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巨块型肝癌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巨块型肝癌患者60例相关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术前ICG清除试验联合三维重建进行术前评估,对照组30例行CT等传统术前评估。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实验室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解剖性肝切除率为6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10/30)(χ2=4.28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7天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比较显示,观察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胆漏、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术后出血、肝性脑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6.7%(5/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2/30)。结论 ICG清除试验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明确巨块型肝癌手术患者的肝脏可切除范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KM2下调对胆管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别检测胆管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PKM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胆管癌细胞株HuCCT-1?HCCC-9810中下调PKM2,分别用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结果:胆管癌组织中PKM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经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证实稳定转染PKM2 shRNA的胆管癌细胞中PKM2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 < 0.05),与空载对照组(PKM2-NC)和正常对照组(PKM2)相比,实验组细胞(PKM2-shRNA)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胆管癌组织中PKM2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KM2 shRNA能有效地降低胆管癌细胞中PKM2基因的表达,PKM2基因沉默可以抑制HuCCT-1?HCCC-9810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腹腔脓肿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集腹腔脓肿患者脓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做菌株鉴定。结果在91例患者标本中,有72例检出细菌,阳性率为79.1%,分离到细菌达26种计87株(其中15例为2种细菌混合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73株(83.9%),革兰阳性菌14株(16.1%);分离菌居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使用较久的药物大部分耐药。结论腹腔脓肿患者感染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加强患者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根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曹宽  单文刚  刘志毅  张斌  王人颢 《中国校医》2022,36(10):779-781
目的 探讨三维影像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肝胆外科肝段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62名,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传统教学方法组(A组)和三维可视化教学组(B组), 各31人,分别进行对应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完成教学有关评价。对比2组规培医师的学习效果、认知评分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B组肿瘤肝段判定(84.31±7.12)分、肝脏“五叶八段”分析(83.09±6.53)分、脉管与肿瘤关系(77.67±6.71)分、手术方案制订(89.71±5.24)分,均高于A组的(72.41±8.55)分、(69.08±8.11)分、(72.03±7.88)分、(71.55±8.49)分(P<0.05)。B组对肝脏解剖的主观理解得分(8.52±1.37)分、学习兴趣(9.11±0.72)分、临床思维培养(7.37±0.89)分、手术过程认知(8.79±0.91)分,均高于A组的(7.07±1.43)分、(7.19±1.12)分、(6.03±1.38)分、(7.36±1.18)分(P<0.01)。B组教学满意度为93.5%,高于A组的74.2%(χ2=4.292,P=0.038)。结论 三维影像可视化重建技术有助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好地掌握肝脏肝段解剖,增加其主动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48例,术后第2~7天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 U;非抗凝组57例,术后未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olism,VET)形成发生率、腹腔出血发生率、切口渗血及切口周围皮肤瘀斑发生率,监测术后第1天和第6天血红蛋白量变化及术后第6天凝血功能,统计术后腹腔引流液总量,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凝组术后未见VTE发生(0/48);非抗凝组术后发生5例VTE,发生率8.87%(5/57);抗凝组VTE术后发生率较非抗凝组显著降低(P=0.043)。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术后腹腔活动性出血发生率、血红蛋白变化量、腹腔引流总量、凝血功能、出现切口渗血及切口周围皮肤瘀斑等指标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易伴发VTE,低分子肝素预防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VTE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Jawaid临床评分系统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住院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8例临床特点,应用Jawajd临床评分系统对患者入院时情况进行评分,以患者出院时最后诊断为依据对该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1)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有临床不典型、就诊晚、体征和血象与病变程度不平行,阑尾穿孔比例大,死亡率高。(2)98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中,评分〈-83者21例,-83~-8者27例,〉-8者50例。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用Jawajd临床评分系统简便、经济.但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敏感性、特异性均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