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标志基因研究重组复制缺陷腺病毒在 小鼠肺内气道上皮细胞中的转基因表达。方法:带有LacZ表达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腺病毒(AdCMVLacZ),经鼻腔吸入法和气管内注射法两种途径分别感染小鼠肺组织,此后在不同时间取小鼠肺组织经多聚甲醛固定后,以X-gal染色。石蜡包埋切片后用核固红复染。结果:β-半乳糖苷酶经重组复制缺陷腺病毒AdCMVLacZ感染小鼠气道和肺泡上皮细胞,并高效表达目的基因,表达时间可长达31天,重复感染后仍可表达13天。结论:重组复制缺陷腺病毒可携带外源性基因在小鼠气道上皮细胞内进行高效、稳定和较为长期的转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小鼠γ 干扰素在小鼠哮喘模型肺上皮细胞内的转基因表达对过敏原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作用。方法 :C5 7小鼠经卵蛋白 (ovalbumin ,OVA)腹腔致敏和气道吸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 ,48h后收获小鼠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 ,BAL)和小鼠肺 ;哮喘模型在OVA激发前 48h ,在其气道内给予带有γ 干扰素的复制缺陷腺病毒 (replication deficientadenoviruswithIFN γgene,AdCMVmIFNγ) 5× 10 8空斑形成单位 (pfu) ,同上在OVA激发 48h后收获其肺泡灌洗液和肺。结果 :在卵蛋白所致的哮喘模型中 ,肺组织病理可见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及部分肺泡内明显的嗜酸粒细胞浸润 ,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平均占 (75 .13±6 .85 ) % ,而在阴性对照组中则未见嗜酸粒细胞 ;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内给予AdCMVmIFNγ后 ,肺内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程度明显减少 ,肺泡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占 (9.0 0± 4.5 8) % (P <0 .0 0 1) ,二者均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结论 :小鼠的IFN γ经腺病毒介导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过敏原所致的肺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从而为进一步利用细胞因子的体内转基因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探索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探讨一种自行研制的可控应力器轴向压缩诱导山羊腰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并观察山羊腰椎间盘的影像学变化。选取山羊16只,随机分为加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用自行研制的可控应力器经皮固定于两组山羊的L4、5椎体,对山羊L4/5椎间盘进行轴向加压诱导,加压组轴向压缩应力设定为40N,对照组为0N,两组分别于术后第4周、第8周进行X线、磁共振检查。Pfirrmann 分级结果显示,第4周时,加压组山羊椎间盘Ⅲ级6只,Ⅱ级2只,对照组8只均为I级;第8周时,加压组椎间隙高度指数(DHI)小于对照组(P<0.05);加压组山羊椎间盘Pfirrmann 分级Ⅳ级5只,Ⅲ级3只,对照组8只仍均为I级。本实验结果说明,可控应力器轴向压缩诱导山羊腰椎间盘退变是可行的,相同可控应力轴向压缩诱导山羊椎间盘的时间越长,影像学的变化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椎间盘退行性疾病(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IDDD)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其治疗手段多样,但其发病机制以及变化规律仍不清楚,国内外学者为探寻椎间盘退变规律构建了多种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动物模型,按照模型建立方法可大致分为力学模型、损伤模型、生物学模型。但在临床中因椎间盘直接损伤或生物源性椎间盘退变所致腰痛的患者较  相似文献   
5.
