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骨髓移植术前辐射预处理、光子刀立体定向、三维适形、组织间插植内照射等放疗技术在肝脏及腹部肿瘤中的应用,肝脏易受到大剂量的照射而引发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影响肝外伤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肝外伤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AAST和ISS标准,回顾性分析90例肝外伤手术病例,对影响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15例,其中Ⅲ级2例、Ⅳ级4例、Ⅴ级9例,总体手术死亡率17%。Ⅳ~Ⅴ级肝外伤手术方式的单因素比较提示:清创性肝切除术的相对危险度是0.73;而规则性肝切除术、肝静脉或肝后下腔静脉修补术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32、1.5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SS分会和术中失血量是影响手术死亡率的2个独立因素。结论ISS分值、术中失出血量和手术方式是影响肝外伤手术死亡的3个重要因素,娴熟的手术技能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影响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根治性肝癌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因素 ,以期对高复发倾向人群抗复发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5月~ 1998年 1月 16 2例根治性肝癌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 ,以影像学发现肿瘤复发及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为截点确定无瘤生存时间 ,将术后复发病人分为近期复发 (≤ 2年 )、远期复发 (>2年 )及未复发 3组 ,确定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术后 1、 3、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6 7. 1、 4 4 . 7及 2 5 . 5 %。与肿瘤近期复发相关因素为发现方式、肿瘤大小、血管癌栓、INM分期 ;与后期复发相关因素为有无肝硬化及其类型、肝功Child -Pugh分级和有无子瘤。结论 :根治性肝癌切除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不同 ,及早发现小肝癌是预防近期复发的关键 ,兼顾术前肝功能可以对远期复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肠移植后排斥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引起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肝脏硬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测压+肝活检术的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及肝脏硬度检测,术中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ree portal pressure,FPP)、术后1个月进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及肝脏硬度测定.结果 患者脾切除前FPP0为(35.79±6.93) cmH2O,脾切除后FPP1为(25.52±4.50) cmH2O,断流后FPP2为(27.30±4.42)emH2O.3组数据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门脉流量[(1 028.93±381.23)ml/min vs.(1 279.48±563.94) ml/min]、门脉平均流速[(15.66±5.40)cm/s vs.(18.84±5.24)cm/s]、肝总动脉最小流速[(22.87±8.69) cm/s vs.(18.74±7.09) cm/s]、肝脏硬度值[(17.33±10.15)kPa vs.(23.19±14.80)kPa]4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肝脏硬度值较前改善,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及瞬时弹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的无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北京佑安医院肝胆外科共行脾切除断流术60例,其中35例留置门静脉插管,术后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观察比较了该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感染发生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结果脾切除断流术后患者血小板进行性升高,术后2周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门静脉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减慢;门静脉插管感染1例;5例患者术前存在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28%;术后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经门静脉插管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后,出院时复查门静脉血栓为6例,新发血栓者溶栓成功率为85.72%。结论经门静脉插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属常见病 ,病因至今仍未阐明。在治疗方面 ,现有治疗方法的疗效均不够理想 ,手术治疗后的结石残留率在 30 %以上 ,再次手术率也高达 37%。本文结合作者在这方面的诊治体会 ,对肝内胆管结石在治疗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 术前诊断的目标与方法目前 ,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已无困难 ,但这样的诊断远远不能满足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治疗的要求。从治疗的角度来考虑 ,术前诊断至少应达到如下几个目标 :1明确结石在肝内的分布情况 ,确定结石是在肝脏的哪一叶、哪一段、哪一级胆管。 2明确肝内胆管病变情况 ,尤其要确定有…  相似文献   
8.
电视宫腔镜手术30例报告许进,王孟龙,龙凤宜,曾方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6年我们开始用以CO2为气体膨宫介质的宫腔镜。最近,我们试行了电视宫腔镜手术。现将1993年11月至1994年1月所做的30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30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8岁,因“乙型肝炎病史10年,乏力、尿黄2个月,加重伴意识障碍1周”于2006年12月28日收入院。10年前体检时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未予治疗。3年前检查乙型肝炎5项为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10^5 copies/ml;开始服用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100mg/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我国自制的多器官保存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器官移植手术的需要。方法;在全面分析国外最先进的多器官保存液UW液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改进有:(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替代羟乙基淀粉’(2)用蔗糖替代木棉粮;(3)去掉UW液中添加成分;(4)添加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5)使PH值进一步偏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