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NS1抗原阳性预测值在登革热病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为登革热病例早诊断、早隔离提供科学依据,为疫情防控争取黄金时间。 方法 对2017—2019年中山市登革热病例监测数据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S1抗原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方法为胶体金法和ELISA法,复核方法为荧光定量RT-PCR(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和ELISA法(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 结果 1 115例登革热监测病例中,NS1抗原阳性预测值为58.27%(634/1 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1抗原阳性预测值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1.021,95%CI:1.011~1.031)、发病前2周外出史(境外OR=54.993,95%CI:19.954~151.560;境内OR=2.628,95%CI:1.630~4.238)、社区出现本地疫情(本地流行OR=277.918,95%CI:75.691~1020.444;本地散发OR=13.831,95%CI:3.937~48.583)、白细胞(降低OR=79.981,95%CI:31.963~200.140;正常OR=25.019,95%CI:10.471~59.783)。确诊病例发病6 d内,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比例逐渐升高,白细胞降低在第6 d高达92.00%(46/50),血小板降低在发病5 d内仅占13.52%(71/525)。 结论 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的发热病例,发病6 d内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是登革病毒NS1抗原筛查的重点对象,根据流行强度,应采取不同的监测策略,在登革热大范围流行的社区,医疗机构检测的NS1阳性可直接作为疫情处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禽用双价禽流感病毒重组疫苗使用后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高致病性H7N9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H7N9确诊病例基本情况、密切接触者和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报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暴露史,病家自养活禽和禽舍环境标本均检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病例。报告的唯一确诊病例通过自养活禽暴露的可能性大。结论 禽用双价禽流感病毒重组疫苗使用后2017-2019年流行季广东省高致病性H7N9病例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饲养者个人防护不足是导致该病例发病的主要原因。继续做好禽只的免疫接种,持续推进活禽的规范化养殖,是减少禽间疫情和人类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季节性流行特征,为加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监测数据和报告病例数,比较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报告病例数、病毒阳性率、病毒分型以及暴发疫情等特点。 结果 2016-2019年中山市平均ILI%为4.92%(717525/14593406)。2016年ILI%高峰出现在春季,2017年在夏季,2018年在冬季,2019年出现冬季流行高峰和春夏季流行小高峰,流行持续30周。累计报告病例数65535例,6~14岁年龄组占比最大(32.88%),以2019年报告病例数最多。4个年度ILI监测样本的病毒总体阳性率为19.73%(559/7902),其中A(H1N1)占6.59%(521/7902),A(H3N2)占6.81%(538/7902),B亚型占6.30%(498/7902),A(H1N1)和A(H3N2)混合感染占0.03%(2/7902)。2016年流行高峰期的优势毒株为A(H1N1)和B亚型,后转以A(H3N2)为主;2017年流行毒株是A(H3N2);2018年以B亚型和A(H1N1)为主 ;2019年年初冬季阳性标本以A(H1N1)为主,春季开始逐渐进入A(H1N1)、A(H3N2)和B亚型共同流行模式,夏季以B亚型为主,年底冬季以A(H3N2)为主要流行型别。6~14岁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34.09%,317/930),以A(H3N2)为主(13.44%,125/930)。4年累计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2起,多发生在冬春季,小学是主要暴发场所(66.67%,28/42)。ILI%与报告病例数、流感病毒阳性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3和0.745,P均<0.001)。结论 2016-2019年中山市出现了由不同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季节性流行,其中2019年出现了多个型别流感病毒共同轮换、流行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流行。加强监测和推广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防控多样化的流感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4.
