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肠道细菌移位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感染的来源和规律。方法;采用大鼠制成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分别于24和72小时取胰腺组织及盲肠,肠系膜淋巴结,胆汁,血液作细菌学培养和病理检查评分。结果:实验组胰腺病变严重而对照组无明显病变;实验组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高,大多为肠道细菌。  相似文献   
2.
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超低位保肛手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直肠恶性肿瘤的超低位保肛手术。方法对8例瘤灶下缘距离齿状线小于或等于2cm的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6例患者首先进行术前放疗化疗使肿瘤明显缩小。手术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和(或)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达到肛管直肠肌环上缘,相当于齿状线(直肠肛管交界处)水平。如果癌下缘远侧正常肠管长度仍小于2cm,可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充分显露肿瘤部位,在直肠癌向下侵犯最低侧所在的1/2象限,于癌灶下缘2cm处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肛管全层,然后沿外括约肌环向上游离,切除癌侧部分齿状线,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在没有癌灶或癌侵犯较高的一侧,则沿齿状线上缘切断直肠。游离横结肠脾区并在降结肠远切端作长5cm的“J”形结肠储袋,将结肠储袋向下脱出至肛管断端,与癌灶侧肛管、癌灶对侧的齿状线用3-0可吸收线间断手工缝合。结果在遵守根治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本方法成功地为8例直肠超低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保肛手术,部分切除齿状线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Dixon手术患者近似。结论在直肠全系膜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的基础上,尤其在术前放疗化疗的基础上,切除部分齿状线和肛管全层的保留肛门的手术方法可达到根治要求并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3.
开展腹腔镜外科的一些问题黄筵庭腹腔镜诊断技术已用于临床多年,但在我国引进腹腔镜手术技术还只有近3年。作为一种新技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发展之快令人瞩目。虽然在各专科的发展并不平衡,但有的手术,比如胆囊切除术,自1991年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全国已累积达...  相似文献   
4.
胆石症常与其它疾患有关,某些非胆道手术,术后易发生胆石。1952年美国Lieber 根据29,779例尸解资料统计,胆石症发病率为11.6%。而糖尿病患者中却高达30.2%,同时发现急性胰腺炎、门脉性肝硬变、消化性溃疡病、恶性贫血和老年女性结核病患者合并胆石的机率均明显增加.以后又有大量临床资料证实,末端回肠切除术后、胃手术后胆石症的发病率增加。1973年Merendino 和Msahas 报告39例修复性心瓣膜置换手术后,随诊平均39个月,其中有12例胆囊造影证实有胆囊结石。较未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的对照组高两倍。近年在外科领域广泛应用的全胃肠道外营养(TPN),也被证实会促使胆石的发生。为此,Rosly、高木等提出对TPN 患者有必要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5.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 (pancreaticsinistralportalhypertension ,PSPH)又名左侧门脉高压症 ,主要由于胰腺疾病所致孤立性脾静脉血栓形成或脾静脉梗阻 ,导致脾静脉压力增高 ,临床表现为脾大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 ,1970年由Sutton最早描述此病。本病常见病因为慢性胰腺炎及胰体尾恶性肿瘤 ,后者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我们近来收治 2例胰体尾恶性肿瘤合并左侧门脉高压症病人 ,结合诊治经过及文献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病例 1:女 ,5 1岁。主因间断黑便3年余 ,加重伴呕血 4d于 1998年 2月 19日收入院。既往无肝炎、肝硬化。入院查体右下腹轻…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中急性消化道出血更为常见,因发病较急,出血量大,有一定死亡率。由于多种消化道内外科疾病均可发生出血,不少以出血为其主要症状,甚至是首发症状,对造成出血的病因迅速做出确切诊断有时十分困难,处理尤为棘手,所以是临床上很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原因不明呕血病人的紧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血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一种严重状态。原因明确的呕血,虽然处理有时也有一定困难,但只不过是选择何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人最为合适,而原因不明的呕血则同时存在判断出血的部位,诊断出血的原因和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等问题。由于原因不明,又常使止血措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处理上更为困难。关于原因不明的涵义,从广义上讲,如病人既往无明显的腹部或消化道症状,没有任何对诊断有意义的特殊检查依据,出血前又无可供参考的现病史,均属原因不明之列。从狭义上讲,原因不明是指根据病史、体检及各种有价值的特殊检查资料,排除了一些造成呕血的常见疾病,但仍未能明确呕血原因者。值  相似文献   
8.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炎)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炎症性肠病,我国报道不多。主要是对此病的认识仍不足,诊断不易明确,手术病死率高,併发症较多,治疗效果不够满意,值得探讨。本文分析51例住院患者,着重研讨与外科治疗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食道静脉曲胀大出血,近年来采用了紧急分流手术,治疗效果甚为满意,本院自1960年至1962年的11例紧急分流手术(脾肾与门腔分流术),疗效都很满意,但已施行脾切除术或分流术而有门脉栓塞者,则分流术难以进  相似文献   
10.
动物痔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制作动物痔模型,找到理想的制作方法。方法 选用健康家兔21只(其中1只死亡),分成2个组,肛门操作组6只,静脉结扎组15只。采取单纯缝合与开腹缝合的方法。结果 1周内黏膜充血、水肿逐渐加重,肉眼可见外翻肛垫逐渐呈现红色。病理结果:黏膜下血管(以静脉为主)扩张。在2~4周时扩张比较明显,痔样改变比较突出,暗红色痔样表现,病理结果: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增粗扩张,其中1只呈团状痔样改变。结论 制作痔模型的几种方法,均能制作出痔样改变的模型,但保留时间不长,约4周左右,此后逐渐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