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使用时间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对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改良长方案336个周期和常规长方案358个周期,比较两种COH方案的促排卵药使用情况、激素变化及助孕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体重指数(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与常规长方案无显著差异(P〉0.05),但Gn使用剂量较常规长方案组多,药费却显著低(P〈0.001)。改良长方案组基础和启动日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高于常规长方案组(P〈0.01),启动日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黄体生成素(LH)则显著低于常规长方案组(P〈0.01),两组HCG日E2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长方案组启动日窦卵泡数、获卵数、受精数、胚胎数均少于常规长方案,但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高于常规长方案组(P〈0.05),两组间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早期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长GnRH—a使用时间方案(改良长方案)较常规长方案更有利于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并减少促排卵药物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而分析其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了IVF/ICSI-ET病例36例,其中11例临床妊娠者作为妊娠组,25例未妊娠者作为非妊娠组。于黄体中期取内膜,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β3和Cx43表达情况。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腔上皮整合素β3表达的HSCORE平均分数分别为0.55(0.00~1.60)和0.07(0.00~1.10),差异有显著性(P=0.02);而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β3表达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Cx43表达在两组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内膜腔上皮整合素β3表达水平可能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了行IVF/ICSI-ET者59例,其中21例临床妊娠者作为妊娠组,38例未妊娠者作为非妊娠组,于前1个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取内膜,应用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 mRNA水平分别为1.12±0.32和0.9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水平分别为0.68±0.12和0.6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中期子宫内膜HOXA10 mRNA和LIF 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开展,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多胎率成为广大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1].为此,我们就移植优质胚胎数量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多胎率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150IU/天的促卵泡刺激素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9周期卵巢低反应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使用低剂量促卵泡刺激素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始周期139周期,取卵126周期,移植109周期,周期取消率为21.58%。促卵泡刺激素激素平均使用量为1259.09±282.51IU,平均拮抗剂使用量为0.78±0.26mg。共获卵506个、成熟卵子数为438个、胚胎305个,优质胚胎数184个。平均每取卵周期获卵数4.02±2.51个,胚胎2.46±1.49个,优质胚胎数1.46±1.43个。平均每周期移植胚胎数为1.86±0.67个。临床妊娠45例,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1.28%,着床率为26.60%。≤35岁组的获卵数、妊娠率、着床率较≥40岁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中拮抗剂用量、促性腺激素用量、成熟卵子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150IU/天低剂量促卵泡刺激素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是治疗卵巢低反应者的有效治疗方案;2.年龄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多胎妊娠是辅助生育技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胎妊娠直接造成妊娠并发症和围生儿病死率上升,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影响辅助生育技术的最后结局。辅助生育技术的多胎妊娠主要是多个胚胎移植引起的异卵多胎妊娠,但也有由同一受精卵分裂成单卵多胎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对胚胎移植周期中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受精助孕胚胎移植1 879例患者,促排卵前均行超声检查。根据子宫内膜回声及子宫内膜厚度分为子宫内膜正常组及子宫内膜异常组两组。对子宫内膜异常者行子宫搔刮术,比较子宫内膜正常组与异常组及子宫内膜搔刮组与未搔刮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结果子宫内膜正常组患者的年龄明显较子宫内膜异常组轻(30.56与32.77,P<0.01),临床妊娠率也较异常组明显增高(49.26%与41.87%,P<0.05)。对子宫内膜异常者行搔刮术后,搔刮组与未搔刮组两组之间年龄仍有显著性差异(33.11与31.41,P<0.01),但妊娠率无明显差异(53.72%与50.06%,P>0.05)。结论 (1)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机会增多;(2)子宫内膜异常者行搔刮术后可提高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长方案降调节联合国产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的控制性促排卵(COH)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有效性与经济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改良长方案的9 063个IVF-ET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根据促排卵药启动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促排卵过程中卵泡生长速度及LH水平变化决定患者使用何种促性腺激素(Gn)药物。最终根据患者使用Gn的剂型将患者分为两组:仅使用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为rFSH组;使用HMG或HMG和rFSH联合使用者为HMG组。比较两组促排卵药物的效果及助孕结局。结果比较两组最终结果:rFSH组患者年龄较轻、不育年限较短(P<0.05)。HMG组Gn使用天数及使用总量多,但费用[(2935.28±1 711.64)元vs.(8 413.78±2 049.22)元]明显低(P<0.001)。rFSH组的获卵数、胚胎数增多,但中重度OHSS发生率(2.62%vs.5.09%)也增高(P<0.01)。两组间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GnRH-a降调节后,当血清LH≤1U/L时,使用国产HMG促排卵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减少促排卵药物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治疗患者胚胎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早期胚胎质量及胚胎移植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留取第3天胚胎培养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及移植胚胎的累积胚胎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组卵泡液内VEGF 水平显著低于非妊娠组( P<0.05)。②Ⅰ级胚胎培养液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Ⅱ级胚胎培养液中VEGF水平( P<0.01)。结论胚胎培养液中VEGF的水平可以作为预测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辅助生育技术过程中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倾向患者进行全胚冷冻,以预防OHSS发生,后进行冷冻胚胎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ART患者,共取卵1722周期,其中具有OHSS倾向患者201周期,占总取卵周期的11.67%,分极高危OHSS倾向组和高危OHSS倾向组两组。极高危OHSS倾向组给予全部胚胎冷冻,以后再安排冷冻胚胎移植,对于高危OHSS倾向组给予新鲜胚胎移植。比较促排卵药的使用总量及使用天数、HCG日E2水平、平均获卵数、平均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OHSS发生率情况。比较全部胚胎冷冻进行复苏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比较平均移植胚胎数、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妊娠率、着床率、早期流产率等。结果1.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促排卵药的使用总量和天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全胚冷冻组HCG日E2水平、平均获卵数、平均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及OHSS发生率均高于新鲜周期移植组。2.全胚冷冻后行冷冻胚胎移植组与新鲜周期移植组的平均移植胚胎数、平均移植优质胚胎数、妊娠率、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全胚冷冻不能减少早发型OHSS发生;2.为预防OHSS行全胎冷冻后,再行冷冻胚移植不影响不孕症患者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