内和眼球壁异物的诊断;MRI可检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少数非金属异物和较小铁异物;MRI诊断眼内亚急性和慢性期出血优于CT和B超;CT诊断眶壁骨折优于MRI和X线平片;B超诊断玻璃体混浊优于CT和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