脊柱融合术在脊柱外科中应用广泛,而脊柱融合动物模型是脊柱融合的相关基础研究的必备条件。近年来研究者也开始采用大鼠作为脊柱融合模型构建的实验动物,然而目前关于大鼠脊柱融合研究的文献综述尚未见报道,本文从大鼠脊柱局部解剖、大鼠脊柱融合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旨在为大鼠脊柱融合动物实验模型提供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后壁破损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伴椎管占位,国内外多采用开放手术或保守治疗。老龄骨质疏松患者用脊柱外固定装置轴向牵张前后纵韧带,使椎管占位后移骨块复位,同时扩大椎管,然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固化椎体,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观察后壁破损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伴椎管占位患者前后纵韧带在脊柱外固定装置牵张下行经皮椎体成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后壁破损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伴椎管占位患者52例,年龄61-86岁,平均(78.62±5.20)岁;采用脊柱外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时,用X射线片及CT观察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后凸成角、椎管狭窄率及骨折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范围,同时进行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结果与结论:5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X射线片示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分别为(34.5±2.2)%,(3.5±1.3)%,(4.0±0.6)%,(4.4±1.1)%,后凸成角分别为(12.1±1.7)°,(4.0±0.8)°,(3.5±0.5)°,(4.4...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载体介导外源基因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感染效能。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FITC标记的rAAV-2进入DC的过程;用不同的感染复数(MOI)的rAAV-2-Luc和rAAV-2-GFP感染新分离的DC,荧光素酶(Luc)检测试剂盒检测Luc的表达和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GFP表达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加入rAAV-2后80分钟就可见病毒吸附在DC膜上,至90分钟可完全进入细胞内;MOI为1×104vp/cell时就可检测到Luc的表达,并呈现出随着MOI的加大而提高的趋势,自MOI为5×105vp/cell起,再提高MOI值并不能明显增加luc的表达;rAAV-2介导外源基因感染DC 48小时后就可检测到表达,从96~240小时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GFP的表达率为5~18%。结论:rAAV-2介导外源基因能有效感染DC,感染的DC可稳定表达外源基因,rAAV-2载体体外遗传修饰的DC可以进一步用于ex vivo途径的免疫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8.
rAAV2-VEGF165治疗小型猪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小型猪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闭塞模型上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 (rAAV2 VEGF165)治疗冠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其量效关系 ,为进一步应用rAAV2 VEGF165治疗慢性心肌缺血的研究探索较合适的剂量。方法 以微开胸心肌内注射的方法将rAAV2 VEGF165导入小型猪心肌 ,实验组分成 4个剂量组 (n =3) :1× 10 11v g(virusgenome) ,5× 10 11v g,1× 10 12 v g ,5× 10 12 v g。对照组 (n =3)注射磷酸盐缓冲液 (PBS)。采用RT PCR以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VEGF165mRNA和蛋白的表达 ,通过心肌血管计数及冠脉造影 ,观察各剂量组促进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术后 4周 ,各实验组心肌组织均可检测到VEGF165mRNA的表达 ,且各组VEGF16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1× 10 12 v g组及 5× 10 12 v g组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大于对照组 ,5× 10 11v g组及其以上剂量组冠脉侧支循环分级的增加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肌内注射rAAV2 VEGF165能在缺血心肌中有效表达VEGFmRNA及其蛋白 ,在一定剂量范围 ,rAAV2 VEGF165能够增加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 ,促进闭塞冠脉的侧支血管生成。结果显示 ,在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上 ,rAAV2 VEGF1651× 10 12v g是较理想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窥镜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督脉瘀阻型)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选取督脉瘀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内窥镜组)及治疗组(内窥镜加中药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功能分级评分(FRS)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M-JOA)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随访时间6~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8%,对照组为7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和末次随访时,VAS及M-JOA评分与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个月时,治疗组的VAS及M-JOA评分与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F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治疗组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VAS与M-JOA评分仍低于对照组,FR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瘀阻型椎间盘突出症内窥镜治疗可解除督脉瘀阻水肿和压迫以疏通督脉,联合中药治疗可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介质、进一步疏通督脉,以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轴向牵张力对山羊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6~8月龄雄性山羊,采用弹性应力装置以40 N轴向压缩力诱导,构建山羊IDD模型,在IDD模型构建完成后,随机分为6组(A~C组为对照组,D~F组为实验组),并将压缩力转换为牵张力,A~C组牵张力0 N,D~F组牵张力40 N,牵张持续时间分别为4、6、8周。利用影像学(X线、磁共振成像)及病理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化)评估椎间盘退变及再水化程度。结果 随着牵张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椎间隙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 DHI)增加;Pfirrmann分级提示在牵张6周时,实验组退变程度最低;HE染色提示椎间盘内髓核细胞增多;免疫组化显示髓核Ⅰ型胶原呈先减少后增多的变化趋势,髓核Ⅱ型胶原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结论 在合适的时间内,一定的牵张力能够促进山羊IDD修复及其再水化。研究结果为临床牵引治疗IDD性腰痛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