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阐明17β-E2介导GPR30/AMPK/m TOR通路调节MC3T3-E1成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17β-E2处理细胞,并按照分组选择性应用G15(GPR30抑制剂)或Compound C(AMPK抑制剂)。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与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MC3T3-E1细胞内GPR30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进一步观察GPR30在MC3T3-E1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Tom20、Hsp60以及信号通路蛋白AMPK、m TOR的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小体的形成情况。结果 (1)GPR30在MC3T3-E1细胞中存在内源性表达,17β-E2能提高MC3T3-E1细胞中GPR30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当雌二醇浓度为10-7mol/L时促进作用最强。GPR30特异性抑制剂G15可以阻断17β-E2对GPR30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2)17β-E2能提高MC3T3-E1细胞内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Tom20、Hsp60的表达水平,GPR30特异性抑制剂G15可以阻断17β-E2对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7β-E2能促进MC3T3-E1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小体的生成。(4)17β-E2能增加MC3T3-E1细胞中信号通路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降低信号通路下游分子m 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给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后,信号通路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 17β-E2能够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内GPR30的表达,并且能通过作用于GPR30来激活细胞内AMPK/m TOR信号通路,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  相似文献   
2.
左肩胛骨巨大骨软骨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男 32岁,5年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左肩胛骨处有一核桃大小肿块,质硬,不活动,不疼,以后逐渐长大。体检:一般情况好,左肩胛骨上外侧可见一肿块,大小约14cm×12cm×4cm,基底宽,质硬,表面凹凸不平,不活动,无压疼,表面皮肤无改变,活动左上肢时,肿块随之运动。左肩胛骨正位和切线位X线片示:左肩胛骨下端类圆形肿块,大小约9cm×12cm,周边呈菜花样,其内有大量斑点状和大小不等的环形钙化阴影(附图),X线拟诊意见,左肩胛骨下端巨大骨软骨瘤,考虑有恶变。手术见左肩胛骨下角处有一大小约12cm×1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本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2(25~57)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诊断5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3例,其中2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2例采用动力髋(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1例合并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解剖板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3~35 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病人漏诊率27.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年,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恢复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 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张锡平  袁仕炜  曾伟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75-2376
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是指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以至于几乎掩盖了作为肿瘤本质的肉瘤成分,形成类似骨巨细胞瘤的组织学图像。骨肉瘤中约有25%的病例伴有破骨细胞样细胞出现,但真正以大量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出现骨巨细胞瘤样组织像的并不多见。此类骨肉瘤有大量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出现,无论在X线片上还是在组织学上极易误诊为骨巨细胞瘤。作者诊治一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以胫后动脉发出的最低点穿支为蒂,沿隐神经-大隐静脉轴线切取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踝部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3~75岁,平均29岁,皮瓣面积为4 cm×5 cm~9 cm×16 cm,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的过敏性及病理特征,深入研究其对蟑螂变应原的反应.方法:对全市6家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儿科的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384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蟑螂抗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抗原的反应性的相关性是显著的,其与阳性也是显著相关的(P<0.001),其阳性比率为31.43%,成人阳性比率为29.97%,儿童阳性比率为24.23%,男性阳性比率为34.56%,女性阳性比率为27.42%.结论:蟑螂是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之一,一般成人的阳性比率比儿童高,男性比女性高.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3岁,右小腿肿胀,活动受限10余年。查体:右下肢较健侧长2厘米,增粗2厘米。右膝关节周围有3个小指头大小之血管痣,右下肢外侧有异常曲张静脉。首先给予患肢动脉造影排除了先天性动静脉瘘;又做了静脉顺行造影发现股浅静脉有双支畸形,有腰—足型下肢外侧曲张静脉畸形存在,该静脉与深静脉间有多条交通支相连;最后又做了经皮腘静脉穿刺插管造影发观股浅静脉下段明显狭窄,腰——足静脉有曲张交通支与其相连,临床确诊为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浅静脉下段探查术。术中发现右股浅静脉在内收肌管处受压,该段静脉长约10厘米,直径约3毫米,此段上下端静脉直径皆为8毫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通常因常规电解质筛查时发现血钙浓度异常升高被诊断,或出现高钙血症继发的症状而被发现。该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女性,且合并病理性骨折,发病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上极易漏诊。本文报告1例24岁年轻女性无症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左胫腓骨病理性骨折患者,既往有低能量肱骨骨折、高钙血症等病史,因未完善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腺彩超、CT、ECT等相关诊断性检查,以至漏诊,庆幸的是该患者保守治疗后肱骨骨折骨性愈合。本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予以骨科手术及切除病变侧甲状旁腺后恢复良好。因此,对于年轻患者因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应高度怀疑是否存在骨代谢方面疾病,避免漏诊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等离子刀与机械刨削在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等离子刀治疗组29例,记为观察组。机械刨削治疗组28例,记为对照组。7~36个月随访中,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的RA分期,RA分期处于Ⅰ期和Ⅱ期,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而对于Ⅲ期的病人,两组无明显的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是Ⅰ期和Ⅱ期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应力性骨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13年8月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218例及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9例的疗效及术后并发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末次随访按Karlsson标准评定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 307例患者:优256例,良32例,差19例,优良率为93.81%。术后9例(2.93%)出现锁骨钩钢板最内侧螺钉处锁骨应力性骨折,其中术后3个月内出现应力性骨折3例(0.97%),术后3~6月内出现4例(1.30%),2例(0.65%)在术后12个月行内固定取出时出现锁骨钩钢板最内侧螺钉处骨折。结论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内侧端应力集中是并发应力性骨折主要原因。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合适使用内固定,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可降低术后应力性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