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性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移植至裸鼠皮下的人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将烧伤患者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移植到裸鼠背部皮下,动物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bFGF组,胶原酶组, FGF 胶原酶组和玻璃酸钠组,瘢痕块移植后2周分别用上述不同药物局部注射至瘢痕内共3次,每次间隔3d,后观察疤痕大小的1/2-1/3且软,能使粗大密集的胶原束变松散成团,其结构大部分消失,bFGF 胶原酶组所移植的瘢痕组织块有2/3消失,结论:增生性瘢痕局部应用bFGF可以降低瘢痕胶原,瘢痕中粗大的胶原束结构大部分消失。  相似文献   
2.
3.
陶克  丁国斌  王洪涛  陈璧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97-100,i0006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皮肤标本新的保存方法。 方法:实验于2004-05-01/2-3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分别取流产胎儿头部及躯干部全层皮片(家属知情同意),按照标本保存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4℃保存2h)、冻存1组(-196℃液氮保存1周组)、冻存2组(-196℃液氮保存1个月组)和冻存3组(-196℃液氮保存6个月组)。采用抗冻液4℃下预处理20min后直接快速置于-196℃液氮中的玻璃化冻存方法进行冻存。②分别进行胎儿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乳头细胞的原代培养,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采用锥虫蓝染色法、四唑盐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培养的第2代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乳头细胞的活力。 结果:①与常规组同种细胞相比,冻存1组、冻存2组和冻存3组的胎儿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乳头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基本相同。②与常规组相比,冻存1组、冻存2组和冻存3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乳头细胞活细胞率、细胞存活率及克隆形成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利用液氮玻璃化保存用于细胞培养的皮肤标本不会影响细胞活力,是保持组织活性的一种有价值的组织标本保存方法,对组织工程皮肤的建立,乃至构建组织细胞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国斌 《中外医疗》2022,41(2):115-118
目的 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伊伐布雷定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n=55)与联合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观察组(n=55),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心搏出量(SV)、心输...  相似文献   
5.
作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并与未用氯吡格雷组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国斌  陈璧  汤朝武 《医学争鸣》2001,22(20):1846-1848
目的 研究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作用效应。方法 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主要有丝分裂原建立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系,MTT法测定熊果苷对黑素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酪氨酸酶活性,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并与曲酸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结果比较。结果 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可显减少黑素生成量,对黑素细胞活力影响很小。结论 熊果苷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显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很低。  相似文献   
7.
海战及登陆作战中 ,火器伤伤口可能合并不同程度的海水浸泡。海水中细菌可多达 15 0 0多种 ,伤口被浸泡后细菌感染率增加达 5 3.3% ,其浸泡时间越长发生率愈高[1 ] 。本实验采用天然海水浸泡兔肢体火器伤为实验模型 ,采用强力抗菌的安信纳米烧 (烫 )伤敷料 (安信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进行实验治疗 ,观察海水浸泡火器伤伤道感染及愈合情况 ,为战时救治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模型制作 :采用健康家兔 19只 ,体重 2 .5~ 3.5kg ,雌雄不拘 ,分笼饲养 ,自由进食。实验前两后肢脱毛 ,在乙醚麻醉下固定于特制木板上 ,竖放于靶墙 ,用 5 .5 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T波倒置和(或)ST段回落指标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意义.方法 ST段抬高AMI患者86例,均接受再灌注治疗;ECG监测T波、ST段变化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重构(LVRM),临床观察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半年内心功能及病死率;以ECG早期T波倒置和(或)ST段回落分组,对比分析两项指标单用与联用判断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单用ECG早期T波倒置或ST段回落指标对LVRM、心衰、病死率等判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无明显差异(P<O.05),但两项指标联用时敏感度、约登指数均明显提高.结论 联用ECG早期T波倒置和ST段回落两项指标较单用能提高对AMI预后的预测,有助于临床干预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治愈特大面积烧伤合并高钠血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 ,2 7岁 ,氮氢混合气体爆炸时被火焰烧伤。伤后即在当地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气管切开、双侧胸廓焦痂切开减张。伤后 76h转入本院。查体 :体温 3 8℃ ,心率 160次 /min ,呼吸 2 2次 /min ,血压 90 / 45mmHg(1mmHg =0 .13 3kPa)。意识清醒 ,时有颤抖 ,鼻毛烧焦 ,鼻腔有陈旧性血痂 ,双肺呼吸音粗糙 ,未闻及干、湿性音。脐两侧系腰带处及双足趾约 0 .5 %TBSA皮肤未被烧伤 ,但腰部正常皮肤边缘轻度红肿 ,其余体表均为烧伤创面 ,大部分创面呈皮革样改变 ,四肢可见树枝状的栓塞静脉。查血 :白细胞 9.6× 10 9/L ,中…  相似文献   
10.
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基因转染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探讨人胎儿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以及作为体外基因转染靶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Ⅳ型胶原快速贴附法分离人胎儿表皮干细胞,以人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配制表皮干细胞培养基,通过角蛋白19(K19)和整合素β1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周期分析及克隆形成率测定,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采用脂质体介导法,以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FG165)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cDNA3.1/VEGF165)转染培养细胞;采用病毒载体介导法,以含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GFP)转染培养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转染效果。结果:人胎儿表皮干细胞呈明显克隆性生长、克隆形成率高,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基底层角质细胞,K19和整合素β1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pcDNA3.1/VEGF165转染的表皮干细胞VEGF16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raav/GFP转染的表皮干细胞呈现强荧光。结论:利用Ⅳ型胶原快速贴附法及人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可初步实现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以质体为介导或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进行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基因转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