李映来  王曼  冯志锋  罗乐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179-1182
目的 获得中山市急性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病原谱,为疾病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选择中山市4家医疗机构作为哨点监测医院,在门诊开展季节性流感等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采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8 种呼吸道感染病毒。结果 累计检测样本1 011份,368份(36.4%)检出病毒阳性。不同病毒检出阳性率依次为:流感病毒(Flu)14.0%,腺病毒(AdV)6.3%,鼻病毒(hRV)5.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9%,冠状病毒(hCoV)3.1%,副流感病毒(PIV)2.4%,人偏肺病毒(HMPV)2.0%和博卡病毒(hBoV)1.2%。与16岁及以上人群相比,16岁以下人群病毒检出率更高(27.3% VS 44.7%,χ2=32.867, P<0.001),病毒感染种类更加多样化。5岁及以下婴幼儿8种病毒均有检出,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9.2%,37/404)、腺病毒(9.7%,39/404)检出率最高。6~15岁人群,流感病毒检出率(29.8%)最高。除副流感病毒和博卡病毒外,其余病毒不同月份检出率存在差异。结论 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中山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体;年龄组越小,病毒多样性越明显;不同病原体其感染季节不尽相同,但多数病原体以冬季流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更好地利用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监测数据指导防控工作。方法 用生态学趋势研究方法对中山市2014 - 2017年的市场常规外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人感染H7N9的病例数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中山市市场外环境样本总计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下简称H7阳性率)为5.37%(397/7396);月度市场外环境的H7阳性率与发生人感染H7N9病例数存在正相关(r = 0.52, P<0.05),H7污染情况为人感染H7N9病例的危险因素(RR = 5.92, P<0.05, 95%CI:1.43~24.56);综合市场H7的阳性率6.72%要显著高于禽类批发市场的 1.85%(χ2 = 68.16,P<0.05);砧板、刀具及台面的H7阳性率为7.43%,高于禽类笼具及冰箱物表的4.28%和禽类粪便、污水及地面的2.73%(χ2 = 68.96,P<0.05)。结论 综合市场的活禽交易区仍应是禽流感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但小范围的短期的活禽交易限制对减少人们暴露的作用有限;单纯依靠市场外环境监测结果开展预警、预测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山市2018年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流行株序列特点分析;为分析类似疫情中所检出的RSV进行快速分型和溯源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基因扩增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2018年流感样病例监测样及一起社区聚集性流感样疫情样本的RSV阳性病毒进行亚型分型和G基因高变区序列特征分析。结果 在1 025例流感样病例的标本共检出60份RSV核酸阳性,RSV阳性率为5.8%;经过PCR和毛细管凝胶电泳分析,获得的6例标本和1例疫情标本中RSV的基因分型均为RSV A亚型;7例RSV阳性标本的G蛋白基因扩增成功并且测序成功(ZS2018RSV01-07,Genbank MW455129-MW455135);与监测样本相比,疫情标本在高变区T264A,S313F,T319K等位点存在特异性氨基酸位点突变。结论 本研究获得的中山市2018年RSV的流行株为A亚型中ON1基因型,3月份社区聚集性肺炎中获得的疫情分离株RSV 中G基因高变区的位点突变可能有助于改变宿主细胞对病毒的识别能力以及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可能更加有助于RSV的爆发流行,建议加强对RSV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中山市某小学一起由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类似聚集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和访谈调查三种方法;收集16例有典型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例的咽拭子,制备成8份混合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多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共搜索到19例病例,涉及3个班级,罹患率分别为16.67%、8.16%和14.00%,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P>0.05)。病例年龄在7~8岁,男女生的罹患率分别为17.81%、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检出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其中2种病原体组合:人鼻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组合为最高,检出率为100.00%;其次是3种病原体组合:人鼻病毒、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87.50%。结论该起发热聚集性疫情是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导致呼吸道感染,传播途径可能以密切接触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3种厂家检测禽流感病毒H5亚型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试剂对环境标本的检测效果。方法 采用3个不同厂家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活禽市场环境样本中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比较不同试剂检测结果检出率的差异,使用TA克隆技术,将扩增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上并测序分析,获得反应产物的序列。结果 3种检测试剂中,试剂盒C检测H5的检出率比A高(18.3%vs. 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0,P=0.039)。对扩增产物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试剂A对标本核酸的H5扩增产物与KU042758.1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100.00%,试剂C对标本核酸的H5扩增产物与CY091635.1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97.92%,两者无明显的相似区域。结论 试剂C比试剂A对该批临床样本中H5的检出率更高,检出率的差异可能与不同试剂靶序列不一致以及试剂引物与样本核酸的匹配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及后处理图像技术用于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疑似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予以CT扫描及扫描后图像重建,将X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综合作为诊断依据,分析CT平扫及后处理图像技术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山市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监测情况及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特征,指导H9N2禽流感防控工作。 方法 2014-2019年采集监测镇区内的禽类批发市场、活禽销售市场和生鲜禽销售市场3类交易场所的外环境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人感染H9N2禽流感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共采集和检测外环境标本9 015份,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 171份,阳性率为24.08%。阳性率自2015年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趋势χ2=785.258,P<0.001),不同季节均有一定程度流行。监测镇区均有阳性检出,总体阳性率较高的是五桂山、东升、沙溪、东凤、神湾和小榄等镇区。由不具备独立集中屠宰场供货的生鲜禽销售市场的阳性率最高(36.84%,231/627)。鸡与其它禽类混养阳性率增高(28.91%,920/3 182)。采样部位为冰箱等生鲜禽存放器的阳性率最高(32.71%,105/321),其次是笼具(31.27%,491/1 570)。 期间报告3例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均为常规监测所发现。病例发病时间在冬季或夏季,均有活禽暴露史。 中山市涉禽环境中普遍存在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不同季节均有流行风险。生鲜上市设置独立屠宰区,禽类单独存养,注重冰箱、鸡笼等的消毒清洁,有助于提高防控效果。强化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