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1.
大鼠骨量与骨生物力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量与骨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扇形束双能 X 线吸收法( D X A)测量50只 S D 大鼠全身、股骨和腰椎( L4 L6)骨量(骨矿含量和密度)。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量股骨抗弯和压缩试验测量椎体( L4)抗压力学特性。结果 鼠体重和鼠全身骨量及股骨骨量与股骨抗弯系数、弹性弯距和最大弯距呈显著正相关(r= 0552~0826, P< 0001);鼠体重与股骨的弹性应力(r=- 0360, P< 005)和抗弯强度(r= - 0338, P< 005)呈显著负相关;腰椎骨矿密度与椎体弹性载(r=0325, P< 005)和最大载(r= 0340, P< 005)呈显著正相关,与弹性应力、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相关无显著性(r= 0153~0275, P> 005)。结论 大鼠股骨和全身骨量与抗弯系数、弹性弯距和最大弯距显示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0具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分别按椎间盘完整、椎间盘切除、椎间盘置换和椎间盘置换加后纵韧带局部切断4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以及左、右侧屈4种生理运动的生物力学测试,按2,4,6,8,10Nm分级加载,记录各分级载荷下的线性位移与角位移.计算平均顺应系数。结果:椎间盘切除标本的各项指标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椎间盘置换标本前屈与后伸最大载荷时的线性位移与角位移、平均顺应系数与椎间盘切除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后伸运动线性移位和角位移的平均顺应系数及最大载荷角位移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置换加后纵韧带局部切断标本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运动时的线性位移、角位移和平均顺应系数与椎间盘置换后纵韧带完整标本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置换术能保留腰椎的稳定性,必要时局部切断后纵韧带对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腰椎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切除与人工椎间盘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测量腰椎间盘切除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探讨椎间盘切除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对关节突关节的影响。方法:分别测量L4~5椎间盘切除前、后及SB-Chaite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轴向、后伸、侧弯载荷下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比较。结果:相同的轴向、后伸、侧弯载荷下,椎间盘切除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率明显大于椎间盘切除前与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较椎间盘切除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切除后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变化率的增高提示椎间盘切除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改变可能是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的重要原因;人工椎间盘置换可以消除椎间盘切除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改变的负面影响,恢复关节突关节内近似正常的压力改变,提示人工椎间盘可以起到正常椎间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轴向加载时腰椎间隙高度变化对腰椎负荷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隙高度变化对腰椎负荷分布影响的规律。方法取7具急性脑死亡青壮年腰3~腰5节段新鲜标本,切除腰4/5椎间盘,将椎体间压力传感器和刚性金属垫片置入椎间隙,将关节突关节压力传感器置入左侧关节突关节内,分6种状态(高度5、高度4、高度3、高度2、高度1和高度0)进行加载(轴向1000N及2000N),测量经过椎间隙及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负荷。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椎间隙内的压力随椎间隙高度下降而减少,经过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随椎间隙高度下降而增高,且这种变化在高度下降的初始阶段最明显。结论腰椎负荷分布变化与腰椎高度变化呈非线形关系,只有将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才能避免腰椎负荷的异常分布。  相似文献   
5.
局部切断后纵韧带对人工椎间盘置换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需撑开椎间隙以植入人工假体,部分患者由于椎间隙过窄致后纵韧带孪缩而很难满意撑开,此时需要切断后纵韧带,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者也须打开后纵韧带取出髓核组织。本研究旨在为探讨局部切断后纵韧带是否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