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肾脏是多种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药物经血液进入肾脏时,往往因滤过而被浓缩,使肾组织,尤其是肾小管内及其周围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肾实质特别是肾小管受损的概率大增.此外,肾小管细胞的高代谢活动,更增加了肾小管对药物损伤的易感性.药物对肾脏的损伤常常表现为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各种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损伤肾脏,肾脏受损的程度依赖于所接触药物的浓度、持续时间以及肾脏对药物的易感性和耐受性等.本文就肾脏药物性损伤的一般病理改变及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因子(TF)含量及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105例正常人(对照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中TF浓度.同时检测10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242、CA19-9含量;44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获得随访,比较TF阴性与阳性获随访者的生存率.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TF水平[(1.35±1.14)U/L]明显高于对照组[(0.17±0.15)U/L],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在Dukes分期中,D期T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期(P<0.05);TF敏感性(64%)优于肿瘤标志物CEA、CA242、CA199(P<0.01).44例获随访者中血清TF阳性结肠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TF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可能是对结直肠癌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一个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综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64例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吡柔比星40 mg/m2、5-FU 1000 mg/m2、羟喜树碱30 mg/m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综合治疗组)和62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对照组)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期)患者经治疗后的肿瘤复发/转移率、死亡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至随访截至日期,综合治疗组的无复发/转移率为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16%(2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转移死亡率为3.13%(2/64),低于对照组的16.13%(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非膀胱癌死亡率为10.94%(7/64),与对照组的12.90%(8/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降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不增加非癌性死亡风险,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功率绿激光分区切割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BPH 67例采用高功率绿激光系统,应用分区切割法行前列腺汽化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并发症、最大尿流率( Qmax )、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变化情况。结果6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永久性尿失禁。与手术前比较,前列腺体积缩小、IPSS评分降低、Qmax增加、PVR降低(P<0.01)。结论高功率绿激光分区切割法治疗BPH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泽仁口服液对弱精症大鼠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共80只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处死后检测其a级精子及精子活率(即a+b级),另70只用雷公藤多甙(GTW)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10只立即处死并检测其a级精子及精子活率,60只随机分为3组各20只,泽仁组用泽仁口服液灌胃、五子组用五子衍宗片灌胃、对照组予正常饮食不用任何药物,1个月后均处死并检测其a级精子及精子活率。结果:造模组a级精子及精子活率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泽仁组和五子组a级精子及精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泽仁组和五子组a级精子及精子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泽仁口服液能改善弱精症大鼠的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因子(TF)含量及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105例正常人(对照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中TF浓度.同时检测10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242、CA19-9含量;44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获得随访,比较TF阴性与阳性获随访者的生存率.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TF水平[(1.35±1.14)U/L]明显高于对照组[(0.17±0.15)U/L],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在Dukes分期中,D期T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期(P<0.05);TF敏感性(64%)优于肿瘤标志物CEA、CA242、CA199(P<0.01).44例获随访者中血清TF阳性结肠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TF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可能是对结直肠癌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一个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T1b期肾肿瘤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4年3月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31例T1b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35例T1a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31例T1b期患者中,除1例因切缘阳性改行后腹腔镜根治术外,其余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围手术期1例发生漏尿,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168例患者均采用保留膀胱治疗方法,分为三个治疗组:综合治疗组68例,术后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组48例,术后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术后仅采用膀胱灌注化疗。结果:观察期内,综合治疗组患者中92.6%(63/68)无复发及转移,2.9%(2/68)在术后6、13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中79.2%(38/48)无复发及转移,4.2%(2/48)在术后9、18个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死亡。膀胱灌注化疗组患者中44.2%(23/52)无复发及转移,15.4%(8/52)在术后10~96个月转移而死亡。三组疗效按复发率任何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癌性死亡率比较,综合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组分别与膀胱灌注化疗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手术+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少肿瘤复发、预防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40W高功率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 对89例BPH患者行高功率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并发症、最大尿流率、IPSS、前列腺体积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8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永久性尿失禁,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显著提高,前列腺体积缩小,IPSS评分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功率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IHT)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价。方法将72例同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37例)和单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3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变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改变、肿瘤控制率、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随访5~118个月,平均56个月,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比较,临床症状缓解率、前列腺体积差值、血清PSA〈0.2μg/L者所占比例及治疗后1年、3年、5年和8年的PSA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3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5年、8年的生存率和早期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方法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SA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降低放疗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优于单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