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1977年6月,威海市羊亭公社发生一组麻疹病人,其流行季节、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与我区以往流行特点不同,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名,麻疹流行时间为5月底~7月初,发病年龄除1例8岁外,其余均在11岁以上,年龄最大18  相似文献   
2.
田基黄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田基黄对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药理机制。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模型。田基黄水煎剂灌胃,检测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不同浓度的田基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CCl4所致异常升高的小鼠血清中的ALT,AST,NO,TNF—α,IL-6含量,升高SOD活性,并且改善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田基黄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转氨酶、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抑制NO,TNF—α,IL-6过量生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相关因子与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相关性。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BPH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法建立大鼠BPH模型,30d后观察2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前列腺指数BPH模型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光镜显示BPH模型组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明显,与正常组比较,vEGF、EGF、bFGF的mRNA表达显著增多,TGF-β1,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vEGF、EGF、bFGF在大鼠的BPH组织中表达上调和TGF-β1表达下调,它们可能通过影响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参与BPH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促进其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
芎芍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芎芍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新生因子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体外干预培养HUVEC的方法,通过MTF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观察芎芍胶囊低、中、高剂量对HUVEC的体外增殖和分泌Ang、Ang-2、VEGF、bFGF、EGF和TGF-β1的影响。结果芎芍胶囊各剂量组均有促HUVEC增殖的作用。低剂量组有促进HUVEC分泌Ang、Ang-2、EGF和VEGF的作用,而对bFGF、TGF-β1分泌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中剂量组有促进HUVEC分泌Ang、Ang-2、EGF和bFGF的作用,抑制TGF-β1的分泌,对VEGF的分泌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组有促进HUVEC分泌Ang、EGF和bFGF的作用,并抑制VEGF与TGF-β1的分泌,而对Ang-2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芎芍胶囊能促进HUVEC的增殖,增加HUVEC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和降低抑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且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研究蓍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40% CCl4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蓍草提取物进行干预,观察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蓍草提取物预防给药能降低CCl4所致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ALT、AS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胶原纤维明显增加,蓍草预防各组大鼠肝细胞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蓍草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来,我们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小儿风湿热14例(年龄5~12岁),取得较好疗效。14例患儿均根据Jones氏诊断标准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发热时间3天~7周不等,多为不规则热,并伴有咽痛、咽干、口苦等。7例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膝、踝、腕或肘关节呈游走性疼痛,局部有炎症症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44年陈氏报告本病以来,目前见诸文献报导者仅11例,现将我院儿科于1956年所见一例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病例报告患者住院号46998,女性,40天,原籍湖南,出生于青岛市区,于1956年9月24日入院。主诉为不规则发热19天。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母乳哺养,生长发育尚可,过去无输血、药物及预防注射史。近19天来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于39°~37℃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宁胶囊(QC)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介导的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QC对BPH的治疗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PH模型组,QC低、中、高观察组,建立BPH模型,QC干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MMP-2、FN、Collagen IV、LN; BPH-1细胞培养,分别加入MMP-2和未加MMP-2刺激因子,QC干预,MTT法观察细胞活性,Q-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MMP-2、FN、Collagen IV、LN基因及蛋白表达(未加MMP-2),加入MMP-2组检测FN、Collagen IV、LN。结果:QC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的FN、LN、Collagen IV含量降低,MMP-2升高(P 0. 05 or P 0. 01);BPH-1细胞培养QC干预,加入及未加入MMP-2刺激因子细胞活力均有下降,以48 h后最明显;加入MMP-2刺激因子FN、Collagen IV、LN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未加MMP-2刺激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对BPH具有治疗作用,QC调控MMP-2介导细胞外基质FN、Collagen IV、LN基因和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治疗BPH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宁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t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列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2周后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I-PSS评分、QOL分值及排尿不尽感、排尿等待、夜尿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前列宁胶囊和保列治的耐受性均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前列宁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宁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及前列腺组织中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保列治组、前列宁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复制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连续给药28d,观察各组前列腺湿重及指数,RT-PCR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EGF、EGFR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前列腺组织EGF和EGFR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的前列腺湿重和指数明显增加,前列腺组织EGF、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前列宁胶囊各剂量组和保列治组的前列腺湿重与指数及前列腺组织EGF、EGFR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前列宁胶囊对BPH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显著地抑制BPH大鼠EGF、EGFR的表达,提示这可能是前列宁胶囊治疗BPH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