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绝经后阴道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虹  刘晨  贺同强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720-1721
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又称绝经后出血,是指自然绝经1年后发生的阴道出血,多数为不规则少量出血或白带带血丝及接触性出血,是中老年妇女就诊的主要妇科症状之一。本文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05年1~12月收治的PMB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龄妊娠对母儿的影响15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竞争、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女性推迟了生育孩子的计划,致使高龄孕产妇逐渐增多.本文对5年来在鞍山市妇儿医院分娩的高龄孕妇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孕妇资料作对照分析,以了解高龄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致宫内死胎的相关病因,以加强防治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并分娩的392例死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因中母体因素占19.90%(78/392),脐带因素占18.11%(71/392),胎盘因素占11.73%(46/392),胎儿因素占5.61%(22/392),双胎或多胎1胎或以上死亡50例占12.75%(50/392),诊疗过程中原因不明占31.89%(125/392)。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和孕期健康教育,加强产前诊断技术和高危妊娠的管理,提高医护工作者临床危急重症救治技术,保持急救绿色通道通畅,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2003年 7月至2004年 4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将 98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单纯腹腔镜手术组 43例;联合治疗组 55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 12 5mg连续 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 3 ~12个月。结果 随访率为 94.9% (93 /98)。联合治疗组有效率 61.5%,单纯手术组有效率 46.3%,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服用米非司酮的患者仅有 4例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以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及阴道延长术后生理功能随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自体卵巢移位术及阴道延长术后2年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随访,探讨卵巢移位术及阴道延长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宫颈癌患者,在行宫颈癌根治术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和阴道延长术,术前、放疗后、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行阴道细胞学检查、微粒子化学发光法血清性激素测定、B超检测、阴道长度测量,随访术后2年卵巢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结果:45例中有4例卵巢移位术后2年出现卵巢功能减退,保留卵巢功能的有效率为91.1%.同时行阴道延长术者共12例,随访至术后2年均性生活满意.未行阴道延长术的33例患者随访至术后2年,性生活欠满意27例,性生活困难6例.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加阴道延长术,可保留卵巢功能,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代际居住模式老年人社交活跃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提升老年人社交活跃度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甄别共居和独居老人社交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并预测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果 所有老人的高社交活跃度比例为26.88%;独居老人的高社交活跃度(18.8%)所占比重高于共居老人(8.1%)。年龄、身体功能障碍、养老金等变量对共居和独居老人的社交活跃度均具有预测作用,疼痛困扰和生命期望仅对独居老人的社交活跃度有预测作用,其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共居:AUC=0.86;独居:AUC=0.82)。结论 老年人高社交活跃度比例较低。随机森林的预测模型结果验证了老年人社交活动的影响交互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进的多导联系统研究心动能运动试验时,经76例冠心病人的观察,基本解决了极量与次极量运动中心电图基线稳定性,并筛选出阳性率较高的导联数5个与最佳导联位置(CM4、CM5、CM7、CC5、V5),为国内此项检查标准化、改善诊断条件、提高阳性率、发挥国产仪器潜力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小婴儿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6个月婴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将〈6个月婴儿称为小婴儿。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35例小婴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结果小婴儿支原体肺炎多起病急。病程长,咳喘明显.病情重,进展快,且多伴有肺外病变.有胸腔积液和肺不张各1例。结论川、婴儿支原体肺炎应用综合治疗厦抗生素序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中国湖南水牛食道肌内大小不同的包囊进行了比较研究和描述。透射电镜观察的结果显示:大包囊(9.3mm×3.4mm)的超微结构与已报道的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S. arcocystis justprmis一致,包囊壁表面形成带有分支的菜椰花样的突起,突起内含纤丝和基质,基质层向腔内形成隔,细胞排列疏松;小包囊的一种(2.4mm×0.2mm)与已报道的水牛利文往肉孢子虫S.levtnei的一致,包囊壁表现形成倾斜的长绒毛样的突起,突起内含纤丝,致密颗粒和基质,有隔,细胞排列不甚紧密,而另一种小包囊(0.94mm×0.17mm)则与黄牛的枯氏住肉孢子虫cruzi的一致,包囊壁表面形成倒伏的指状突起,突起内不含纤丝和致密颗粒,有隔,细胞排列紧密。这一观察表明,我国水牛存在三种住肉孢于虫,即梭形住肉孢子虫、利文住肉孢子虫和枯氏住肉孢子虫。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4头7日龄奶牛和4头4~5月龄水牛,用水牛源孢子囊感染黄牛及黄牛源孢子囊感染水牛,同时设感染对照和不感染对照,对交叉感染后黄牛与水牛体内包囊的超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结果发现两种来源的包囊无结构区别,所有包囊的超微结构与前人对黄牛与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ruzi的描述一致,进一步地证实水牛是枯氏住肉孢子虫的新中间宿主。此外,作者首次在枯氏住内孢子虫包囊内的母细胞和缓殖于发现晶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