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修复足底皮肤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用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带蒂随意皮瓣修复对侧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健侧小腿内侧隐神经走行区设计皮瓣,将隐神经保留在皮瓣中央,根据患足创面大小切取皮瓣,带深筋膜,蒂保留在胫前侧,将皮瓣缝合于患足的创面,皮瓣中的隐神经与患足足底内侧皮神经吻合,双下肢固定3周后断蒂。1997~2001年,临床应用13例。结果 用该皮瓣修复13例足底皮肤缺损均获得成功,皮瓣外形良好,术后6~12个月恢复感觉,无再破溃发生。结论 带隐神经交腿随意皮瓣切取简单,厚薄适度,不损伤知名血管,术后带感觉神经可恢复皮瓣的感觉,有效防止皮瓣再破溃。是修复足底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临床评价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报告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方法及其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本治疗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为34~72岁,平均50.5岁。入选条件:①明确诊断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②均有交感神经症状。③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其中8例术前影像学显示有椎节不稳,其余患者未见明显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早搏等心电图异常,胃肠道症状,面部潮红,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0~48个月随访,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19例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可,4例为差,有效率为87.5%。结论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交感神经症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颈椎Modic改变与轴性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MRI矢状位图像资料,记录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各节段分布及各分布节段类型,统计并分析Modic改变与颈部轴性疼痛的关系.结果:136例颈椎病患者中有23例存在Modic改变.发生率为16.9%;男性患者中发生率为17.7%,女性为15%;最常出现Modic改变的节段为C56;Modic Ⅰ型、Ⅱ型和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4.4%、7.4%、5.1%.存在Modic改变的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为56.5%.术后缓解率为76.9%;无Modic改变者轴性疼痛的发生率为20.4%,术后缓解率为73.9%,两者轴性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O.05).Modic改变Ⅰ、Ⅱ、Ⅲ型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3.3%、60%和28.6%,术后缓解率分别为100%、66.7%和50%;Modic改变I型患者轴性疼痛发生率和术后缓解率均较其他两型为高(P相似文献   
4.
落花生枝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落花生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 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落花生枝叶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本实验主要研究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的4个降倍半萜类化合物:落花生苷A(arachiside A,Ⅰ)、狗筋蔓内酯(cu-cubalactone,Ⅱ)、长春花苷(roseoside,Ⅲ)、柑橘苷A(eitroside A,Ⅳ).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落花生苷A(arachiside A),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缬草属植物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var.latio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薄层制备色谱等色谱法对宽叶缬草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宽叶缬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valeriridoid P(1),马榄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dihydroxymaaliane(2)、madolin F(3),双环吉玛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madolin A(4)、volvalerenal B(5)、kissoone A(6)。结论化合物1为罕见的含有2个氧桥的环烯醚萜类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化合物6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6.
犬腰椎椎体解剖学测量及犬椎体模型在前路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灵长类动物无疑是脊柱内置入物研究的最佳模型.然而,伦理和经济上的问题却限制了该类模型的广泛应用.杂种犬腰椎与人类的解剖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且来源容易,费用低廉,可以作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有益补充.目的:测量犬腰椎相关解剖数据,探讨其作为腰椎前路内固定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年健康实验犬9只,分别测量腰椎椎体及椎间盘的横径、矢状径和高度,并行犬用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观察置换后犬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犬腰椎椎体及椎间盘矢径、横径、高度自L_(1)至L_(7)逐渐递增,椎体高度远大于其矢状径.人工椎体置换后所有动物均成活,除1例因手术操作造成术后双下肢不全截瘫外,其余实验犬均在术后12-72 h内逐渐站立活动.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均证实术后实验犬植骨融合情况良好.提示犬椎体模型设计合理、操作容易,费用低廉,可以就融合术后骨组织与内置入物的相容性及钛一骨界面上骨组织长入情况进行观察,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研究腰椎前路内固定手术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腹部带蒂皮瓣设计改进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传统腹部带蒂皮瓣切取后 ,皮瓣供区创面的闭合方法。 方法 按设计切取下腹带蒂皮瓣(供移位皮瓣 )后 ,以皮瓣蒂左右为起点分别以弧线向两侧延长切口至髂前上棘 ,通过分离形成可向移位皮瓣供区创面移动的对侧和同侧腹壁皮瓣 (供覆盖腹壁创面皮瓣 ) ,通过此皮瓣向相对应方向推移 ,闭合供移位皮瓣创面。 1998年 9月~2 0 0 3年 9月临床应用 12例 ,男 5例 ,女 7例。急诊手术 4例 ,择期手术 8例。病程 2 8~ 6 2 d。皮肤缺损为 7cm× 11cm~12 cm× 13cm。 结果 经皮瓣设计改进 12例 ,均一期闭合移位皮瓣供区创面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1例覆盖腹壁创面皮瓣 (皮瓣对侧 )尖端坏死 ,范围 1.5 cm× 2 .0 cm,经换药后痊愈 ,其余供覆盖创面皮瓣均 期愈合。 结论 应用改进设计的腹部带蒂皮瓣 ,可免除较大皮瓣创面的植皮手术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佩雯  张培良  韩竹箴  杨颖博  吴弢 《中草药》2023,54(11):3408-3416
目的 研究莱菔子Raphani Semen的化学成分及其调脂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莱菔子70%乙醇提取物分离纯化,综合应用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3T3-L1前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体外调脂活性。结果 从莱菔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降莱菔硫代酸乙酯(1)、莱菔酸甲酯(2)、芥子碱(3)、(E)-2-(4-hydroxy-2-oxoindolin-3-ylidene)acetonitrile(4)、2-(4-hydroxy-2-oxoindolin-3-yl)acetonitrile(5)、6-methoxyindole-3-carboxylic acid O-β-D-glucopyranosyl ester(6)、cappariloside A(7)、3’,6-二芥子酰基蔗糖(8)、吐叶醇(9)、3,4-二羟基苯甲醛(10)、3,4-二羟基苯甲酸(11)、5-羟甲基糠醛(12)、2-羟甲基-5-呋喃丙烯酸乙酯(13)和β-谷甾醇(14)。结论 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理性瘢痕中p53、cyclinD1的表达及在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区别,以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发展的机理.方法手术切取病理性瘢痕标本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瘢痕作为对照组,运用RT-PCR方法测定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瘢痕疙瘩中p53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对多器官产生影响。布鲁菌可经消化道、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而引起感染或致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及关节疼痛等,侵袭脊柱时可引发脊柱炎。布鲁菌性脊柱炎(brucellarspondylitis)是布鲁菌病在骨关节系统的表现之一,据统计在布鲁菌病中约占10.4%。现结合我院近3年收治的2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