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比较湿性敷料与传统纱布敷料在Ⅱ期压疮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2月将50例骨科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30处压疮)和对照组(24例,24处压疮),分别使用湿性敷料和传统纱布敷料,观察2周后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感受。结果观察组治疗6~10 d,治愈25处,显效3处,无效2处;对照组治疗10~14 d,12处治愈,2处显效,8处无效,2例加重。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感受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随访1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湿性敷料有利于伤口愈合,且患者舒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石波  王军  杨衡  张定伟  刘刚  王陶  叶楠 《中国骨伤》2013,26(5):408-411
目的:评价急诊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排除年龄小于70岁、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多发创伤、入院时明显内科合并症患者。将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7例(男38例,女89例)纳入研究。按是否采取急诊手术分为两组:急诊手术组56例,伤后24h内行手术治疗;非急诊手术组71例,入院24h后行手术治疗。回顾性调查内容:①住院期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隐性失血、谵妄、深静脉血栓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心脑血管意外、褥疮。②预后,包括住院期死亡例数、随访1年死亡例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急诊手术组主要住院并发症依次为隐性失血、谵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尿路感染;非急诊手术组主要住院并发症依次为隐性失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谵妄、褥疮。急诊手术组无住院期死亡病例,随访1年死亡1例;非急诊手术组住院期死亡4例,随访1年死亡7例。急诊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9±3)d,低于非急诊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17±8)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2)周。电解质紊乱、谵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住院期死亡人数、随访1年死亡人数、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隐性失血、上消化道出血、心脑血管意外、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伤后24h内的急诊手术可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掌浅弓、拇指尺侧动脉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掌部血管的形态变异较为多见,作者在解剖手部标本时,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右侧掌浅弓及拇指尺侧动脉形态特殊,现报道如下。(1)桡动脉掌浅支缺如,桡动脉从手背进入手掌处分出拇主要动脉。拇主要动脉沿第1掌骨掌尺侧下行,沿途分为2支:1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8例(2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均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治疗,平均年龄45.3岁;ARCO分期:Ⅰ期8髋,Ⅱ期20髋。根据Harris功能评分及髋关节MRI进行髋关节临床结果评估。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0.2个月。18例(28髋)患者中10例(16髋)髋关节疼痛复发, Harris功能评分为(39.3±11.2)分。髋关节MRI:10例(16髋)患者出现钽金属棒周围均有水肿信号改变,其中9例(15髋)患者发生股骨头塌陷、1例(1髋)髋关节炎。10例(16髋)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头生存率仅为42.9%,平均生存时间为(4.2±0.5)年。结论采用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结果不理想且钽金属棒费用高,因此,不建议早期股骨头坏死行髓芯减压联合钽金属棒植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上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临床确诊为上肢单根神经损伤患者,根据超声检查分成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手术组(19例)均行神经探查修复术,并以术中探查结果为准计算术前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保守治疗组(12例)和手术组术后均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超声检查.结果 保守治疗组早期超声图像表现:神经走行弯曲,但神经外膜清晰可见,局部水肿.手术组术前超声图像表现:神经回声带连续性部分中断或完全中断,损伤区为无回声或低回声结构,神经近端直径增粗.手术组与超声诊断完全符合15例,符合率为78.9%;保守治疗组中10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2例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临床治疗和随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显露骨折,行锁定接骨板固定.对2例合并严重前外侧平台骨折者加用前外侧入路予以复位固定;对关节面塌陷者予以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术后并发腘静脉血栓,予以抗血栓治疗后治愈.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结论 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疗效满意.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关节面骨折的解剖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急诊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伤后24 h内急诊行PFNA固定治疗。结果术中失血量45~120(82±39)ml,手术时间35~76(53±19)min。1例术中发生医源性股骨干近段骨折,改用加长型PFNA固定。输血治疗26例,输血量150~330(247±71)ml。术后发生谵妄7例,深静脉血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9~25(15.6±6.4)周。疗效采用Sanders评分:优23例,良4例,差2例。结论 PFNA急诊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引流技术(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3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VSD +抗生素链珠组)21例和对照组(抗生素链珠组)32例,观察组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填充,结合全身抗生素应用治疗。对照组经骨窗安放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每次手术时间,换药次数、手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在住院天数、手术平均时间、手术次数方面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在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1)。结论 VSD 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理想,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内外侧联合入路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骨折显露,双接骨板进行固定。术中对关节面塌陷者予以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康复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120°~130°。疗效评定:优22例,良7例,可4例。结论对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双接骨板内固定疗效满意。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关节面骨折的解剖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15例不稳定骨盆环患者,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8.5岁;车祸伤11例,高坠伤3例,挤压伤1例。耻骨支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8例,髂骨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5例,耻骨、髂骨合并骶髂关节骨折脱位2例。15例患者均在介入手术室进行CT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结果:15例患者在S1平面共植入19枚骶髂螺钉,其中4例双侧植入1枚螺钉,11例单侧植入1枚螺钉。平均手术时间为70 min。1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9月,11例患者获得良好功能;2例患者因合并髋臼和股骨近端骨折而出现步行困难。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骶髂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性价比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