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研究黄芪蜜炙后多糖、单糖、寡糖及非糖类小分子成分的整体变化。方法 结合糖组学和代谢组学,运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UPLC-PDA)、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GP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UHPLC-Q-Orbitrap...  相似文献   
2.
3.
慢惊风是小儿常见病,多由急惊风转化而来,或由吐泻后形成,或为痘疹后得之.若迁延失治,则有性命之忧.孔老治此证每以《福幼编》之逐寒荡惊汤加味治疗,涤沉寒、扫阴霾,温煦肾阳,起沉疴化险为夷,救危亡其效颇著. 1基方及用法 胡椒、炮姜、肉桂、丁香各3g,共捣细渣,以灶心土90g煮汤澄清,煎药大半茶杯,频频灌之(因碎为渣,故不宜久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离纯化粉防己中的轮环藤酚碱。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粉防己总生物碱,利用酸溶碱沉法、正丁醇萃取法分离其水溶性生物碱;采用TLC、HPLC法跟踪鉴定生物碱;采用中性氧化铝柱层析色谱,分离水溶性生物碱,合并相同组分并重结晶;利用HPLC、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分离纯化所得轮环藤酚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粉防己中的轮环藤酚碱主要分布于正丁醇萃取部位的二氯甲烷-甲醇10:1、10:2洗脱部位中,HPLC纯度为98.17%;该析晶物紫外光谱存在轮环藤酚碱苯环的E、B带吸收峰,其分子离子峰m/z 342[M+H]+与轮环藤酚碱分子式C20H24NO4一致;该析晶物的1HNMR及13CNMR化学位移特征与文献中轮环藤酚碱结构信息一致。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粉防己药材中轮环藤酚碱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5.
张丹丹  黄玉荣  范佳琪  孔祥鹏 《中草药》2024,55(10):3404-3419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与实验相结合,筛选抗湿疹中药并评价其活性。方法 收集具有抗湿疹活性的中药方剂,筛选后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其高频药物、复方配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核心药物及其组合,并对核心药物组合及单味药的抑菌作用进行测定。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基质组、阳性药组及核心药物组合凝胶组,并采用2,4-二硝基氯苯建立小鼠湿疹模型,验证核心药物组合的抗湿疹药效。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核心药物组合治疗湿疹小鼠前后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结合人类代谢数据库(HMDB)等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指认、鉴定差异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平台富集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筛选得到255首符合标准的抗湿疹中药方剂,包含中药347味,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黄柏、苦参、蛇床子、白鲜皮、枯矾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中药。通过用药模式分析,并结合《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得到“苦参-蛇床子”核心药物组合。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苦参抑菌活性优于蛇床子,而二者组合物的抗菌活性有所提高。皮肤形态学观察显示,苦参-蛇床子凝胶组能明显减轻皮损的严重程度,减少皮肤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从血清中筛选出与核心药物组合治疗湿疹相关的12种内源性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甘油酯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从抗湿疹中医方剂中筛选得到14味核心药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确定的苦参-蛇床子组合物呈现较好的抗菌和抗湿疹活性,其抗湿疹药效与调节甘油磷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甘油酯代谢等有关,这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佩东  徐丹洋  孔祥鹏  李芳  丁安伟 《中草药》2012,43(12):2333-2336
目的 研究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对体外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使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通过测定黄酮类成分对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量(FIB)的影响研究其体外凝血活性.结果 从黄芩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芩素(1)、汉黄芩素(2)、千层纸素A(3)、韧黄芩素-Ⅰ (4)、黄芩黄酮-Ⅱ (5)、5,7,2′,5′-四羟基-8,6′-二甲基黄酮(6)、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7)、5-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8)、黄芩苷(9)、汉黄芩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0)、汉黄芩素-7-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1)、木蝴蝶素A-7-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2).所有化合物均对FIB没有影响,部分化合物能显著缩短TT、PT,同时能显著延长APTT.结论 化合物11和12为新化合物.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对凝血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其对凝血系统的不同作用体现在凝血过程的不同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大黄硝石汤对湿热黄疸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与施加湿热环境复制中医湿热黄疸证候大鼠模型。预防性给予大黄硝石汤,通过检测给药后不同恢复期大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对大黄硝石汤药效作用进行评价。结果:造模后24h、96h,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硝石汤组(2.02g生药/kg)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大黄硝石汤亦可降低造模后引起的体温升高,改善异常的肝脾指数等。结论:大黄硝石汤能够降低湿热黄疸大鼠模型血清酶活性、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肝脾指数比等,使异常的生理生化指标趋于正常,具有较好的保肝利胆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佩东  孔祥鹏  李芳  丁安伟 《中药材》2012,(8):1221-1224
目的:对蒲黄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与凝血酶活性的谱效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UPLC—MASS比较蒲黄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凝血酶活性测定法对炒炭前后主要变化的色谱峰成分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蒲黄炒炭前后化学组分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黄酮类组分中苷类明显减少,凝血活性差异较大的主要为槲皮素、异鼠李素。结论:蒲黄炒炭前后黄酮类化合物变化最为显著,这可能是蒲黄活血化瘀和蒲黄炭止血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大孔树脂吸附法富集锦鹤养心方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硝酸铝显色法检测总黄酮的含量,通过静态吸附/解吸与动态吸附/解吸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上样量、上样流速、洗脱流速等对总黄酮纯化工艺的影响;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锦鹤养心方总黄酮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锦鹤养心方总黄酮的纯化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5 g·m L-1,上样流速为2 BV·h-1,上样量为2 BV,吸附4 h,加水1.5 BV洗脱水溶性杂质,加50%乙醇3 BV洗脱,洗脱流速为2 BV·h-1,在此条件下,提取物中总黄酮质量分数由25.01%提高到85.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锦鹤养心方总黄酮能明显增加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对锦鹤养心方总黄酮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且锦鹤养心方总黄酮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进行优化,并考察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以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分泌水平为指标,优化LPS诱导浓度、时间及阳性药地塞米松(DEX)孵育时间,并考察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炎活性。结果 RAW 264.7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随LPS诱导浓度、时间增加而升高,但当LPS质量浓度超过100 ng/mL、诱导时间超过12 h后,TNF-α分泌水平趋于平缓;LPS为20 ng/mL、诱导12 h的TNF-α分泌水平明显升高。DEX对TNF-α分泌抑制作用随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强,但孵育4 h后,TNF-α分泌抑制作用趋于平缓。异喹啉类生物碱呈现不同程度TNF-α分泌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与其季胺型母核结构及R基团烷氧基取代等密切相关。结论 LPS为20 ng/mL、诱导12 h能较好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异喹啉类生物碱的TNF-α分泌抑制作用与其季胺型母核结构、R基团取代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