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比较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实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与10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受检者均分为两组,即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静脉血组受检者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末梢血组受检者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种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受检者的中间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受检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不同时间点静脉血样本实行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抽取静脉血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且可冲服检测,为减少血常规检验受其他因素影响,血液样本尽可能在3h内检测,以此消除误差。  相似文献   
3.
做好临床见习带教工作,使见习教学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为学生临床实习和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教学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自身的见习带教体会,对见习医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多股胭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应用膝关节镜下自体多股胭绳肌腱单束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39例,其中28例得到随访。结果随访时间7~48(13.5±2.3)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7.3±3.6)分,术后(91.3±2.9)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多股胭绳肌腱单束重建膝ACL创伤小,取材方便、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快捷、疗效可靠,是治疗前交叉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并膝内翻患者65例(69膝)。手术均先行膝关节镜检查,重点评估外侧股胫关节病损情况,然后行镜下关节清理,最后行胫骨高位截骨术。2009年6月~2010年2月采用OXFord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共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膝,疗效评定标准选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术后3年单髁置换与高位截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对于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都有较好早期疗效,术式选择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年龄,性别,畸形程度,体重,对活动度要求,术后从事工作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活动(CPM)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意义。方法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灭活处骨缺损应用脱钙骨基质颗粒加骨水泥修复,局部用钢板或异体皮质骨板内固定,不用外固定。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术后24h开始使用CP对患肢进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B组35例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结果7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缺损处无骨折和骨不连,内固定良好。至3个月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110°~160°,平均141°,B组膝关节活动度90°~140°,平均126°,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手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膝关节功能术后CPM能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适应症及并发症。方法 通道经腰棘突旁切口进入,在显微内窥镜下切除腰椎板下缘、黄韧带、关节突内侧。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ED手术治疗,常规手术开窗法80例作对照,并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2—20个月随访,平均6.5个月按照Nakal分级,MED组优40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91.67%。结论 MED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MED主要适用于单阶段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适用于部分钙化或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适用于伴腰椎不稳或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减联合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常规处置基础上行电针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仙汤加减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定期评价临床疗效,Barthel量表(BI)生活能力测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变化;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周血清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I,ASIA神经功能评分、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IL-8、CRP水平均显著降低,NGF、BDNF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加减联合电针刺激在脊髓损伤术后恢复方面疗效突出,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二仙汤加减对脊髓损伤的疗效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相关。深入全面研究其作用机制,对于该组方及其治疗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脊髓损伤手术前后综合处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1995—2000年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为38.7%,其他系统的并发症为10.2%,围手术期死亡10例,死亡率8.6%,117例患者治疗前后按Frankel功能评价,效果相差显著(r=97.627,P&;lt;0.01);功能的独立性按FIM评分检验,治疗前后功能的依赖性相差显著(X^2=148.993,P&;lt;0.01)。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极易并发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SIRS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始动因素,手术前后严密监测SIRS及ARDS是围手术期治疗的关键,早期的康复综合治疗是患者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柴胡皂苷是柴胡的最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的护肝、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功能与其密切相关。胆道阻塞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对患者肝胆系统甚至全身系统的损害造成了患者术后的多种并发症以及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国内外对柴胡各种制剂用于防治阻塞性黄疸的研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进展,本文对柴胡皂苷保护阻塞性黄疸肝细胞的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