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周永明教授辨治恶性淋巴瘤的经验。认为恶性淋巴瘤多由正气亏虚,痰毒结滞所致;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痰毒瘀结”为标,而脾肾亏虚在恶性淋巴瘤的发病中尤显重要;病理因素可以归结为“虚、痰、毒、瘀”;治疗上始终立足于扶正祛邪,以健脾补肾治其本,化痰祛瘀解毒治其标;临证宜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的不同时期随证加减治疗,以达到增效减毒、优势互补、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F-κB介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例初诊MDS患者参照有关标准分为低危组与高危组,将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拆方进行体外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观察不同分组(低危组、高危组)在不同药物(健脾补肾方、活血解毒方及全方)干预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细胞内NF-κB活性表达变化,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探究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MDS表现为骨髓细胞凋亡"过度";而高危组MDS则表现为凋亡相对"不足"。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中,扶正(健脾补肾)药物有抑制低危组MDS骨髓细胞过度凋亡的作用,而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则有诱导高危组MDS骨髓细胞凋亡的作用。扶正(健脾补肾)药物与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均有不同程度抑制MDS骨髓细胞NF-κB活性的作用。结论:低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本虚"为主而表现为过度凋亡,高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标实"为主而表现为凋亡不足。细胞内活化的NF-κB调节MDS的双向凋亡。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药能有效改善MDS骨髓细胞的凋亡水平。NF-κB介导的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评价研究。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MDS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法为主,同时加用小剂量西药;对照组以常规剂量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与费用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差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生存质量表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P<0.01);治疗组住院总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疗程内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以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药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在疗效、安全性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慢性再障患者中医证候和生命质量的观察,探讨中药对慢性再障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欧洲QLQ-C30生命质量表,对90例慢性再障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观察服中药组和西药组经过治疗后慢性再障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再障患者经中药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相对于西药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借鉴QOL量表的方法有利于辨证的客观化,对实现中医临床评价的规范化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已受到广泛认可。芳香化酶抑制剂( Aro-matase inhibitors,AIs)在疗效、耐受性等方面均优于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但AIs只可应用于处于绝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因此,对于三苯氧胺耐药或存在禁忌症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的绝经前患者,卵巢去势无疑为她们打开了一道通往更多、更优选择的大门。手术及放疗去势因其在可逆性、可控性及副作用方面的劣势,而逐渐被药物去势所取代。本文就乳腺癌的药物卵巢去势治疗在内分泌治疗、与化疗比较等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医院承包不同于企业承包,它只是一种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的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内部管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因此,为了防止承包后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就应当引导医院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履行承包合同,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医院承包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是指医院在由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兼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同时,治疗中注意急则治其标,时时固护胃气,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取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加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kit/CD117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使用补髓生血颗粒加A陬A治疗前后的MDS—RA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受体c—kitm RNA的表达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仅技术(FCM)检测其治疗前后c—kit受体蛋白CD117的表达水平,并与ATRA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及正常组做比较研究。结果:MDS—R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kjt受体mRNA及其受体蛋白CD1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疗后二者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补髓生血颗粒加ATRA治疗组对上述两个指标的下调程度优于ATRA对照组。结论:MDS—RA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受体c—kit表达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可能是通过降低c—kit/CD117的表达而促进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同病类治"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基础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同病类治"方法治疗,对照组加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血红蛋白有效率分别为75.00%、77.50%,血小板有效率分别为66.70%、65.00%,中性粒细胞有效率分别为70.83%、72.50%,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病类治"法治疗MDS与"辨证论治"法疗效相当,但较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芪卿消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芪卿消癜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E 、IgM、IgG)、补体(C3、C4)等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gA、IgE、IgG、IgM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IgA、IgE、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3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C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3、C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过敏性紫癜急性发作时可能引起免疫球蛋白IgA、IgE、IgM、IgG的升高和补体C3的降低;②益气祛风法为主的芪卿消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液免疫、提高机体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减轻血管变态反应、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