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percutaneous laser ablation,PLA)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超声引导下PLA治疗。术后采用常规超声,随访观察消融灶大小、血供,术后即刻和术后3 d采用超声造影评价激光消融范围,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对消融灶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结果:3例均采用局部麻醉,成功进行PLA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常规超声随访,发现原病灶消失,消融区无彩色血流信号。术后即刻和术后3 d超声造影,显示消融区无造影剂灌注,完全覆盖原病灶。术后30 d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见坏死组织及炎性细胞,未见肿瘤细胞。结论:超声引导下PLA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EUS-FNA)在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12月对68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对比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EUS-FNA细胞取材成功率91.18%(62/68).其中病灶位于食管4例(6.45%,4/62),胃19例(30.65%,19/62),直肠19例(30.65%,19/62),肝脏3例(4.84%,3/62),纵隔4例(6.45%,4/62),淋巴结13例(20.97%,13/62).40例患者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阳性率为64.52%(40/62).22例患者获得组织碎片或细条行病理学检查,组织获得率为35.48%(22/62),其中10例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5.45%(10/22).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长期随访结果对照,EUS-FNA对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85.48%.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57.14%,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 在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中,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在细胞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患者血清指标变化与细胞病理学的内在关系.方法:本实验选取116例研究病例,包括76例SAT患者、30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者.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定外周血中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细胞病理学检查,行细针穿刺抽取病变组织,涂片做HE染色,光镜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沉(ESR)、血常规检查.结果:SAT组患者的FY3、FT4高于正常组和HT组的检测值(P<0.05),其均值分别为(14.52±2.51)pmol/L、(35.32±5.61)pmol/L;TSH高于HT组(P<0.05),均值为(2.72±0.81)mI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poAb低于HT组(P<0.05),其均值分别为(0.32±0.05)IU/mL、(251.32±86.81)IU/mL.SAT组细胞病理特征以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及多核巨细胞.HT为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滤泡上皮细胞嗜酸性变和萎缩等特点.两组甲状腺滤泡上皮中的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为:HT组的各型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SAT组(P<0.05).HT组ESR和NE均为正常,而SAT组的ESR和中性粒细胞(NE)高于HT组(P<0.05).在SAT组中弥漫浸润型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少于肉芽肿型和纤维化型(P均<0.05).结论:SAT其血清学特征为TGAb、TpoAb一般不出现持续升高状态而FT3、FT4、TSH水平则会出现升高.细胞病理学表现为多核巨细胞和肉芽肿改变.了解SAT血清指标与细胞病理学变化,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SAT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桥本甲状腺炎(Hashintoto's thyroditis,HT)是一种器官特异的功能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以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甲状滤泡上皮细胞破坏凋亡为主,而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多与否,可对病变发展产生影响^[1]。探讨HT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CD20^+、CD45RA^+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之间的关系,对于监测病变的性质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2受体(IL-2R)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方法:将86例HT患者分为初诊、复诊2组,并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的IL-2及IL-2R,并采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TPoAb浓度水平,观察IL-2及IL-2R与TPoAb的关系。结果:IL-2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含量分别为(25.01±3.31)ng/L、(23.17±5.89)ng/L和(24.05±3.92)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R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和正常组水平分别为(1125.94±743.87)ng/L、(722.93±640.06)ng/L和(293.48±113.35)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诊HT组的TPoAb含量为(169.75±44.36)IU/L,高于正常组的(8.30±1.70)IU/L,低于初诊HT组的(460.96±299.05)IU/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患者外周血中的IL-2R含量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r=0.696,P〈0.01)。结论:HT患者外周血IL-2R含量升高,且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检测IL-2R含量有助于观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US-FNA)诊断胰腺实质性肿块的准确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因胰腺实质性肿块于本院消化科行EUS-FNA的患者,对其病灶、大小、穿刺负压、穿刺次数、细胞学诊断及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EUS-FNA,共行65次穿刺,其中50%的病变位于胰头/钩突部,病灶大小平均为35mm×29mm。EUS-FNA对44例胰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81.8%(36/44),其中28例患者获得明确细胞学恶性肿瘤依据。长径>3cm的胰腺肿块恶性比例显著上升(P=0.019),而肿瘤短径、部位、穿刺负压与恶性肿瘤诊断率无关。实时细胞病理诊断可有效提高FNA对胰腺肿块的诊断准确度(P=0.010),并显著减少穿刺次数(P=0.02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EUS-FNA可有效诊断胰腺实质性肿块的良恶性,是一项安全性好、特异度高的诊断手段,在胰腺肿瘤的细胞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非肿瘤性增生的间皮细胞、转移性腺癌及恶性间皮瘤细胞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浆膜腔积液标本17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检细胞学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上皮相关抗原(MOC-3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波形蛋白(VIM)和结蛋白。酶染色采用生物素化酶二步法。采用双盲法阅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上述几种抗体在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癌和恶性间皮瘤3组标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癌症组的CEA、EMA、MOC-31、钙粘蛋白E和C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7%、89%、92%和94%,而VIM和结蛋白呈现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和11%。良性间皮细胞标本组中,VIM和结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1%,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显示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16%、9%和6%。恶性间皮瘤标本组中,CK、VIM、结蛋白呈现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表达呈阴性。结论 选择一组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可帮助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对16例直肠癌旁0~5cm粘膜采用粘蛋白组织化学与电镜的方法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移行区细胞有早期亚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杯状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增多,有轻度异形性,并出现“双重特征”细胞。证明癌旁移行粘膜细胞成熟迟缓,应视为潜在癌前期改变。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在急性排异反应移植肾内的分布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生排异反应移植肾内分布和特征;方法病理、免疫组化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48例急性排异才8例正常进行病理 皮素分布及相对含量测定。结果;内皮素分布与病理改变基本一致,急性管型坏死组是以肾小管为主,间质排异组是以血管内皮损害为主,而血管排异组则是以肾小球的损害为特征性分布。内皮素的相对含量表明,病变组与正常组相比较为显著差异(P〈0.05或P〈0.01)。管型坏死组与血管排异组的含量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