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及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H亚型表达,探讨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周组织、108例良性肝病肝组织、6例健康对照肝组织的hTERT与GGTmRNA—H亚型,观察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5例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hTERT阳性56例(86.2%),GGTmRNA-H亚型阳性6l例(93.8%),AFP阳性40例(61.5%)(P〈0.05);hTERT在20例小肝癌癌组织阳性表达16例(80.0%),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18例(90.0%),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端粒酶逆转录酶、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率虽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TERT、GGTmRNA-H亚型联合分析可弥补AFP检测的不足,对提高肝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小肝癌中端粒酶活性增高在癌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hTERT基因检测比AFP更敏感、特异性更高,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是一种酪氨酸激酶的膜受体.实体肿瘤细胞膜上"异位"表达的VEGFR-1激活可增加肿瘤细胞侵袭力[1].核转录因子Snail参与介导胰腺癌和乳腺癌细胞中VEGFR-1活化引起的肿瘤侵袭力增加.本研究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VEGFR-1、Snail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变异(1896位点G→A点变异)及干扰素抗体的关系,方法 分别以PCR及ELISA方法检测86例慢性HBV前C区变异株及干扰素抗体。结果 ALT>100IU/L组变异株检出率(40.4%)显著高于ALT≤100IU/L组(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CHB重度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携带者及CHB轻度组(P<0.005);38例CHB接受干扰素治疗,变异株组和野生株组对干扰素近期应答率相似,但变异株组复发率(70.0%)显著高于野生株组(23.1%);干扰素抗体阳性组的近期应答率(38.5%)显著低于阴性组(72.0%)。结论 变异株感染与肝病严重程度有关,HBV前C区变异和干扰素抗体可影响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4.
青年猝死迄今报道甚少,但其危害性大。本文通过对26例青年猝死的床病因分析,探讨青年猝死的特点,以期提高其预防水平及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从症状体征出现后6~24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患者年龄均为35岁以下,最小年龄16岁,最大35岁,平均23.5±7.45。男18例,女8例,男女之比2.5:1。职业:工人7例,农民6例,干部9例,学生4例。嗜烟酒者17例(65.4%),肥胖3例,高血压4例,高脂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鹅脱氧胆酸衍生物HS-1200诱导肝肿瘤细胞株凋亡及抑制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40、60及80p-M的HS-1200作用于肝肿瘤细胞株BEL7402,于作用后12、24及36h采用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DNA梯状条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C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HS-1200可有效地抑制BEL7402生长,其作用随药物浓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性;FCM结果表明,随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率显著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梯形条带,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为HS-1200可提升bax、细胞色素C及caspase-3的表达,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HS-1200对BEL7402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提升bax、细胞色素C及caspase-3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HS-1200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癌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大脑胶质瘤病10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大脑胶质瘤病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875岁,中位数47.4岁,以颅内压增高合并神经功能缺损或刺激性症状起病,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弥散,累及≥3个脑叶。头颅CT扫描呈低密度,头颅MR扫描可见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或仅可见轻度强化。10例患者病理检查,5例符合WHOⅡ75岁,中位数47.4岁,以颅内压增高合并神经功能缺损或刺激性症状起病,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弥散,累及≥3个脑叶。头颅CT扫描呈低密度,头颅MR扫描可见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或仅可见轻度强化。10例患者病理检查,5例符合WHOⅡ级,4例Ⅱ级,1例Ⅲ级。病理检查可见异常增生的胶质细胞伴轻度的核异形,7例以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为主,2例以弥漫性少突胶质细胞为主,1例呈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为主同时合并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呈"结构性生长"。免疫组化结果可见GFAP(+Ⅲ级,4例Ⅱ级,1例Ⅲ级。病理检查可见异常增生的胶质细胞伴轻度的核异形,7例以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为主,2例以弥漫性少突胶质细胞为主,1例呈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为主同时合并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呈"结构性生长"。免疫组化结果可见GFAP(+++),部分病例Olig-2(-++),部分病例Olig-2(-+)P53检查除少突胶质细胞增生为主类型外均在5%+)P53检查除少突胶质细胞增生为主类型外均在5%75%(+)之间,Ki-67在5%75%(+)之间,Ki-67在5%50%(+)。6例手术患者中,失访1例,存活5例;4例非手术患者中,死亡2例,存活2例。结论大脑胶质瘤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联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可提高其确诊率,手术切除病灶较非手术治疗存活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熊去氧胆酸(UDCA)对大鼠肝癌发生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UDCA对照组、DEN组、UDCA高和低剂量组.DEN组及UDCA高低剂量组均给予DEN腹腔注射(20 mg/kg),正常对照组及UDCA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同时UDCA对照组及UDCA高低剂量组分别按30、30、15 mg/kg给予UDCA灌胃,正常对照组及DE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大鼠肝质量、体质量及肝脏系数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甲胎蛋白(AFP)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不同组间DNA损伤修复基因hMTH1在大鼠肝脏中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EN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降低,肝质量和肝脏系数明显增加,ALT、AST及AF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DEN组相比,UDCA高低剂量组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实时定量RT-PCR显示,hMTH1在DEN组大鼠肝脏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UDCA高低剂量组大鼠肝脏中hMTH1的表达较DEN组明显降低(P<0.05);且hMTH1在UDCA高剂量组中的表达也较UDCA低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UDCA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DCA对大鼠肝癌发生有抑制作用,并能够抑制DNA损伤修复基因hMTH1的表达,其效果和剂量呈正相关,提示UDCA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开封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开封市2009~2011年从事服务行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对检出的HBsAg阳性人员再进行HBeAg的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共检测服务从业人员15688人,HBsAg阳性的753例,阳性率4.8%。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8.6%,女性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店、商场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宾馆饭店(P0.05)。结论 2009~2011年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每年1次的乙肝检测对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极为重要,发现传染源,通过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可达到防止乙肝病毒继续播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997年11月至1999年7月,我们应用α1b干扰素联合国产胸腺肽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治疗组54例,其中男45例,女9例;平均年龄32岁;病程1~20年,平均6年。对照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平均年龄29岁;病程05~22年,平均72年。两组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且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eAg、抗HBc、血清HBVDNA均阳性,肝功反复波动,血清ALT水平为80~500IU/L之间(正常上限为40IU/L),…  相似文献   
10.
近年,国内外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我国其发病率已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7位。但是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比较困难,临床确诊者大多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为10%~20%,5年生存率仅为1%~5%。然而,对局限于胰腺的、直径≤2.0cm的小胰腺癌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 19%~ 41%;癌肿直径≤1.0cm者,术后 5年生存率接近 100%。因此,能否早期诊断,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四类。1高选择性影像学检查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