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高龄经产妇阴道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高龄经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技术。观察组产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及产妇疼痛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时Apgar评分;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2h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用时(311.44±34.58)min,短于对照组的(348.59±40.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74.36±13.74)mL,少于对照组的(76.34±15.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无痛/轻度疼痛所占比例为92.0%,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4.0%,高于对照组的50.0%,而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8.0%,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min,5min时,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经产妇阴道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其不仅能够缓解产妇疼痛,还可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科应用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经络导平仪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带分离胶血液标本管离心后横置对生化检测的影响.方法 血液标本析出血清后,4000rpm离心5分钟,用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次,将标本管水平放置2分钟后和将标本管颠倒混匀8次后分别上机检测2次.结果 标本管水平放置2分钟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尿素氮、葡萄糖、总胆红素、肌酐、磷、钾和钠等13项结果与原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标本管颠倒混匀8次后的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其他项目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带分离胶血液标本管离心后横置或倒置应重新离心再进行生化检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ARDS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补液法,2组均采用标准的急救护理程序,对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比较2组复苏率、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复苏率为83%、死亡率为17%、MODS发生率为4.3%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12±3.02)分,对照组复苏率为61%、死亡率为39%、MODS发生率为25%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03±4.58)分,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时间(102.3±28.5)min,对照组复苏时间(127.1±30.7)min,2组复苏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ARDS的患者采用限制性补液以及标准的急救护理程序可提高患者的复苏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MODS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5.
尚静  杨玖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85-4086
目的:通过对58例椎体转移瘤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的分析,旨在提高早期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扫描技术的应用。方法:对58例椎体转移瘤患者行MRI扫描,常规序列及自旋回波和DRIVER,PS3D及PS序列扫描,部分患者加扫STIR序列扫描。结果:转移瘤改变于T1WI呈低信号,于T2WI呈高信号,58份病例中57例伴有程度不等的压缩性骨折改变,54例伴有椎弓根信号改变且有程度不等的膨大现象。58例均有程度不等的椎旁软组织肿块。MRI诊断57例,其中1例误诊,诊断率为97.4%,敏感性100%,特异性95%。结论:MRI是椎体转移瘤诊断最可靠的影像学诊断,它视野大,无创伤,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尤其对鉴别良恶性骨肿瘤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观察 1993~ 1997年诊治的 6 7例威涅克 -柯萨可夫综合征 (Wernicke -KorsakoffSyndrom ,We -KoS) ,将其临床表现、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We -KoS诊断标准[1]   (1)以眼外肌瘫 ,共济失调 ,意识障碍 ,多发周围神经病为表现的WernickSyndrom。(2 )以记忆障碍、学习不能、定向障碍 ,虚构为特征的Kor sakoffSyndrom。 (3)血丙酮酸盐水平增高。1 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 6 7例We -KoS病人 ,年龄 2 6~ 5 8岁 ,平均 (4 4 2± 8…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 187株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照常规方法留取临床标本,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及药敏定量。结果共收集到病原菌2 1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374株(62.8%),革兰阳性菌813株(37.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72.2%和88.0%,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有0.9%和11.6%对万古霉素耐药,但对利奈唑烷和链霉素2000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5.6%和45.1%。结论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机会病原菌成为致病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位居致病菌第一、二位,医院病原菌耐药性明显。  相似文献   
8.
尚静  杨玖玲  周嘉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127-128,131
目的探讨Wernicke脑病的MRI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例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MR图像上特征性表现。结果11例Wernicke脑病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以眼外肌瘫痪、共济失调及意识障碍的三联征为主要特点。Wernicke脑病MRI特征主要表现为对称性长T1及长T2信号,于FLAIR序列中呈明显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b=1000)呈高信号;主要累及部位为乳头体,第三、四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结论Wern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缺乏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的脑部表现;临床上有特定的病因;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其病程和预后判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血培养标本中真菌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2011年血培养标本结果为真菌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送检的11250例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感染标本564例,其中真菌感染标本39例(检出率为0.35%),多来自外科ICU(32株)。真菌感染标本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标本最多(41.0%),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35.9%)。39株真菌总体药物敏感率是氟胞嘧啶100%,两性霉素B 97.4%,伏立康唑76.9%,氟康唑74.4%,伊曲康唑61.5%。结论血培养真菌检出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株对氟胞嘧啶100%敏感,对两性霉素B基本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