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进军区干部体检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干部体检工作流程,提高体检工作质量。根据总后卫生部《关于推广应用新版<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2006年3月28-29日,在兰州举办了兰州军区推广应用新版《体检系统》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医院管理者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组织架构的优化者、环境变化的调适者、决策执行的督导者、和谐人际的引领者。本文通过对医院管理者角色定位、履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管理者应做好“五个关注”,推动医患关系趋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并术后镇痛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PCIA,B组使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罗哌卡因。用VAS评价苏醒后、术后4、8、12、24、48 h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切口有无炎性反应,渗液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良好,静息时VAS评分〈3,运动时VAS评分〈4;术后8 h内静息时和术后运动时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0.375%罗哌卡因的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是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目前临床使用的护理记录单是将独立的入院护理评估单、一般护理记录单、特别护理记录单、生命体征记录单以及整体护理记录单整合为一体,从2008年初至今,经全院20余个护理单元两年多的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对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的医学模式的改变,尤其是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做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必须简化护理文书,减少护士书写时间,真正做到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才能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总目标.我院目前临床使用的护理记录单是将独立的入院护理评估单、一般护理记录单、特别护理记录单、生命体征记录单以及整体护理记录单整合为一体,经全院20余个护理单元两年多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经外科脑一硬脑膜一动脉贴敷术(EDAS)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46例通过外科EDAS手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EDAS手术,术后未出现感染,3个月后随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各项护理工作,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网络技术渗透各个领域,网络化医疗服务技术逐步进入常规医疗服务体系,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导向、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薄层扫描对肿瘤进行定位,10mm钻头同侧额部钻孔,肿瘤中心部位快速活检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置入射频针进行多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结果:12例丘脑基底节区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接受治疗,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肿瘤缩小。结论: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疗效理想,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的78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回访超过5年的30例患者设立非手术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对远期预后进行评定。结果:长期随访,手术组与非手术组BPRS中的激活因子分、PANSS中的攻击危险性和偏执/好斗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余各项评分及SDSS和ADL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易激惹、攻击危险性、偏执/好斗等症状群具有确切的远期疗效,对患者的社会和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成人腺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特征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3~4月在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住院的成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者37例(腺病毒组)及普通病毒组(流行性腮腺炎、水痘)4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血清hs-CRP变化.将腺病毒组分为轻症组15例(发热时间≤4 d)和重症组22例(发热时间≥5d),比较两组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水平.结果 ①成人腺病毒感染后有多系统受损,临床特征为高热、眼球结膜充血、咽部白色分泌物.②发病3d内及1周时,腺病毒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26.4±18.1)、(10.2±9.6)mg/L,显著高于普通病毒组血清hs-CRP水平[(11.8±9.6)、(4.6±2.6) m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发病3d内腺病毒组与普通病毒组在hs-CRP的分层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1.71,P< 0.01).④发病3d内腺病毒组中轻症组hs-CRP、GR%均明显高于重症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轻症组与重症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腺病毒感染后,有较特异的临床特征.hs-CRP可作为病情轻重的观察指标.依据hs-CRP的升高可疑混合细菌感染加用抗菌药物时,要综合分析后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