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胃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183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67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116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结果开腹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术后恢复过程中,两组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术后输血、血浆和白蛋白量,以及腹腔引流总量、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及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探讨影响胰腺导管腺癌(PDAC)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确诊为PDA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tile软件确定SII最佳截断值,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PDAC根治术后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R4.0.5软件绘制1、2、3年生存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然后评价该预测模型的效能并建立网页计算器。结果共13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生存时间18.6个月,术后1、2、3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73.86%、36.44%、11.95%。术前SII最佳截断值为313.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II>313.1者较SII≤313.1者的预后更差(χ2=8.917,P=0.00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临床分期晚(Ⅲ、Ⅳ期)、术前SII>313.1、CONUT评分>4分是PDAC根治术后影响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术前SII、CONUT评分及术后化疗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669,绘制的列线图校正曲线预测的生存情况与实际观察到的生存情况拟合良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广的临床净获益(阈值概率为0.05~0.95),网页计算器运行良好。结论年龄、临床分期、术前SII、CONUT评分是PDAC根治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将年龄、临床分期、术前SII、CONUT评分及术后化疗纳入构建的列线图对PDAC根治术后预后预测更精确,建立的网页计算器更方便医生和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胃癌 Lauren 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高度异质性肿瘤,根据Lauren分型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随着临床 诊疗观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对胃癌进行规范化及个体化综合治疗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但不同的胃癌分型 及分期,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11(kinesin family member 11,KIF11)即驱动蛋白Eg5(kinesin-5)基因编码的纺锤体运动蛋白,是细胞分裂驱动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参与双极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研究发现这类运动蛋白广泛表达,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内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类微管相关驱动蛋白,由于其在细胞分裂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其与肿瘤的形成关系密切,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因子。因此KIF11也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KIF11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其结构、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关系及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型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的预后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287例A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弥漫型AGC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胃切除组(n=120)和部分胃切除组(n=167),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淋巴结切除数、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TNM分期、切除范围、手术切缘、神经及脉管浸润、术后并发症均与弥漫型AGC预后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正常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全胃切除、手术切缘、术后并发症是影响弥漫型AGC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弥漫型AGC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7.8%和13.6%,中位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2和18个月。相对于部分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可提高弥漫型AGC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P<0.01);全胃切除组具有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较低的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P<0.05或P<0.01)。结论:弥漫型AGC患者预后较差。较大的肿瘤直径、高T分期、高N分期、部分胃切除、高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患者王某,女,48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腹胀6h”于2014年1月18日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入院后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化验示:白细胞12.6×109/L,中性粒细胞84%,红细胞4.02×1012/L,血红蛋白121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5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