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左归丸为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灿  陈纯 《湖南中医杂志》1998,14(2):9-9,12
白细胞减少症绝大部分是继发性的,具有明显的致病原因。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治疗性药物、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从事放射线工作及接受放射治疗而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学的“虚劳”、“血虚”范畴。近几年来,笔者用左归丸加味汤剂治疗44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occult cancer of the thyroid,OC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8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8例O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1例,女性57例,年龄15-69岁,中位年龄43.5岁。41例(60.2%)患者因发现甲状腺结节就诊,其中16(39.0%)例临床查体未能发现,后经超声、手术探查发现微小结节;17例(25%)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经超声检查发现同侧甲状腺中微小结节;68例中66例成功得到随访(随访率97.1%),其中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44例,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患者22例,其中5例(7.6%)患者死亡,2例患者由于地址更换而失访(失访率2.9%)。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起病隐匿,术前较难诊断。详细的查体和辅助检查是OCT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术治疗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取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适量作为对照组,观察溶液外观并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参照临床用药浓度,取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卡络磺钠适量置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制备配伍液作为试验组,在室温下和高温2种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取样,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药的含量。结果 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的规定。8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均无明显变化,两药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均<10%,但是,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降低了4.76%、3.59%,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分别降低了1.74%、2.45%,卡络磺钠含量相对稳定。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8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足三里注射胃复安对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5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第二天即行双侧足三里注射胃复安各10mg,每日1次,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平均约24h),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胃瘫综合症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5.1%),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63〉0.05)。结论:足三里注射胃复安能有效促进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进食时间提前,并可能减少术后胃瘫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苯丙醇/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苯丙醇与β-环糊精包合作用,探讨乙醇和硬脂酸镁对其包合作用的影响,为改进苯丙醇药物剂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丙醇/β-环糊精包合常数及乙醇、硬脂酸镁对其包合常数的影响;沉淀法制备包合物;1H NMR法验证包合物以及乙醇、硬脂酸镁对包合的影响.结果:中性条件下,苯丙醇/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为1 772 M-1(251 nm),加入微量乙醇或硬脂酸镁后,其包合常数分别降为791 M-1,1 225 M-1(251 nm);增加乙醇和硬脂酸镁浓度后,包合常数又分别降为377 M-1、774 M-1(251 nm);1H NMR图谱显示苯丙醇与β-环糊精形成了1∶1二元包合物,乙醇、硬脂酸镁分别与苯丙醇/β-环糊精形成了三元包合物.结论:β-环糊精技术可改进苯丙醇药物的剂型;乙醇和硬脂酸镁可降低β-环糊精对苯丙醇的包合作用,故制备包合物时不宜用乙醇助溶或添加硬脂酸镁.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常见皮肤病。我院自1999年~2005年共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53例,用贴棉灸治疗,收到较为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患者结构本组153例,男98例,女45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57·4岁。其中17~40岁19例占12·42%,41~50岁22例占14·38%,51~60岁37例占24·18%,61~70岁49例占32·03%,71~80岁23例占15·03%,80岁以上3例占1·96%。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发疹前常有低热、疲倦、失眠、食欲不振等轻重不一的前驱症状。局部皮肤有灼热和刺痛的感觉,1~2天后出现皮疹,多见于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ABCB11基因突变是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PFIC-2)的主要病因,本研究试图构建特异性靶向小鼠Abcb11基因的CRISPR/Cas9系统,并检测该系统的基因编辑效率。方法:根据小鼠Abcb11基因的DNA序列,设计3条sgRNA导向序列,通过构建sgRNA表达载体,将sgRNA质粒和Cas9质粒一起转入N2a细胞,药物筛选,阳性细胞DNA的PCR产物测序以及TA克隆测序等实验,完成基因编辑系统构建及效率检测。结果:sgRNA3导向序列可用于编辑小鼠Abcb11基因,编辑效率为61.54%。结论:靶向小鼠Abcb11基因的编辑系统构建成功,且有较高的编辑效率,为后续建立精准模拟人类PFIC-2疾病的小鼠模型以及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生源类型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和学习投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医学类高职院校1 54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学习投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生源地、高中性质、专业对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及学习投入的影响显著。结论 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及学习投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生源类型高职医学生心理弹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应关注学生生源类型,加强提前招生生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