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3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例1,男性,39岁,农民,住院号:210163.腹平片示右肾轮廓清晰,位置正常,肾影增大,左肾影未显示,腰大肌影清晰、增宽.腹部B超检查肝、脾、胰腺、胆囊正常,右肾显示清晰,左肾区未显示肾脏,提示左肾缺如.静脉肾盂造影:注入造影剂5分钟右肾显影,形态正常,30分钟左肾及输尿管未显影.诊断:右侧先天性孤立肾右上肺癌.2 例2,女性,71岁,已婚,退休工人,住院号:211956.腹部B超检查肝、脾、胰腺、胆囊正常,左肾 14cm×7.6cm,轮廓正常,右肾无肾皮质回声,提示右肾缺如,左肾代偿性增大.静脉肾盂造影注入造影剂5分钟、30分钟,左肾显影正常,右肾未显影.诊断:左侧先天性孤立肾,食管下段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光动力疗法和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对不能切除性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41例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患者,或者固为肿瘤局部进展(按TNM分期为Ⅲb期),或者因为肺功能差(严重阻塞性肺病),被认为是不能切除性的。先予光动力疗法。静脉注射光敏剂Photofrin 2mg/kg(或血卟啉5mg/kg,华鼎药业),48和72小时分别在支气管镜下输入630nm红色激光照射;再在B超或CT引导下通过氩氦系统进行经皮冷消融。按症状、肿瘤大小和生存期判断疗效。结果 41例经此种联合疗法治疗后,90.2%的患者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降低,呼吸困难的改善最为明显;支气管镜复查,发现全部惠者支气管内肿瘤均得到不同程度消融,其中41.5%完全消失;CT复查发现肺内肿瘤CR34.1%,PR41.4%;X线片上,原有肺塌陷的病例中29.6%的塌陷完全消失,70.4%的肺塌陷减轻;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达44和71%。无论光动力抑或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光动力疗法和氩氦系统经皮冷消融,能分别消除支气管内、外的病变,两者相辅相成,因而可提高不能切除性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增殖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p16基因感染人肺腺癌细胞系,观察并鉴定该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93细胞内同源重组的方法,制备重组腺病毒Ad5-p16,感染肺腺癌细胞SPC-A1;免疫组化方法鉴定P16蛋白的表达;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以M0I=10的重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5-p16感染SPC-A1细胞48 h后,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比率为71%;以MOI=100感染SPC-A1细胞后第2天,细胞开始出现生长抑制及细胞病变;FCM分析发现细胞在感染腺病毒后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结论: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p16基因在SPC-A1细胞内表达,可发挥抑制细胞生长、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本项基因治疗策略以直接调控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为靶向治疗基因,为肺癌基因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或贲门癌nm23-H_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索nm23-H_1基因在食管癌贲门癌形成演化及转移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29例食管癌、贲门癌组织中nm23-H_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人食管癌、贲门癌中nm23-H_1表达率高达58.1%(75/129),其中食管鳞癌为68.9%(42/61)、贲门腺癌为51.7%(31/60),食管小细胞癌为25%(2/8)。在鳞癌中表达率最高,小细胞食管癌中表达最低(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48.1(38/79),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为72%(36/50),差异显著(P<0.01);而且nm23-H_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高低及临床病理分期早晚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组资料表明:nm23-H_1基因在食管癌、贲门癌的形成、演化及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望成为评价食管癌、贲门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5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508例肺癌患者采用CT、B超引导下或开胸手术行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5cm以下肿瘤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8%,5cm以上肿块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0%。101例侵犯胸壁患者冷冻后82例(81.2%)疼痛缓解,随访206例患者,1年生存率原发性肺癌Ⅰ期100%(8/8),Ⅱ期82.1%(23/28),Ⅲ期35.3%(24/68),Ⅳ期18.4%(9/49),转移肿瘤47.2%(25/53),平均1年生存率43.2%。常见并发症:血气胸、咯血、心动过缓、低血压,严重并发症有:心跳骤停、哮喘、肺脓疡。结论:氩氦刀冷消融对不能手术肺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通过对79例青年食管癌和贲门癌诊断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讨论,总结了其病程短、发展快、易扩散转移、肿瘤分化差即恶性程度高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出了诊断中要改变过去认为青年人食管高贲门高发生率低的观念,防止漏诊误诊,并论述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与手术切除率的关系,认为青年人食管癌贲门癌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主要应考虑手术能否切除病灶,而判断肿瘤的外侵程度要比肿瘤的长度更为重要,在手术掌握上青年组要比中老年组指征放宽。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92年4月共手术治疗65~78岁(平均66.9岁)的高龄食管上、中段癌41例,男性28例,女性13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及内窥镜检查确诊。肿瘤位于上段者8例,中段者33例。伴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等其它疾病占70.7%(29/41);心电图检查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的高并发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提出手术指征的掌握和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方法:对44例Ⅲ、Ⅳ期肺癌行全肺切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痊愈出院,住院死亡2例(4.54%),并发症发生率15.91%,随访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40.91%和20.45%.结论:晚期肺癌全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主要是全肺切除后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只要围术期处理适当,晚期肺癌行全肺切除是可行的,再加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 mRNA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m23H1是癌转移抑制基因,位于人17号染色体长臂(17q21)[1],其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1.7万的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该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转移扩散及预后的关系尚无定论。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nm23H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