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逆行前臂桡侧复合蒂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应用逆行前臂桡侧复合蒂筋膜皮瓣29例修复前臂、手部创面,其中以鼻烟壶处为旋转点的皮瓣19例.皮瓣内通常含有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桡动脉穿支等复合组织.吻合皮瓣远端神经的有7例.结果 29例皮瓣中27例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血运良好.皮瓣一般比较薄.吻合神经的皮瓣经随访恢复了良好的感觉.结论 前臂桡侧复合蒂筋膜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捷.远端蒂皮瓣可以修复包含拇、食、中指远端在内的手部较大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2.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提供系统翔实的解剖学依据。方法14只新鲜成人尸体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手背和2~5指指背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情况及外径。结果手指近、中节每侧各有1~7支间接背侧皮支,2~8支背侧皮支。手指近节中段、近节远段、中节近段或中段每侧较为恒定的存在一支较粗大的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皮支平均外径通常≥0.30mm。掌背动脉终末段和远端掌深弓穿支的指背分支在近节指背与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交通。不同节段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在指背外侧缘交互吻合,在指背外侧缘形成一条营养血管链。结论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解剖简单、快捷,旋转弧长,利于修复手指中远节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游离修薄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修溥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方法 临床应用8例游离腹壁下动脉修薄穿支皮瓣和11例游离股前外侧修溥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最大面积为16 cm×10 cm,最小为4 cm×3 cm.通过术前多普勒检查和术中皮瓣有限切开,尽量选取直接皮支型穿支设计皮瓣.皮瓣切取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保护穿支血管,将皮瓣均匀一致的充分修薄,仅保留真皮下2~3mm厚脂肪颗粒. 结果 有2例皮瓣术后早期呈暗红色,经活血、抗凝或高压氧治疗,最终皮瓣全部成活.19例皮瓣中有2例穿支是筋膜皮支型,皮瓣蒂部仍有局部臃肿.其余皮瓣随访4~16个月,皮瓣质地薄而柔软,外形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 结论 修薄穿支皮瓣质地溥而柔软,外形美观,切取复杂费时,成活面积较小,适合于修复重要美观部位的中、小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4.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从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应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修复25例手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旋转点位于手指近节中点或近节远段.结果 24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少部分表皮层坏死.随访病例20例,随访12~18个月.6例皮瓣蒂部局部臃肿需要二期修薄,其余皮瓣血运良好,耐寒,皮瓣薄而质地柔软,外观色泽良好,皮瓣供区无伸肌腱粘连和指蹼挛缩.5例吻合神经的皮瓣两点分辨觉6~10 mm,15例未吻合神经的皮瓣两点分辨觉8~14 mm.结论 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血运可靠,旋转弧长,操作简单,皮瓣更接近创面,对皮瓣供区损伤更小,可以吻合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临床应用178例11种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单一穿支皮瓣128例,多叶皮瓣29例,嵌合肌瓣18例,嵌合骨瓣3例.皮瓣最大面积为36 cm × 16 cm,最小为4cm×3cm.皮瓣供区保留深筋膜、主要的浅静脉和皮神经,尽量直接缝合.皮下脂肪肥厚的皮瓣切取后以穿支为中心进行阶梯状修薄. 结果 176例穿支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坏死,1例皮瓣部分坏死,皮瓣坏死的创面经过其他皮瓣修复和换药愈合.随访4~ 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比较薄而柔软,外形良好.175例皮瓣供区直接闭合,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其余3例皮瓣供区无法完全闭合,采用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成活的皮片后期在色泽、弹性和外形方面与供区正常皮肤有较明显差异. 结论 穿支皮瓣质地比较薄、外形美观、血管蒂长、设计灵活、供区损伤小,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005年1月,我科连续完成了2例8指离断再植手术,均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例1女,26岁.双手10指被切纸机切断3 h,于2004年12月1日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右拇指于指间关节处斜行离断,示指于近节基底不全离断,中指于近节处离断,环指于近节指间关节处离断;左拇指、示指于掌指关节平面离断,中、环指于近节基底离断,4指有部分指蹼相连;双侧小指指端缺损长约0.3cm,创缘较为整齐.全麻下,行双侧1~4指再植术,小指创面予V-Y推进皮瓣修复.手术分4组同时进行,2组负责左、右手断指清创,标记指神经、血管;另2组负责左、右手近端清创和完成再植手术.左手采用拇、示、中、环指同时再植,拇指掌指关节融合于功能位,示指掌指关节成形;右手按示、拇、中、环指顺序一一再植,(待植手指均放入4℃冰箱内冷藏保存)拇指指间关节和环指近侧指间关节融合于功能位,骨折均采用克氏针固定,修复伸肌腱、侧腱束和指深屈肌腱,吻合指动脉14条、指背静脉14条、指腹静脉3条,指神经16条.离断手指均在伤后10 h内重获血运.术后再植8指顺利存活,5周后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随访,再植手指感觉恢复至S3+,生活能自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8侧,红色乳胶灌注。观测桡侧副动脉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桡侧副动脉起自肱深动脉,起点在三角肌止点平面,发出3~7支穿支,穿支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71±0.16mm,穿深筋膜前平均长度1.2±0.4cm,相邻穿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纵向链式血管吻合,该血管吻合网血供稳定、可靠,是皮瓣血供的主要来源。结论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具有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跟外侧神经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选择跟外侧神经作为受区皮神经重建足跟感觉提供解剖依据.方法:20个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解剖显露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肠外侧皮神经的会合部位至各支跟外侧神经的终末支;观察各支跟外侧神经的来源、发出部位、形态、走行、分支与分布情况;测量各支跟外侧神经自腓肠神经主干发出平面至外踝尖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及其起始部的外径.结果:大部分腓肠内、外侧皮神经于外踝尖平面上8.9 cm会合成腓肠神经主干,于其后外侧部发出跟外侧神经1~3支;其中跟外侧神经第1支分别于外踝尖平面至其卜方7.2 cm发出,跟外侧神经发出后均垂直于足底平面向下走行,终支分布于足跟负重区外侧部皮肤;跟外侧神经及其分支多为类似圆柱形态;跟外侧神经有1~3支、直径分别为(1.62±0.45)mm、(1.11±0.37)mm和(0.85±0.39)mm.结论:跟外侧神经第1支解剖恒定,较为粗大,起始部离足跟外侧缘有一定距离,具备重建跟外侧感觉所要求的皮神经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手部多部位皮肤缺损尤其是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较困难。许亚军报告足背分叶皮瓣和小腿前踝上-足背串联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从1999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该皮瓣修复25例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临床应用37例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8例皮瓣长轴设计为传统的斜行,9例为下腹部横行设计。有7例皮下脂肪肥厚的皮瓣术中进行了均匀显微修薄。结果 36例穿支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坏死的创面经过换药愈合。随访6~3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7例修薄的皮瓣厚约4~6mm,外形美观无臃肿。供区为斜行的创口中有17例后期均有较明显瘢痕增生,其中有5例两侧腹壁外形不对称。9例供区为横行的创口后期均无明显瘢痕增生,腹壁外形损害很小。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具有供区隐蔽且损伤小、可切取面积大、可灵活切取分叶皮瓣和可显微修薄等很多优点,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将皮瓣长轴改为下腹部横行设计对供区外观损害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