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的4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4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复苏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苏后2 h,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2 h,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之一。由于VD早期干预治疗具有可逆性,这使其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VD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学说,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思路以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为主。本文就VD目前有关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叶志平  邹桂年 《新中医》2001,33(9):55-56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临床中常见的眼钝伤性疾病,特别多见于农村、山区、厂矿企业,尤以青少年多见。笔者在1997年3月-2000年5月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84例90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90眼均为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所有患者为眼球钝挫伤,无明显穿通性伤口。男59例,女25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6岁,15岁以下青少年67例;单眼发病78例,双眼发病6例。致伤原因:拳击伤16例,胶带伤18例,泥石块击伤20例,撞击伤17例,其他13例。1.2积血分级…  相似文献   
4.
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脑电图的影响。方法120例VD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予通心络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B组予盐酸多奈哌齐5mg口服,每日1次。2组均12周为1个疗程。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组60例均完成1个疗程,B组有2例失访,58例完成1个疗程。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B组为6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MSE、WMS、ADL积分均显著提高(P<0.01),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血流平均速度均增加(P<0.01),α波频和波幅、θ波频均增加,θ波幅减低(P均<0.01)。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VD疗效与多奈哌齐相当,可用于VD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2年 6月~ 1999年 5月共收治学龄前儿童角膜异物 32 6例 ,其中 36例误诊 ,误诊率为 11%。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4岁年龄段 11例 ,男 6例 ,女 5例 ;5~ 7岁年龄段 2 5例 ,男 19例 ,女 6例。左眼 15例 ,右眼 2 1例。1.2 外伤史及误诊时间 经详细询问有明确外伤史 19例 ,其中玩玻璃瓶装火药爆炸伤 12例 ,树枝、木屑刺伤 7例 ,病史不清 17例。误诊时间 :1~ 3天 15例 ,4~ 7天 16例 ,7天以上 5例。1.3 异物的性质 异物最大约芝麻粒大 ,最小如针尖样 ,大部分极为细小。玻璃碎丝 12例 ,碎石 9例 ,碎瓷 3例 …  相似文献   
6.
应用从Palese实验室引进的流感病毒WSN标准ts株,以作者改进的定性互补-重组方法,检查了本实验室选育的夏原、福R_1、福R_3 等3个ts母株和京福R_(3-1)ts疫苗株,证明它们同属第Ⅴ互补组,基因损害部位在第5个RNA节段——核蛋白基因上。对此最可能的解释是夏原的ts基因通过重组而传递给福R_1和福R_3,再通过重组又传递给京福R_(3-1)。实验表明用死毒—活毒重组方法,可有规律地获得表面抗原基因来自野毒株,而ts基因来自夏原ts母株的重组株。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流感病毒RNA的硝酸银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病毒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技术的发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已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的分析。以往在核酸、蛋白带的显影时多用同位素标记自显影及溴化乙锭(EB)等染色[1~3]。前者受试验条件限制较难推广;后者灵敏度较低,微量核酸或蛋白难以显色。1981年Sammon等[4]将细胞多肽经PAGE后用考马士兰、(85)~S标记的放射自显影及硝酸银进行了显色比较,发现硝酸银显色的敏感性比考马士兰明显地高。随后Follott等将硝酸银染色法用于Rotavirus RNA基因分析。但至今尚未见硝  相似文献   
8.
恩必普治疗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恩必普治疗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多发性腔隙性患者随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给予恩必普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 (92/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78/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