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胆道口(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在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34只成年雄性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胆固醇结石组(24只)和对照组(10只),其中胆固醇结石组(按被处死的时间,分为4个亚组,各6只)给予致石饮食,3、6、9、12周后对两组行胆道口括约肌测压并检测肌电活动。 结果胆固醇结石组3、6、9、12周的发生率分别为0、16.7%、16.7%、83.3%。肌电活动的频率在3周组和6周组减小(均P < 0.05),肌电活动幅度在9周组和12周组明显降低[从(146.44 ± 81.09) μV分别降至(68.18 ± 49.58) μV和(40.60 ±45.03) μV, P <0.05]。胆道口括约肌收缩频率在6周组和9周组明显减小(P < 0.05)。胆道口括约肌基础压及胆总管压在12周组明显升高[从(25.19 ± 7.77) mmHg至(52.38 ± 12.84) mmHg,(22.35 ± 7.60) mmHg至(50.11 ± 12.59) mmHg,均P < 0.01]。 结论致胆固醇结石饮食能诱发胆道口括约肌功能紊乱,其张力增加、活动性下降。胆道口括约肌运动功能紊乱是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时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A组,术后1~5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8 mL/(kg.d);B组,术后1~5 d腹腔注射氟尿嘧啶20 mg/(kg.d);C组,术前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PA-MSHA 0.5 mL/次,隔日一次,直至实验结束,术后腹腔化疗方法同B组。术后第7和14天检测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吻合口漏发生率、血淋巴细胞计数、吻合口破裂压力(ABP)、吻合口羟脯氨酸含量(HYP)和吻合口病理组织学指标。结果 B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0.0%,其他两组均为0(P<0.05);术后第7天,B组血淋巴细胞计数、ABP、HYP、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术后第14天,除C组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外,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PA-MSHA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促进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情况时结肠吻合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益气汤辅助化疗对大肠癌患者手术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学证实大肠癌的初治住院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对照组予FOLFOX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5 mg/m2,第1d用;甲酰四氢叶酸200 mg/m2·d,5-氟尿嘧啶400 mg/m2·d联用5d静滴,每21天重复1周期),治疗组予FOLFOX化疗方案联合扶正益气汤。2个周期后抽取外周血,测定Treg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根据治疗前后Karuafsry计分值做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组Treg测定值较对照组面明显降低,毒副反应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扶正益气汤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增强化疗效果,不但起到联合抗肿瘤作用,还能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防治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9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9例,所有手术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术前准备、预防用药及术后护理。A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换药;B组作为研究组,术后第2天切口换药时用无齿镊子在两针间轻轻将切口撑开,用棉棒或纱布拭净切口里面的渗液。术后第8天拆线,并随访1个月,观察切口感染的情况、愈合时间、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作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A组发生感染22例(占22%),B组感染6例(占6%),且A组感染严重程度较B组突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8.00±1.42)、(9.00±2.5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撑开法换药可有效降低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本组病例32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46岁,单侧股骨头坏死20例,双侧1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量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骨盆MRI扫描图像数据,分析影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难易程度的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确诊为直肠癌且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行盆腔MRI检查。分析患者的MRI测量指标、人口及临床指标、手术难度指标。MRI测量指标包括入口前后径、入口横径、出口前后径、出口横径、中骨盆平面横径、骶骨长度、骶骨深度;人口及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BMI、肿瘤最大径、肿瘤MRI分期、病理分期、环周切缘阳性情况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手术难度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RI测量指标、人口及临床指标与手术难度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术中出血量相关(P<0.05),入口横径、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骶骨深度与手术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口横径、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是影响手术时间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骨盆MRI参数中,入口横径越小、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大结肠部分切除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只,均行结肠部分切除再吻合术.A:模型对照组;B: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皮下注射)组;C:5-Fu(皮下注射)组.术后10d检测围手术期死亡率、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吻合口组织的病理学形态.结果 各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吻合口组织的炎性细胞分布及淋巴系统的超显微结构均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提高机体免疫状态,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减少围手术期死亡率,有望成为围手术期患者良好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铜绿假单胞菌(PA)注射液与5-Fu腹腔化疗对大鼠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A皮下注射组)、PA注射液皮下注射+术中腹腔喷洒组(皮下注射+腹腔喷洒组)、5-Fu腹腔化疗组(5-Fu组),每组10只,均行结肠部分切除再吻合术。术后7 d检测吻合口的破裂压、病理学形态、胶原纤维含量、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PA皮下注射组和PA皮下注射+腹腔喷洒组脏器粘连程度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近,吻合口破裂压、炎性细胞数量、胶原纤维沉积及TGF-β和FN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结论:PA注射液可提高机体免疫状态,增加吻合口炎性细胞数量,促进结肠吻合口早期愈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而且不会加重粘连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