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在蠕虫保护性免疫及其Th2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巴西日圆线虫第3期幼虫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当天、感染后第3、7d分别腹腔注射大鼠抗CD80和/或抗CD86单克隆抗体,以阻断协同刺激信号。在感染当天,感染后第7、14d,计数小鼠外周血液的嗜酸性粒细胞,于感染后第14d计数小肠绒毛嗜酸性粒细胞;采用WatanabeN法测定IgE。结果:联合应用抗CD80和抗CD86两种单克隆抗体可导致成虫产卵量明显增加,成虫数量显著增多及排虫时间延迟。同时两种单克隆抗体也完全抑制了外周血液及小肠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并部分抑制了IgE水平的升高。而单独应用抗CD80或抗CD86McAb对保护性免疫及Th2型免疫应答反应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蠕虫保护性免疫和Th2型免疫应答反应中,T细胞的活化需要CD80和CD86两种共刺激分子的参与;而CD80或CD86单一刺激分子即可提供足够的共刺激信号。研究提示,人为调控CD80和CD86共刺激分子可能有助于对蠕虫病及Th2型免疫应答所介导的其它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P30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含阳性重组子pBV220-P30的工程菌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0-P300重组质粒;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显示表达P30非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29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BV220-P30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非融合蛋白.对弓形虫病基因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轮状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临床腹泻样本。方法:使用Taqman探针技术,建立轮状病毒VP6特异的荧光定量RT-PCR体系。与WHO推荐的轮状病毒检测方法ELISA平行检测,对该体系的检测范围、灵敏度、特异性等参数进行评价。并将该体系用于临床腹泻样本。结果:该荧光定量RT-PCR体系具有高度灵敏度和特异性,线性范围宽,最低可检出1TCID50/ml。对113份临床腹泻样本的平行检测结果显示,该荧光定量RT-PCR体系与ELIS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5),可同样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论:成功建立了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体系,该体系灵敏、特异、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P22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表达融合蛋白及研制核酸疫苗做准备。方法 用弓形虫RH株腹腔接种小鼠,收集腹水,酚/氯仿法抽提弓形虫基因组DNA;用PCR技术从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表而抗原P30、P22的基因片段,分别重组入pMD18T载体中。将pMD18-T载体中的P30、P22基因片段分别酶切,定向克隆入pUC18克隆载体中,pUC18-P30-P22中的P30P22片段经酶切、纯化后,亚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用酶切、PCR及测序的方法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 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P30及P22片段;大小均与预测值相符;克隆pUC18-P30P22重组质粒的酶切片段分别与P30、P22基冈大小一敛:经亚克隆、筛选鉴定获得了pcDNA3.1-P30-P22重组质粒,所测P30、P22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弓形虫pUC8-P30P21重组质粒和pcDNA3.1-P30-P22重组质粒,为研制弓形虫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藏胞牛带绦虫感染的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胞牛带绦虫感染的诊治研究李瑛禹卉古钦民韩玉敏代高升黄勇何深一郭淑玲袁方曙山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济南250012)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又称牛肉绦虫、肥胖带绦虫或无钩绦虫。在我国古医书中称为白虫或寸白虫,呈世界性分布,我国20...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并表达刚地弓形虫RH株14-3-3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弓形虫14-3-3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预测。以弓形虫RH株总RNA为模板,逆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构建重组质粒pcDNA3.0/14-3-3,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法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根据14-3-3蛋白基因片段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预测,该蛋白分子为酸性可溶性蛋白,主要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存在,有5个氨基酸保守序列区。RT-PCR的扩增产物约为800 bp,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14-3-3插入片段经测序,片段长度为801 bp,与GenBank中刚地弓形虫14-3-3蛋白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B012775.1)同源性为99%。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在转染pcDNA3.0/14-3-3的细胞中,有14-3-3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0 000,且表达量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和未转染的细胞。结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14-3-3,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基(LTB)对弓形虫速殖子SAG1-ROP2复合基因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G1-ROP2和pEASY-E1-LTB。BALB/c小鼠88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用PBS(A组)、pcDNA3.1空质粒(B组)、pcDNA3.1-SAG1-ROP2质粒(C组),以及pcDNA3.1-SAG1-ROP2质粒和pEASY-E1-LTB质粒(D组)进行滴鼻免疫,每种质粒20μg/(只·次)。每组小鼠随机抽取15只,每周免疫1次,共4次,末次免疫后2周,测定其血清IgG和IgA抗体水平,气管和小肠黏膜冲洗液分泌型IgA(sIgA)水平,以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每组中余7只小鼠,每周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4周,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接种感染(1×103/鼠),观察比较各组生存时间。结果成功构建pEASY-E1-LTB重组表达质粒。D组小鼠血清IgG(0.626±0.100)和IgA抗体水平(1.086±0.138),气管和小肠黏膜冲洗液sIgA水平(0.886±0.164),以及细胞因子IFN-γ[(2017±266)pg/ml]和IL-4水平[(203±31)pg/ml]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A、B、C和D组小鼠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4、6和10d,D组的生存时间长于其他各组(均P0.05)。结论LTB能明显增强弓形虫速殖子SAG1-ROP2复合基因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Toxoplasma gondii is a world-wide parasitic protozoan which invades and resides in all warm-blooded animals. It is a transmissible source of infection to human. Whereas toxoplasmosis is generally asymptomatic in immunocompetent individuals, reactivation of chronic toxoplasmosis or primary infection can lead to sever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immune deficiency, especially HIV suffers, and patients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operations. Infections in pregnancy women may lead to dramatic sequences such as abortion, dead-born, or malformation.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为科研人员学习和研究寄生虫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关寄生虫学的专业网站、期刊的网站很多,该文对其中的一些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某些昆虫的前肠通常可见食窦甲和咽甲,它们的形态在分类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某些蚊和蚋的甲齿可作为抵抗丝虫感染的第一道防线[1-3]。蚊媒甲齿的有无与强弱关系到幼丝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情况。本文旨在观察国内常见蚊媒甲齿对马来微丝蚴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丝虫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