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切口远期感染的原因及病人追踪调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方法:选择18例ⅠⅡ类切口远期感染病例资料比较分析,通过对病原菌的培养、药敏反应。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出院90天以后切口感染率漏报较多,影响患恢复情况及医疗质量。结论:把切口远期感染纳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工作中,成为评定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使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方法,阐明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滴度与肾病综征合(NS)、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和2-型糖尿病肾病(2-DN)三种肾脏病的联系。方法 建立并使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三种肾脏病人血浆中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滴度。结果 成功建立使用间接ELISA检测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方法,其特异性、稳定性和精密度均可靠。CGN和2-DN病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NS病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的滴度与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浆抗碳酸酐酶Ⅳ抗体是可行的。在CGN和2-DN中,Ⅳ型碳酸酐酶可能是靶抗原,说明Ⅳ型抗碳酸酐酶抗体在肾脏疾病体液免疫方面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高灵敏、高特异的实时荧光三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方法 根据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DNA、气溶素基因(aerA)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高通量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探讨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用29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 结果 实时荧光三重TaqMan PCR快速检测体系对嗜水气单胞菌重组质粒的检测灵敏度为1×102拷贝/反应体系;对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的检测灵敏度为5×10-2 pg/反应体系;该体系的特异性引物探针在检测29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时未出现假阳性,整个反应在2h内完成。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三重TaqMan PCR检测体系可作为嗜水气单胞菌灵敏、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并同时评价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脊液(CSF)中肌酸激酶(CK)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活性初步研究其在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酶学方法检测轻度认知障碍(MCI).痴呆期AD(DAT)患者.血管性痴呆患者(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受试者CSF的CK.GPx等酶学指标。结果 DAT受试者CSF的CK显著高于MCI组.正常对照组和血管性痴呆组(P<0.05);MCI受试者CSF的GSS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血管性痴呆组(P < 0.05);DAT受试者的GSS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和MCI组(P<0.05),其GPx.GR和GSH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组和MCI组(P<0.05);使用生物参考区间时,CK和GPx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阴性率。结论 AD患者CSF中的CK等损伤性酶学标志物及GR等氧化还原酶学标志物在AD的早期诊断和疾病分期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患者血清抗碳酸酐酶Ⅲ自身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抗氧化物、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T1D患者共368例(T1D组),另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抗碳酸酐酶Ⅲ自身抗体、红细胞沉降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抗氧化物和白细胞介素(IL)-2等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T1D患者血清抗碳酸酐酶Ⅲ自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1D患者的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1D患者的IL-2、IL-3和干扰素(IFN)-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抗氧化物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了T1D患者碳酸酐酶Ⅲ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为基层医院内科常见急症,重症者死亡率较高.自2001年2月以来,我科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的S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HBsAg免疫测定的灵敏度降低,有时甚至漏检。为了提高对突变HbsAg的检出率,现采用固相抗体为单克隆抗体,酶标抗体为多克隆抗体检测的模式,检测灵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就乙型肝炎病毒的S基因突变对HB-sAg免疫测定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针对阪崎肠杆菌的高灵敏、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阪崎肠杆菌基因组16SrRNA~23SrR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和外膜蛋白A(OmpA)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高通量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探讨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用5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快速检测体系对阪崎肠杆菌重组质粒的检测灵敏度为1×102拷贝/反应体系;对阪崎肠杆菌基因组的检测灵敏度为4×10-1pg/反应体系;该检测体系在检测5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时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整个反应在2h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检测体系可作为阪崎肠杆菌灵敏、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并同时检测阪崎肠杆菌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血浆外泌体内microRNA-29c(miR-29c)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种的价值。方法明确血浆外泌体内miR-29c提取和检测过程的稳定性;检测202例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期(DAT)AD患者及120例表面健康受试者的血浆外泌体内miR-29c,建立其生物参考区间,确定截断值,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帕金森患者、血管性痴呆患者、MCI和DAT患者miR-29c的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且各组受试者间的回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和DAT患者血浆外泌体内miR-29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帕金森患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P0.05),且DAT患者显著低于MCI患者(P0.05);对照组、帕金森患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外泌体内miR-29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截断值诊断MCI和DAT的灵敏度高于生物参考区间法(P0.05)。结论外泌体内miR-29c可作为AD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且应使用其截断值而不是生物参考区间对AD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对嗜水气单胞菌检测的方法,并用临床标本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根据嗜水气单胞菌desA 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参考质粒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用3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用粪便模拟样本以及临床样本评价该检测体系的临床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LAMP检测体系对嗜水气单胞菌重组质粒的检测灵敏度为1×102拷贝/反应体系;LAMP检测体系在检测3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时未出现假阳性;LAMP检测体系在粪便模拟标本中的检测下限为5 × 103 CFU/g;通过与qPCR技术相比较,LAM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及更优秀的临床标本的检测能力。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是首次将LAMP技术运用到了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所需仪器设备简单,可作为一种快速的筛查方法在临床检验和基层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