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1.
目的:传统观念认为,出生时人体就已拥有了终生的胰岛β细胞,β细胞是不能通过自我复制再生的,因而人们一直将胰腺内分泌细胞来源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寻找胰岛干细胞上.现有证据表明,β细胞群是动态变化的,终末分化的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再生.了解β细胞的增殖再生机理,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hepatobiliary mucinous cystadenoma)诊断中的作用,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 总结2004-01 ~2014-06收治的10例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PTC特点,回顾性分析PTC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诊断中的作用. 结果 10例肝脏囊腺瘤患者中MRI或CT见肝内部分胆管和胆总管扩张,无明显占位;6例行PTC显示胆总管不显影或显影不全,经抽吸出胶冻状物质后胆总管显影. 结论 肝胆管黏液性囊腺瘤PTC表现有特殊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改良襻式胆肠内引流术与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采用不同胆肠内引流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分组原则行胆肠改良襻式内引流术39例和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45例,并随访1~2年,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减黄效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胆管炎发生率。
结果:两组具有相同的减黄效果。两组的手术吻合时间分别为(53±112)min和(72.4±9.5)min;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9.2±4.4)h和(93±6.5)h;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5.1%和13.3%。改良袢式组各项指标优于Roux-en-Y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改良襻式胆管-空肠内引流术的近期和长期疗效肯定,可作为胆肠内引流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胃造瘘术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笔者收治的1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X-线引导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一次顺利完成操作,用时约5~10 min。术后出现造瘘管周渗血1例,术后出现造瘘口感染3例,均经及时处理后治愈;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发症。结论 X-线引导下胃造瘘术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作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行胃肠道营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念认为,出生时人体就已拥有了终生的胰岛β细胞,β细胞是不能通过自我复制再生的,因而人们一直将胰腺内分泌细胞来源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寻找胰岛干细胞上。现有证据表明,β细胞群是动态变化的,终末分化的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再生。了解β细胞的增殖再生机制,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刺激多肽受体(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mpic polypeptide receptor,GIPR)在移植胰岛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管内灌注、V型胶原酶消化,Ficoll-400梯度离心纯化的方法,获取较纯胰岛后通过门静脉途径移植到糖尿病大鼠肝脏,术后每天给于免疫抑制剂他可莫斯(Taerolimus,FK506)和氯芬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灌胃.移植模型分别饲养7、14、40、60d后取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GIPR在胰岛血管的表达.结果:移植胰岛内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GIPR.结论:GIPR阳性内皮细胞参与了移植物血管重建;新生的胰岛血管具备肝脏血管某些特征,能够被GIP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元素3(Ngn3)在不同纯度胰岛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不同纯度胰岛细胞中所携带的干细胞.方法: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胰管内注入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成年大鼠胰腺,Ⅰ组(n=10):采用2次消化、不纯化的方法获得胰岛;Ⅱ组(n=10):胰岛沉淀物加入25%Ficoll-400纯化,Ⅲ组(n=10):胰岛沉淀物依次加入25%、11%的Ficoll-400纯化.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定位、半定量分析,检测Ngn3在不同纯度胰岛细胞中的表达.结果:Ⅰ组获得胰岛纯度约为43.6%±6.29%,Ⅱ组获得胰岛纯度约为65.3%±4.40%,Ⅲ组获得胰岛纯度约为77.6%±6.36%,各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gn3在不同纯度胰岛细胞中均有表达,Ⅰ组中Ngn3的蛋白和和核酸水平表达明显高于Ⅱ组、Ⅲ组,Ⅲ组中表达最弱,各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gn3在不同纯度胰岛细胞中均有表达,在低纯度胰岛细胞中表达最明显,提示低纯度胰岛细胞中可能携带较多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hepatobiliary mucinous cystadenoma)诊断中的作用,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2004-01~2014-06收治的10例病理诊断为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PTC特点,回顾性分析PTC在胆管黏液性囊腺瘤诊断中的作用。结果10例肝脏囊腺瘤患者中MRI或CT见肝内部分胆管和胆总管扩张,无明显占位;6例行PTC显示胆总管不显影或显影不全,经抽吸出胶冻状物质后胆总管显影。结论肝胆管黏液性囊腺瘤PTC表现有特殊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素(Ngn)3在不同纯度大鼠胰岛中的表达。方法 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胰管内注入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成年大鼠胰腺,Ⅰ组(n=10):胰岛沉淀物不进行纯化;Ⅱ组(n=10):胰岛沉淀物加入25%Ficoll-400纯化,Ⅲ组(n=10):胰岛沉淀物依次加入25%、11%的Ficoll-400纯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es.tin和Ngn3mRNA在不同纯度胰岛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Ⅰ组获得胰岛纯度为(43.60±6.29)%,Ⅱ组获得胰岛纯度为(65.30±4.40)%,Ⅲ组获得胰岛纯度为(77.60±6.36)%,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中Nestin和Ngn3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Ⅱ组、Ⅲ组,Ⅲ组中表达最弱。结论 Nestin、Ngn3在不同纯度胰岛细胞中均有表达,但是在低纯度胰岛中表达最明显,提示低纯度胰岛中可能携带较多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