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女性,73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下肢剧烈放射样疼痛,伴大便排不尽感及小便失禁3周。在当地医院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T12~L1锥体水平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并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病变内有大量异常增生的血管团块,未能切除而关闭切口,转入我院治疗。查体: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右侧腱反射减退,双下肢痛觉过敏,鞍区感觉减退。胸腰椎MR/显示T12-L1锥体水平脊髓圆锥内一类椭圆形,边界尚清,异常信号影,T1W呈稍高信号、T2W呈不均匀高信号,肿瘤邻近区域可见不规则点、线状的血管流空影,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DSA检查见动脉期L1.2锥体水平椎管内造影剂的异常浓集区域,主要由左侧第12肋间动脉供血。手术取原切口进入,剪开硬脊膜,见脊髓背侧团块状迂曲的引流静脉,并在引流静脉腹侧可见棕黄色实质性肿瘤,位于圆锥右侧方的软脊膜下,椭圆形约2cm,与脊髓边界较清晰,血供丰富,手术首先切断来源于脊髓腹侧的供血动脉,然后沿边界小心分离肿瘤,边分离边电凝缩小肿瘤体积,肿瘤与数根马尾神经根粘连,小心剥离保留马尾神经,最后离断肿瘤引流静脉,全切肿瘤。病理报告:肿瘤大体呈花生米粒大小,灰褐色切面,镜下见片状分布小血管,其间夹杂瘤细胞,胞浆泡沫状,核圆,居中,免疫组化S100(+)、Lyso(+)、GFAP(-)、EMA(-)、CD34血管(+),病理诊断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患者神经根性疼痛明显减轻,二便控制良好,复查胸腰椎MRI示肿瘤消失。  相似文献   
2.
3.
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诱导分化与移植领域,使用慢病毒载体,同时进行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的研究报道尚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位于脑干及脊髓腹侧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位于脑干脊髓腹侧肠源性囊肿8例,其中4例颅颈交界部囊肿采用远外侧手术入路,3例颈段采用后正中入路,1例胸段采用胸椎侧前方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MRI是早期诊断肠源性囊肿的有效手段.7例囊肿获得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肠源性囊肿虽然是先天性良性肿瘤,但多位于脑干、脊髓腹侧,手术易造成脑干、脊髓损伤,全切除难度大;采用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或胸椎侧前方入路,通过显微外科操作可在对脑干、脊髓最小干扰下获得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Labbe静脉的解剖形态和位置,探讨通过3D-CT静脉造影(3D-CTV)的方法 来判断Labbe静脉的形态和位置,为术前决定是否适合应用颞底经小脑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帮助.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观察Labbe静脉形态,测量与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交界(STP)的距离.8例岩斜肿瘤患者术前通过3D-CTV测量Labbe静脉汇入静脉窦点与STP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术中实际测量值来验证3D-CTV对Labbe静脉位置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20侧Labbe静脉静脉窦汇入点和STP的距离为(22.91±8.09)mm,<10 mm(前置型)共2例,占10%.术前3D-CTV所显示的Labbe静脉形态与术中实际观察的形态完全一致,测量Labbe静脉汇入点至STP的距离和术中实际测量值基本一致.结论 相对于MRV和DSA,3D-CTV检查可以更方便准确地判断Labbe静脉位置.颞底经小脑幕(经岩)手术术前有必要进行3D-CTV检查以明确Labbe静脉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的研究显示,脑肿瘤中存在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潜能的“脑肿瘤干细胞(BTSC)”。尽管它们的数量极低,却是脑肿瘤发生、发展和复发的根源。本文对脑肿瘤干细胞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阐述,同时对该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遗尿症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遗尿症83例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130021)许广里长春中医学院崔大明【关键词】遗尿症,针刺疗法遗尿症亦称“遗溺”,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党的一种病症。从1991~1993年,采用单纯针刺的方法对“遗尿症”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崔大明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87-187,189
新型药物的设计和筛选都是通过已知的靶点来完成的,因而对药物靶点的筛选就成为药物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靶点筛选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期药物的相关研究,所以,许多研究人员尝试各种方法提高靶点的筛选效率,目前,已经有很多比较成熟的筛选方法,除此之外,新的筛选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主要对目前药物靶点筛选过程做以总结,并简单概述筛选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本文主要总结了药物靶点筛选的全部流程,并重点介绍了靶点确认及验证的成熟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相关的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及岩骨内部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方法:观察干性成人漂白颅骨标本10例(20侧)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岩骨内部中入路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并测量各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外耳孔前缘与颧弓根处距离为13.80±1.33mm,上缘与上方骨性隆起的距离为6.18±1.20mm,后缘与顶乳缝前角距离为26.18±3.90mm。破裂孔外缘至三叉神经岩尖压迹中心距离为6.62±1.66mm。面神经管裂孔与岩骨嵴距离为11.79±1.00mm。内听道上壁口至底距离8.28±1.64mm。耳蜗底圈至岩骨嵴距离为8.00±1.07mm,颈动脉管上缘至岩骨嵴距离为10.47±1.34mm。后半规管上肢中点至岩骨嵴距离为4.30±0.60mm。结论:乳突上嵴隆起部可定位横窦乙状窦转角;面神经管裂口作为岩骨前表面硬膜剥除的前界;以内听道为中心可将岩骨分为内侧部、中间部、外侧部,各部分均有各自磨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颞底经小脑幕经岩入路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颞底经小脑幕经岩入路(TBTTA)中岩骨可以磨除的区域,及该入路对岩斜区结构暴露的情况.方法 应用成人湿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TBTTA人路,界定岩骨可以磨除的范围,并比较岩骨磨除前后岩斜区结构暴露情况及对颞底所需牵拉的程度.结果 以内听道为中心分中间部、内侧部、外侧部来磨除岩骨.岩骨可磨除范围:中间部宽度6.6 mm,长度在内听道口为5 mm,在内听道底约为2 mm;内侧部长度可为15 mm,宽度为9 mm;外侧部在内听道和上半规管之间区域中,长度为8.7 mm,宽度为5 mm,右半规管区域磨除深度不能超过3.7 mm.通过磨除适当范围的岩骨,TBTTA入路可以明显改善岩斜区结构的暴露;颞底牵拉程度明显减少.结论 不磨除岩骨的单纯颞底经小脑幕入路中,对岩骨后颅窝面的观察仍然受到岩嵴的阻挡;而TRTTA入路从硬膜下磨除适度范围的岩骨,可以明显改善对岩骨后颅窝面及邻近结构的暴露,减少对颞底的牵拉并无需进行特殊的颅底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