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环孢素 A(Cs A)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官移植 ,是目前预防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最主要的免疫抑制剂。但是由于 Cs A的吸收和代谢在个体间差异很大 ,因而临床使用中的主要困难是难以确定一个合适的治疗范围 (治疗窗 ) ,产生最佳免疫抑制同时又不出现中毒。本文旨在探讨 Cs A的最佳谷浓度 ,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文统计 1996年 5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长海医院血液科行 Allo- PBSCT的 5 0例白血病患者的资料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4~ 5 1岁 ,平…  相似文献   
2.
中药制剂用于电疗是中西医结合、发展新医药学的一项探索途径。我院理疗科以外科、伤骨科病员较多(约90%左右),如腰背痠痛、软组织损伤、骨折后遗症、神经痛、软组织感染及创口不愈等。从1977年10月至78年12月,我院药剂科与理疗科协作,用“活血止痛”中药制剂,治疗55例常见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粒 )患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发病机理。方法 :分析 1996~ 2 0 0 2年长海医院收治初发慢粒 5 3例 ,其中男 37例 ,女 16例 ,中位年龄 31岁 ;疾病分布 :慢性期 4 0例 ,加速期 7例 ,急变期 6例 ;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细胞因子和 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本组慢粒合并 SIRS共 4 3例 ,占 81.1% ,其中慢性期为 75 % ,加速期和急变期均为 10 0 %。慢粒伴有 SIRS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及慢粒不伴 SIRS者 (P <0 .0 1) ,而 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者 (P <0 .0 1)。结论 :慢粒合并 SIRS发生率较高 ,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及 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 SITS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选择处于缓解期且上一疗程化疗后曾经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1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5 6例 ,分为 3组 ,分别在巩固化疗结束后 48h(A组 )、ANC <1.5× 10 9L-1(B组 )和ANC <0 .5× 10 9L-1(C组 )时使用G CSF ,当连续 2dANC >1.5× 10 9L-1L时停药。观察ANC变化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ANC <1.5× 10 9L-1的天数、恢复至≥ 1.5× 10 9L-1所需的天数以及G CSF的使用天数均少于其他两组 (均P <0 .0 1) ,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 ,感染的发生率也较其他两组明显低 (P <0 .0 1)。结论 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应早期使用G CSF。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肝脏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午后间歇性低热、盗汗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肝脏MAL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原发性肝脏MALT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本例患者在排除肝内结核和原发性肝癌的基础上,行经皮CT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查示:Ki-67增殖活性15%~20%,CD20、CD79a、Bcl-2和PaX-5阳性,CD5、CD10、CD3、CD7、CD23、CD43、MUM1及cyclinD1阴性。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 (典型的淋巴上皮病变)可确诊原发性肝脏MALT。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方案化疗6个疗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随访至2010-04-21已存活12个月。回顾性分析文献中49例原发性肝脏MALT,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2(36~85)岁,男∶女为0.91∶1。影像学检查以孤立性病变较多见,氟-18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显像-CT(18F-FDGPET-CT)扫描有助于对肝脏MALT淋巴瘤进行分期。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推荐在行手术治疗后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结论原发性肝脏MALT罕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结果和免疫表型特征,淋巴细胞IgH基因重排和染色体易位检测等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机体的免疫状态与恶性血液病的转归和预后有密切关系,而淋巴细胞绝对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代表患者的免疫状态,是影响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因素[1-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前较低的ALC状态预示患者生存期缩短[1],非霍奇金淋巴瘤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早期ALC的恢复对疾病预后的判断也有很大帮助[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巩固化疗对第1次形态学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阴性(CR1/MRD-)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在CR1/MRD-状态下接受allo-HSCT的155例中/高危AML(不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55例患者中,102例获得CR1/MRD-后接受移植前巩固化疗(巩固组),53例获得CR1/MRD-后直接行allo-HSCT(非巩固组),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39(18~56)岁、38(19~67)岁。巩固组、非巩固组移植后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3±7.5)%、(62.2±6.9)%(P=0.919),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0±8.9)%、(61.6±7.0)%(P=0.936),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1.9±5.4)%、(18.3±6.0)%(P=0.942),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22.4±4.3)%、(28.4±6.5)%(P=0.464)。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是否接受巩固化疗及其疗程(<2个/≥2个)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中/高危AML患者可在获得CR1/MRD-后直接进行allo-HSCT。  相似文献   
8.
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s2O3诱导加杀伤,交替治疗完全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选择根据FAB分型.确诊APL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3~64岁,中位年龄30.15岁。M3a(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型)33例,M3b(急性早幼粒白血病b型)19例。52例均采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后.首选方案交替应用后插入一个二线药物组成的方案,再交替应用首选方案一个疗程后,再插入另一个二线药物组成的方案,最后再使用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方隶。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常在治疗中出现DIC而导致患者迅速死亡。而As2O3可通过谤导APL细胞分化.凋亡及杀灭、抑制APL细胞增殖等综合机制产生作用。降低DIC发生率和APL死亡率。结论 用As2O3诱导治疗APL,取得了相当高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FLAG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方法 23例难治性ANLL患者采用FLAG方案治疗,氟达拉滨(Flud) 25 ~ 30 mg·m-2·d-1(50 mg/d),第1天至第5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Ara-C)0.5 ~ 2 g·m-2·d-1第1天至第5天,静脉滴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 μg/d,第0天至第5天或至中性粒细胞(ANC)计数≥0.5×109/L,皮下注射,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上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73.91 %(17例),1个疗程CR率为52.17 %(12例),总的CR率为65.22 %(15例)。初发难治CR率85.71 %;晚期复发CR率87.5 %。结论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NLL总体疗效较为满意,尤其对于初发难治和晚期复发患者,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是治疗难治性白血病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93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观察用As2O3方案(45例)和用ATRA方案(48例)治疗APL的缓解率,无病生存期及其毒副作用。结果三氧化二砷(As2O3)组共45人,共有41例获CR,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1.1%,5年后死亡29人,生存16人,存活率为35.6%;平均生存时间为46.80月,标准误为2.03,95%可信区间为42.83~50.77月。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共48人,共有43例获CR,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9.6%,5年后死亡32人,生存16人,存活率为33.3%;平均生存时间为46.48月,标准误为2.00,95%可信区间为42.56~50.40月。两组缓解率及无病生存期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As2O3治疗剂量的毒副作用小,均为可逆性。结论As2O3能诱导细胞凋亡,与ATRA无交叉耐药性,对治疗APL有良好疗效,且应用安全的一种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