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通过电化学共沉积方法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高聚物/钙磷陶瓷复合膜层。用XPS、SIMS等对复合膜层的化学组分进行表征,证明少量有机高聚物可能在分子层次上掺杂形成有机高聚物/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层。对电沉积HAP陶瓷膜层进行微刮痕实验表明,陶瓷膜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冷扬  鲍波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243-244
目的 阐明植物雌激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阐述并探讨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结构、体内活性形式、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和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植物雌激素具有拮抗Aβ的毒性作用、增强胆碱能种经细胞的表达、调控胺能神经以及调节氨基酸兴奋性的生物学特性,并能对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植物雌激素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成为雌激素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低钙饮食对性别不同的大鼠腰椎松质骨和胫骨中段密质骨的影响. 方法 3月龄雌雄SD大鼠共25只,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2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低钙组(LCD).实验90d后取第五腰椎和左侧胫骨中段,行不脱钙骨制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雄性CD组松质骨骨量明显减少,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减少29%(P<0.05),骨结构明显变差,雌性LCD组的%Tb.A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骨结构改变也不明显;雄性LCD骨形成的参数中,仅矿化沉积率(MAR)增加27%(p<0.05),而其它的荧光周长百分率、骨形成率等有上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骨吸收参数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量(N.OC/Tb.Pm)增加 248%(p<0.001);雌性LCD组的骨形成的参数及骨吸收参数均显著增加.密质骨雄性LCD组的大鼠骨量变化不明显;雌性LCD组的骨量%Ct.Ar减少12%(p<0.001). 结论低钙饮食对雌雄大鼠腰椎和胫骨中段的影响不同,雄性腰椎的松质骨量丢失显著,雌性不明显,而对密质骨则相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浒苔(Enteromorpha)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采用Sevage法,Sephacryl-300 分子筛层析以及乙醇分级沉淀法获得四个浒苔多糖组分EP,EP1、EP2和EP3,比较四种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影响;同时观察作用效果较强的EP2在T、B淋巴细胞中的分布及其对细胞R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EP、EP1、EP2和EP3中单糖、糖醛酸、硫酸根含量存在差异,均能促进对B淋巴细胞以及ConA或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且EP2的作用效果最好;经EP2处理的T、B淋巴细胞或同时用EP2和丝裂原(ConA或LPS)处理的T、B淋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RNA合成增加,B淋巴细胞有母细胞化趋势。由此可见,浒苔多糖能调节小鼠淋巴细胞活性,促进丝裂原诱导的淋巴细胞分化和免疫应答,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动物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5.
6.
泼尼松(Prednisone)又名强的松、去氢可的松,系临床最早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炎作用。泼尼松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时,多应用长程疗法,长期应用。与此同时会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会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因此长期大剂量应用时要注意合理应用并预防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蛋白和低钙饮食所致大鼠骨骼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30只3个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年龄对照组(control)、极低钙组(VLCD,Ca0.01%)、低钙组(LCD、Ca0.3%)、低蛋白组(LPD、Pr8%)、混合组(Ca0.01%+Pr8%)。3个月后取大鼠左侧胫骨近心端,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LCD和LCD组大鼠骨量均减少,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分别减少57%(P<0.01)和40%(P<0.05),代表骨形成指标如荧光周长百分数(L.Pm%)、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率(BFR/BV)有增加的趋势。VLCD组骨吸收参数如毫米破骨细胞数量(N.OC/Tb.Pm)增加63%(P<0.05),呈现骨高转化的改变。LPD组大鼠%Tb.Ar减少57%(P<0.01),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不明显,呈低骨转化趋势。混合作用组骨量比单纯低钙、低蛋白组显著降低,动态参数与VLCD组相比呈更明显的骨高转化的改变,与LPD的低转化改变明显不同。结论低钙饮食可使骨量减少并伴有骨转换增加,而低蛋白、低钙饮食使骨转化增加更明显,骨量降到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低蛋白饲料对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的影响。方法12只3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蛋白组LPD(Pr8%)。实验90d时取胫骨上段和第五腰椎行不脱钙骨制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LPD组胫骨上段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减少(P<0.01),骨结构变差,骨转换率下降;而腰椎松质骨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蛋白饲料诱导大鼠胫骨上段骨丢失,而对腰椎骨丢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盐酸川芎嗪在3种SPF动物皮肤上的透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比较盐酸川芎嗪在SPF实验动物BALB c裸鼠、KM小鼠、SD大鼠皮肤上的透过情况 ,为寻找用于体外渗透实验比较适合的SPF动物的皮肤提供依据。方法 用两室扩散池体外透皮实验装置 ,以皮肤为屏障 ,分别测定盐酸川芎嗪对不同种类、不同部位动物皮肤的渗透系数和贮库效应。结果  3种动物背部之间、腹部之间对川芎嗪的透皮吸收作用差异均有显著性 ,其中以裸鼠背、腹部的渗透系数最高 ;同一种动物背部皮肤的透皮吸收效果要优于腹部皮肤 ;BALB c裸鼠皮肤的贮库效应明显强于SD大鼠皮肤 ;每一种动物的背部皮肤的贮库效应强于腹部皮肤。结论 常用的SPF实验动物中 ,裸鼠背部皮肤做体外渗透实验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低钙饮食对雌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钙饮食对雌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比较雌雄大鼠间的差异。方法 3月龄SD雌雄大鼠各30只,按性别随机分成对照组(Ca1.0%)、极低钙组(VLCD)(Ca 0.1%)、低钙组(LCD)(Ca 0.3%)。三月后处死大鼠,取左侧股骨,行股骨三点弯曲实验。结果 VLCD和LCD组雌性大鼠各生物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雄性大鼠LC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VLCD组生物力学指标如极限载荷、极限强度、破坏时能量吸收以及刚度系数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低钙饮食对雄性大鼠骨生物力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