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下隔膜的外科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3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行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0.5~14.0(3.6±3.2)岁;体重5.5~43.0(17.2±9.5)kg。32例中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非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25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2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和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再发主动脉瓣下隔膜各1例。1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漏诊1例。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1.7±21.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7±15.1)min,住ICU时间(2.2±1.7)d,术后住院时间(7.9±2.5)d。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Ⅱ°房室传导阻滞1例,于术后第6d恢复。所有患儿随访2~54个月,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6例好转,非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后有5例好转(P=0.003);4例术前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单纯主动脉瓣下隔膜患儿中术后有3例转为轻度,1例转为微量反流;3例轻度反流中2例术后转为微量反流。8例术前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非单纯SM患儿中3例转为微量反流,术前3例中度反流中各有1例转为轻度和微量反流。随访期间全组均无主动脉瓣下隔膜再发。结论主动脉瓣下隔膜超声诊断易遗漏,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操作要求精细;术后因有再发可能,需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各指标的测定及其正常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证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在各种高血压,而且在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肺动脉高压及心肌肥大等的研究中均须观察其变化.为配合临床诊疗及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我们测定了89名成年健康者在随意饮食、体位状况下血浆血管紧张素原(ATO)、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和Ⅱ(ATⅠ、ATⅡ)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术前不停用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2009-11至2010-04期间选择接受OPCAB的100名患者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成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组(n=50)和服用阿司匹林组(n=50)。随后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胸液引流量、总胸液引流量、输血情况、二次开胸探查情况、住院死亡率,以及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组旁路移植血管数大于停用阿司匹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胸液引流量、总胸液引流量、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二次开胸探查,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天。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术前不停用阿司匹林并没有增加OPCAB术后患者的死亡率,没有增加患者术后出血的风险及出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术中支架象鼻技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24例锚定区不足或左锁骨下动脉受累及合并升主动脉或心脏病变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手术.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50.6±9.8)岁.合并高血压2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主动脉根部瘤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缩窄1例.14例有吸烟史.4例为胸降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后内漏.结果 24例患者均行直视下支架象鼻术,同期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5例,主动脉瓣替换+升主动脉成形3例,左锁骨下动脉重建2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1例,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1例.体外循环(163.1±48.6) min,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时间(29.1 ±12.4) min.无围手术期死亡.二次开胸止血1例;呼吸功能不全气管切开1例;无截瘫及卒中发生.无住院死亡,并发症发生率8.3%(2/24例).1例失访;随访23例,随防率95.8%(23/24),平均随访24个月,随访期间2例因Ⅰ型内漏行修补术,1例因支架远端假性动脉瘤行主动脉覆膜支架修复.20例(86.4%)患者支架附近可见血栓形成.结论 对锚定区不足或左锁骨下动脉受累及合并升主动脉或心脏病变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直视下支架象鼻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远期结果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外同时发生骨软骨瘤罕见。我院收治胸椎体椎管内外骨软骨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力性主动脉瓣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曾提出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的一种新设想一动力性主动脉瓣。将一螺旋浆式叶轮植入到主动脉瓣位置主动旋转,在输入不同功率的条件下分别发挥机械性瓣膜或辅助性血泵两种不同的功能。该装置相当于轴流式血泵,但结构简单。装置的“转子--叶轮体”由动脉壁外的交变磁场提供动力,磁场源还可放置于体外发挥作用。动力性主动脉瓣比传统的轴流式血泵有很多潜在优点;如:体积减小,解剖相容性更好;由于引入体内的异物量很少,生物相容性将大大提高;血流的持续冲刷将提高装置的抗感染能力;完全去除供能导线的穿入体内,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先前对动力瓣的研究揭示其原理的正确性,但功率输出急需提高。我们对动力瓣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采用了远距离磁驱动技术。在模拟循环回路中的测试结果表明动力特性有很大提高。在最大输出条件下,流量达到5L/min,所克服的后负荷压强为70mmHg(1mmHg=0.133KPa)。动力瓣可维持的最高压强差已达131mmHg。磁驱动装置与动力瓣的距离可达60mm,显示实现体外磁驱动的可能性。此改进可大大简化植入部分的结构,进一步表明实现动力瓣设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72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用于左前降支旁路移植,并切取大隐静脉,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单支或多支病变血管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1.4%),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4.2%)。手术时间195.6±50.6min,吻合口数2.3±0.8个(1~4个);术后气管内插管时间0~364h,中位数11h;住ICU时间1~23d,中位数3d;术后住院时间10.9±5.4d(6~36d,中位数9d);胸腔引流量8.5±5.9ml/kg;47例患者需输血,输血量为1091.3±636.2ml;所有患者胸部切口长9~11cm。术后随访时间36.2±17.6个月,随访率92.9%(66/71),无远期死亡,心绞痛完全免除率65.2%(43/66);明显改善占27.3%(18/66)。结论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小,无须特殊器械;皮肤切口小,美观;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获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充分再血管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生物体内柔性环境下测试微型纳米压电设备的延展性和弯曲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动物实验数据。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各20只,将微型柔性纳米压电器件缝合在实验组家兔心脏表面;对照组只进行开胸,不在心脏表面缝合器件。分别比较关胸前,术后1天和第1、2、3、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的体重、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术后4周时心肌组织标本,以及实验前后柔性纳米压电芯片的物理性能。结果 实验组家兔实验前后生理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时刻重复测量的家兔体重、心率、呼吸和收缩压进行混合模型分析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值分别为0.54、0.47、0.86、0.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家兔心肌组织切片的HE、Masson、CD68和TUNEL染色均未发现病理性损伤,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米压电芯片在实验组实验前后的能量收集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以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芯片,均未发现表面断裂(P=1.00)。结论 柔性纳米压电芯片在短期动物体内测试中运行良好,对家兔的基本生命指标无影响、对心肌组织无损伤,表明此纳米压电芯片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弯曲性,达到了在生物柔性组织环境内正常工作、无组织损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健  马维国 《中国医刊》2013,48(5):9-11
20多年来,心衰的药物治疗已经获得了重大的进步,改善了预后.然而,还有5%左右的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其中部分患者经过心脏的机械辅助支持治疗一段时间后,或争取到了心脏移植的机会,或心脏功能得到了逐渐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机械辅助循环的概念和分类 机械辅助循环(MCS)装置是连接于心脏或植入心脏内,承担部分或全部心功能的多种装置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气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用自体支气管修复气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杂种犬切除其左主支气管,埋入自体大网膜中。2周后二次开腹开胸,用带网膜蒂的左主支气管段替代一段气管,观察移植物及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除2犬于Ⅱ期手术时死亡外,其余8只均存活至观察期满(3个月),气管镜及组织学检查,见吻合口愈合良好,移植物血供丰富。结论:本动物实验表明,采用分期自体左主支气管移植、修复气管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