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异丙酚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从而保护脑缺血神经元耐受缺血性损伤。但是,异丙酚抗凋亡作用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研究。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缺血组(9只)、异丙酚组(9只)和假手术对照组(5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丙酚组再灌注开始后立即静脉输注异丙酚1.5mL/h,持续30min。每组取5只大鼠于再灌注24h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缺血组和异丙酚组各取4只大鼠,利用基因芯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凋亡率和坏死率。②基因芯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异丙酚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和坏死率[(7.01&;#177;0.79)%和(12.80&;#177;0.92)%]较缺血组[(10.89&;#177;0.80)%和(16.67&;#177;1.04)%]明显降低(P&;lt;0.01)。与缺血组比较,异丙酚组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D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结论:异丙酚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AF1,D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于脑损伤继发的神经功能缺失和记忆、智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0例颅脑损伤和颅脑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奥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吡拉西坦)。以N IH SS计分评定神经功能缺失,以M M SE计分评定记忆与智能障碍,并比较两组的GCS计分,分析比较它们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以了解其安全性。结果奥拉西坦对NIH SS和M M SE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吡拉西坦,对GCS的改善二者没有明显差异。两组间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均可以改善脑损伤继发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但前者优于后者,对改善G CS二者相当,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术前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不同的分流管,在显微镜下完成囊腔内的置管过程.结果 颅内蛛网膜囊肿颞窝的发生率为60.6%,1年内手术有效率为97.2%,术后分流管阻塞率为1.7%,术后感染率为1.1%.结论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单、对脑组织干扰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影响颅内动脉瘤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41例开颅治疗的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手术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人院Hunt和Hess分级为3或4级、后循环动脉瘤、年龄>60岁、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直径>15mm、术前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均提示为手术后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 动脉瘤的手术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明确影响动脉瘤手术预后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异丙酚可能具有抗凋亡作用,从而保护脑缺血神经元耐受缺血性损伤.但是,异丙酚抗凋亡作用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研究.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缺血组(9只)、异丙酚组(9只)和假手术对照组(5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丙酚组再灌注开始后立即静脉输注异丙酚1.5 mL/h,持续30 mino每组取5只大鼠于再灌注24 h取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缺血组和异丙酚组各取4只大鼠,利用基因芯片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凋亡率和坏死率.②基因芯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异丙酚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和坏死率[(7.01±0.79)%和(12.80±0.92)%]较缺血组[(10.89±0.80)%和(16.67±1.04)%]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组比较,异丙酚组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 1,PAF1)、D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结论异丙酚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AF1,EFT和STM-2三个凋亡相关基因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