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中,比较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组与以多粘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ICU内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组和多粘菌素B联合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诊断、住院时间等基本信息,比较疗效指标,包括细菌清除率、28 d病死率等,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55 例,其中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组25例,多粘菌素B联合组30例,两组之间基本指标、细菌清除率、28 d病死率、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组住院时间长于多粘菌素B联合组[49.0(34.0,78.0)vs. 26.0(15.8,40.5),P=0.001),在抗生素联合应用方面较多粘菌素B联合组少。结论:与多粘菌素B相比,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临床治愈、细菌清除率方面效果相似,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增加了临床用药的选择,有助于减轻公共卫生事业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万古霉素在重症肺炎患者的肺组织渗透性进行探索,了解万古霉素在肺组织内分布情况,为研究万古霉素组织浓度与疗效相关性,制订更精准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间入住老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因肺部感染使用万古霉素,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且治疗期间需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患者。万古霉素0.5 g,q8h,持续静脉输注1 h。分别于用药3 d后,于给药间隔内进行一次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和同时期的血液样本,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同时使用尿素试剂盒对二者中尿素浓度进行测定,以获得灌洗液中药物浓度的稀释倍数,利用Renard公式计算药物在肺组织的渗透性,以渗透率表示。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60.94岁,平均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30.31分,主要诊断均为肺部感染,住院期间死亡2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用药后感染性指标中白细胞(WBC)计数和降钙素原(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操作平均分布在给药间隔内5个采血点,灌洗液回收率为38.83%,尿素在灌洗液中稀释倍数平均为37.34倍(17.8~79倍),肺泡上皮衬液中药物浓度为1.48~10.15μg·mL^-1,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为8.71~61.96μg·mL^-1,万古霉素在肺组织渗透率为23.12%。结论万古霉素对重症患者肺部渗透性较低,在血药浓度达标的情况下,感染部位抗菌药物的实际浓度可能并不能达到最佳靶值,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通过快速卫生技术评估,对泊沙康唑预防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实践与决策者提供最新的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各大卫生技术评估(HTA)网站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VIP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仅纳入泊沙康唑预防IFIs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HTA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及提取数据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文献,其中14篇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19篇为药物经济学研究,1篇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合并药物经济学研究。有效性评价显示泊沙康唑可减少血液恶性肿瘤患者IFIs发生率,显著优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防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优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预防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和感染相关死亡率。安全性评价显示泊沙康唑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经济性评价显示仅一项研究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第1次巩固化疗后使用氟康唑预防IFIs更具经济性,其余研究均显示在意愿支付阈值内泊沙康唑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结论:泊沙康唑预防血液恶性肿瘤患者IFIs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有必要开展更多泊沙康唑缓释片/注射剂安全性、有效性的头对头研究及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预防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后续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3年10月8日发表的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预防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使用2022版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CHEERS 2022)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模型结构及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纳入29篇文献,总体质量较好。研究视角包括卫生体系、支付方、全社会等,均采用了Markov模型;效果和效用值数据主要来自既往研究,成本主要测算了直接成本,贴现率为每年1.5%~5.0%,意愿支付阈值多设定为1~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健康产出指标大部分采用生存年和质量调整生命年;大部分研究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基础评价结果具有稳健性,主要影响因素为药品价格。大部分的中国研究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PCSK9抑制剂预防心血管疾...  相似文献   
5.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特效药物,一些药物可能在体外研究中有效,但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临床应用需谨慎。利巴韦林是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本文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对利巴韦林的抗病毒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体外研究、既往冠状病毒中的应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治疗药物监测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讨论热敏药物(冷链药物)从出厂到应用于病人的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提出防控措施,建立冷链温度信息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老年痴呆药物应用情况,结合指南评价目前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提高该类药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4家入网医院2012~2014年临床使用的老年痴呆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这一时间段南京地区老年痴呆药物总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脑代谢类药物和神经递质相关药物呈明显上升趋势,神经递质相关药物增幅明显。销售金额排名靠前从高到低的是银杏制剂、尼麦角林、乙酰谷酰胺,而DDDs排名靠前从高到低的是吡拉西坦(针)、乙酰谷酰胺、银杏制剂。结论:2012-2014年南京地区老年痴呆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临床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临床治疗中倾向于使用改善脑代谢类及抗氧化类药物,此类辅助用药使用频率较高。建议通过建立相关药物专项点评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使用,结合指南和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有效延缓疾病发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