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目的 制备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基因(SCN1b)条件性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方法 将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的编码序列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CMV-loxp-lacZ-stop-loxp-IRES-eGFP中;应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好的目的载体注入供卵小鼠受精卵核中,移植受精卵入假孕雌鼠输卵管;经PCR检测阳性的后代小鼠即为原代小鼠,通过后代小鼠X-gal染色鉴定目的基因在原代小鼠的整合部位. 结果 共获得13只仔鼠,其中3只为目的基因表达阳性的原代小鼠,其中1只原代小鼠的背根神经节(DRG)细胞X-gal染色呈阳性. 结论 成功制备在DRG条件性过表达SCN1b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在痛觉调控中的功能提供了工具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猕猴内源信号视觉光学成像强度的影响。方法 6只猕猴分为硫喷妥钠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只。15 mg/kg氯胺酮肌肉注射麻醉诱导,硫喷妥钠组以1.5 mg/(kg·h)硫喷妥钠、0.15 mg/(kg·h)维库溴铵、1%~2%异氟醚、0.5~2 L/min氧化亚氮和1~2 L/min氧气维持麻醉,异丙酚组以5 mg/(kg·h)异丙酚、0.15 mg/(kg·h)维库溴铵、1%~2%异氟醚、0.5~2 L/min氧化亚氮和1~2 L/min氧气维持麻醉,监测各猕猴的生命体征;给予猕猴正弦光栅视觉信号刺激,刺激方向为0°和90°,收集猕猴视觉皮层图像信号,分析图像反应区平均强度。结果 两组猕猴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及图像反应区平均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喷妥钠与异丙酚内源信号光学成像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猕猴视觉光学成像的麻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猕猴视觉光学成像的长期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方法 选用15 mg/kg氯胺酮肌内注射麻醉诱导,应用1.5 mg· kg-1·h-1硫喷妥钠、0.15 mg·kg-1·h-1维库溴铵、体积分数为0.01 ~0.03的异氟烷、0.5~2 L/min氧化亚氮、1~2 L/min氧气和0.4 mg·kg-1·h-1地塞米松麻醉维持,给予猕猴正弦光栅视觉信号刺激,刺激方向为0和90°,时间频率为6 Hz,空间频率为1.5周/°,刺激4 s,对照1 s,间歇12s,共64个循环.在此过程中检测猕猴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收集猕猴视觉皮层图像信号并应用matlab程序把图像信号转换为代表图像强度的数字矩阵.结果 实验共使用8只猕猴,实验过程中平均心率为(143.8±15.2)次/min,平均呼吸频率为(33.5±2.3)次/min,平均体温为(37.9±0.2)℃,平均SpO2为(96.3±1.7)%,平均petCO2为(30.1±2.0) mmHg(1 mmHg=0.133 kPa),能较好地维持猕猴的麻醉状态,并得到满意的视觉光学成像结果.结论 选用此麻醉用药及用量能较好地实施麻醉及维持麻醉,并能得到很好的内源性成像信号.  相似文献   
5.
Cre/Loxp系统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转基因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生物体性状可遗传的修饰。转基因技术推动了从分子水平了解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研究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的发展。国内外在动物转基因技术方面均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小鼠转基因研究方面成就最大、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应用Cre/Loxp系统对小鼠进行基因的敲除、激活、倒转和易位等。  相似文献   
6.
摘要:临床药师参与1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颅内和肺部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感染患者的治疗,根据脑脊液和痰培养CRE药敏结果、临床相关指南以及抗菌药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推荐选用多黏菌素B静脉+鞘内注射联合磷霉素治疗颅内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感染,基于3次多黏菌素B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估算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ss),调整多黏菌素B单次给药剂量。同时针对肺部感染进行目标治疗,结合病情变化,优化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及时评估疗效和用药疗程,关注肾功能、血钠水平变化以及神经系统反应,最终控制了颅内和肺部感染,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机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主要由外周或中枢神经感染、创伤、压迫、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的难治性疼痛[1].目前已证实,感觉神经元的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涉及钠通道阻断的药物,如抗惊厥剂、抗心律失常剂、局部麻醉药等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制备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基因(SCN1b)条件性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方法将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p,亚基的编码序列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CMV—loxp—lacZ-stop—loxp—IRES—eGFP中;应用显微注射法将构建好的目的载体注入供卵小鼠受精卵核中,移植受精卵入假孕雌鼠输卵管;经PCR检测阳性的后代小鼠即为原代小鼠,通过后代小鼠X—gal染色鉴定目的基因在原代小鼠的整合部位。结果共获得13只仔鼠,其中3只为目的基因表达阳性的原代小鼠,其中1只原代小鼠的背根神经节(DRG)细胞X-gal染色呈阳性。结论成功制备在DRG条件性过表达SCN1b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1亚基在痛觉调控中的功能提供了工具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