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要报告1980年10月至1992年6月间,在皮质脑电描记下手术治疗颞叶癫痫55例,前颞叶切除50例,杏仁核、海马切除5例。皮质脑电描记结果说明,颞叶癫痫的痫灶绝大多数来源于颞叶外侧皮质和颞叶内侧结构。术中皮质脑电描记可提供痫灶的精确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埋藏式脑深部电极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谭启富,汤黎明,孙克华,孙康健,王绵德颅内脑电记录的临床意义在于准确判定致痫灶的部位,这是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我们经多次的努力,研制成功一种埋藏式脑深部电极。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电极制作:电...  相似文献   
3.
带状灰质异位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观察带状灰质异位脑白质异常分布情况,探讨异位灰质的神经病理机制以及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对1例癫痫症状的带状灰质异位患者进行白质束描绘,观察其不同灰、白质的分布情况,并和1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很好地描绘了白质束结构。整体观察发现带状灰质异位患者脑白质整体结构紊乱,与正常人相比其联络弓状纤维稀疏、大部缺失,胼胝体纤维稀疏不整;局部分析发现内层灰质为主要的白质纤维发出处,而外层灰质仅发出细碎短小的纤维。结论对于带状灰质异位,异位的内层灰质不仅具有神经生理功能,并且可能起着主要作用,外层"正常"的灰质由于脑结构紊乱而丧失主要功能地位;灰质结构的紊乱导致白质纤维结构的缺失;弥散张量白质束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带状灰质异位的神经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健康保险所承保的内容与一般人寿保险不同,故而其保单形式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在保单条款中也有某些特殊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硬膜下条状电极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设计研制成功一种硬膜下条状电极,用于致癫痫灶的术前定位。该电极选材好、体积小、工艺精、外观美、好使用。文中详述电极的制作和临床初步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鞍隔脑膜瘤(DSM)的分型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CT扫描提示为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并向后发展者,用MRI复查筛选共发现DSM20例,其中9例为A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前),5例B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居鞍隔下蝶鞍内),4例为混合型(累及鞍隔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20例均行手术治疗,17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功能障碍。结论: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诊断、分型和手术方法的选择。鞍隔脑膜瘤的手术较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7.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病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结合脑立体仪定位切除颅内病灶的效果。方法:对22例病变直径〈1.5 ̄3.5cm患者采用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2例患者中,2肺癌脑转移行肉眼全切,3例胶质瘤行大部切除,余17便行全部切除,术后均无并发症。16例继发性癫痫中,13例术后停止发作。结论: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小病灶的 定位准确,损伤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8.
再次经鼻蝶入路切除复发或残留的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蝶手术后复发或残留的垂体瘤再次经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的技术方法与疗效。方法:我科2001年8月至2005年8月对经鼻蝶手术后复发或残留的32例垂体瘤进行了经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再次手术治疗。结果:14例(43.8%)肿瘤获全切除,10例(31.2%)肿瘤达到次全切除,8例(25.0%)肿瘤仅获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在垂体激素异常增高的13例功能性垂体腺瘤中,6例激素水平降至正常,3例激素水平下降〉50%,4例激素水平下降〈50%。24例术后随访观察6—48个月,8例(8/9)头痛消失或减轻;21例(21/22)视力、视野障碍改善;5例(5/7)肢端肥大症减轻;3例(3/4)溢乳停止,月经恢复。结论:经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鼻腔的自然间隙,具有入入路直接、创伤轻微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仍然是治疗经鼻蝶手术后复发或残留垂体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期痫样发放对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脑静息态网络的影响,揭示间期癫痫活动发放对全脑功能的损害机制。材料与方法从45例行同步脑电f MRI数据采集单侧颞叶癫痫患者中,挑选35例(左侧颞叶癫痫患者18例、右侧颞叶癫痫患者17例),以同步脑电图监测,每一患者均采集间期痫样发放及无痫样发放状态静息态f MRI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分别提取患者两种状态的核心网络、背侧注意网络、执行控制网络、默认网络及感觉运动网络等7套内在连接网络。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痫样发放及无痫样发放状态m TLE患者脑内在连接网络的差异。结果相比未发放状态,发放状态下颞叶癫痫患者核心网络的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听觉网络的脑岛及颞上回功能连接减低。此外,背侧注意网络的顶上小叶在左侧颞叶癫痫患者表现为功能连接增强,而在右侧表现为连接减弱。前默认网络的额中回在右侧表现为功能连接减弱,而后默认网络颞中回及后扣带回在右侧表现为功能连接增强。执行控制网络的中扣带回和视觉网络枕叶皮层在左侧表现为功能连接增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左侧组视觉网络及右侧组听觉网络内连接强度的变化与发放状态下IEDs发放次数呈正相关。结论内侧颞叶癫痫发作间期痫样发放对脑高级认知网络及感知觉网络均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对参与脑高级认知功能网络的损害,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马硬化这一特异性内侧颞叶癫痫在发作间期脑功能受损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术后颞角局限性脑积水的手术过程及效果。方法:侧脑室三角区肿瘤6例,术后导致侧脑室颞角脑积水。行颞极切除,颞角开口,电灼脉络丛,打开鞍上池处理。结果:随访0.5年以上4例恢复良好,胶质瘤0.5年后肿瘤再次复发,切除肿瘤后化疗于术后1年死亡。室管膜瘤2年后复发1例,再次切除,颞角未见脑积水,术后予以放疗。结论:经脑室颞角切开术治疗颞角脑积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