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9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42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75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76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082篇
内科学   659篇
皮肤病学   404篇
神经病学   240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771篇
综合类   2195篇
预防医学   761篇
眼科学   125篇
药学   927篇
  20篇
中国医学   777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顺铂结合针灸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148例,给予常规顺铂疗法的晚期肺癌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给予顺铂结合针灸疗法的晚期肺癌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免疫功能、血清脑脊液(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1),CD8+、血清CSF、TNF-α与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顺铂结合针灸疗法应用于晚期肺癌患者中,可改善其免疫功能,有效降低其血清CSF、TNF-α与IL-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阳虚寒凝型KOA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白介素-1 (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水平变化情况、膝关节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 33%显著高于对照组79. 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IL-1、MMP-3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5);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僵直、功能障碍WOMAC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取得了显著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缓解,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4.
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结果28例中17例来源于腹膜后,6例来源于腹腔脏器,3例来源于肠系膜,2例来源于腹壁,主要临床表现为明显消瘦,体重减轻、腹痛和腹部肿块。B超和CT扫描提示腹部占位性病变。肿瘤≥2个24例,单发4例。根治性切除17例,部分切除11例,术后联合化疗16例,联合放疗14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26.9%和3.9%。结论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主要来源于腹膜后,常多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放化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胆道出血是胆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病情凶险、病程反复且容易误诊,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多难以奏效,病死率较高。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外伤性胆道出血病人5例,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总结近十多年中国北方地区发表的文献,以及有关囊虫性脑内小脓肿所致癫痫病发作的病例共581例。其中儿童为419例,占72.1%。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囊虫性脑内小脓肿581例,男339例,女242例,其中儿童419,例占72.1%。年龄为3~14岁,3~7岁97例,占23.2%,8~14岁322例,占76.8%。居住农村的356例,占85%,城市63例,占15%。有食米猪肉史11例,有绦虫接触史33例。二、临床表现1、病程1~15天211例,占50.4%,16~30天120例占13.6%;0.5~1年20例,占4.8%;一年以上1例。病程最短l天,最长1.5年。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该病脑脊液中 β-内啡酞含量明显升高 ,它可引起心肺功能障碍 ,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肺换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和窒息 ,且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纳洛酮是吗啡受体拮抗剂 ,对心血管和呼吸不产生抑制。故能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 ,稳定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 ,增加环磷腺苷 (cAMP)含量 ,故适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在我科住院的HIE患儿共 6 0例 ,用单纯随机法分为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7例肾病综合征(NS)患儿和1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红细胞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活力,脂溶性荧光色素(LSFP)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S急性期PHGPx活力明显降低.LSFP含量增加;恢复期PHGPx活力较急性期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LSFP虽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NS存在PHGPx和LSFP的改变,但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已成为主要的致盲性角膜病。眼部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各异,以往主要通过细胞培养病毒或测定血中病毒抗体滴度诊断,但前者手续繁琐、需时长,后者意义不大.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IEA)对28例临床诊断为单纯庖疹性角膜炎病人的30只眼进行检查,结果28只眼阳性,另2只眼可能因角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LGA)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与腺样囊性癌(ACC)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例PLGA与10例ACC进行分析。结果;PLAC的特点是组织学上具有细胞形态的一致性与组织结构的多形性;免疫级化染色呈阳性或部分阳性反应,与ACC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光镜下组织结构的多形性是鉴别PLGA与ACC的重要指征;免疫组化对二者的区分意义不大;均起源于闰管储备细胞是导致二者相似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