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非单一的脂蛋白颗粒,按颗粒大小,HDL可大致分为HDL2和HDL3,LDL分为LDLa和LDLb。大量研究显示,HDL和LDL亚类可能是比HDL和LDL更有效的心血管病危险预示指标。测定HDL和LDL亚类的方法有多种,但定量不够准确、不同方法结果缺乏可比性。脂蛋  相似文献   
2.
陈文祥  李健斋 《营养学报》1993,15(3):284-288
本文分析了我国5个地区4个民族共113名成年男性血清胆固醇酯脂肪酸组成及血脂水平。不同地区和民族人血清胆固醇酯脂肪酸组成的基本特点一致。但也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与膳食性质有关。文中讨论了血清胆固醇酯脂肪酸组成与饮食脂肪的质和量及血脂水平的关系,并比较了我国与欧美国家人血清胆固醇酯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3.
血清酶学作为辅助诊断多种重要疾病的生化项目,其检测标准化和溯源性至关重要。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已建立了7种血清酶的参考测量程序,并推荐厂家试剂校准品溯源至酶学参考系统。通过研发具互通性并由参考方法赋值的参考物质,在室间质评活动中引入正确度评估计划,推动具溯源性的试剂校准品的生产,扩大其在医学实验室中的占有率,是促进酶学标准化进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各亚组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超速离心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蛋白亚组份,根据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有、无病变组,分析其与脂蛋白亚组份之间的关系。结果(1)有病变组的年龄高于无病变组(P<0.05)。(2)有病变组脂蛋白(a)水平高于无病变组。其余脂蛋白及其亚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分别与脂蛋白(a)和B型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脂蛋白(a)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甘油三酯分别与空腹血糖、B型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2和A型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5)。以有病变、无病变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和P=0.021)。结论脂蛋白(a)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可替宁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9例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97例)和非冠心病对照组(5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同位素稀释串联质谱法(isotope di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D-LC/MS/MS)测定血清可替宁浓度,分析可替宁与冠心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4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可替宁浓度呈偏态和尖态分布(偏度2.90,峰度7.96),吸烟者的可替宁浓度为12.64(0.91~99.61)μg/L,显著高于非吸烟者[0.22(0.12~0.51)μg/L,P<0.001]。高可替宁水平组(>10.00μg/L)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低可替宁水平组(<1.00μg/L)(OR=2.94,95%CI:1.11~7.78,P<0.05);且随着血清可替宁水平的升高,OR值增大呈量效关系(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可替宁为最显著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血清可替宁与吸烟(r=0.656,P<0.001)和白细胞计数(WBC,r=0.257,P=0.010)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r=-0.184,P=0.025)和HDL2-C(r=-0.217,P=0.008)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可替宁水平能够有效地反映吸烟的暴露水平,其水平升高能够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建立并评价弹性蛋白酶诱导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方法:24只健康雌性8周龄C57BL/6小鼠(重约18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实验1组和实验2组气管内滴注弹性蛋白酶,对照组和实验1组继续饲养8周后处死,实验2组继续饲养12周后处死。HE染色评估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与胫骨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含量。Micro-CT检测小鼠股骨骨量相关参数。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破骨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肺组织病理显示实验组肺泡结构紊乱,肺泡壁变薄或断裂,肺泡腔扩大。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IL-6与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与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01)。实验组BV/TV (骨体积分数)、Tb.Th (平均骨小梁厚度)与Tb.N (平均骨小梁数)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Tb.Sp (平均骨小梁分离度)和BS/BV (骨表面积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胫骨组织破骨相关标志基因表达增加(P<0.05),成骨相关标志基因表达下降(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结果均呈时间依赖。结论:该研究应用弹性蛋白酶成功构建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为今后探究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与临床标本基质相似的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TTG)、游离甘油(FG)和甘油三酯(TG)标准物质.方法 按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备4种血脂浓度的健康人新鲜混合血清,用酶法测定TC检测均匀性,用HPLC法检测稳定性并定值,评估不确定度.结果 4种血清均匀性检验数据方差分析P值分别为0.339、0.212、0.275、0.196(均>0.05),说明均匀性良好;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4种血清TC和TG在-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年;4种血清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TC分别为(5.110±0.064)mmol/L、(4.761±0.062)mmol/L、(3.941±0.050)mmol/L和(3.158±0.041)mmol/L;TTG分别为(2.212±0.043)mmol/L、(1.679±0.033)mmol/L、(1.275±0.027)mmol/L和(1.067±0.023)mmol/L;FG分别为(0.142±0.005)mmol/L、(0.149±0.004)mmol/L、(0.146±0.003)mmol/L和(0.122±0.003)mmol/L;TG分别为(2.069±0.043)mmol/L、(1.530±0.033)mmol/L、(1.129±0.027)mmol/L和(0.945±0.023)mmol/L.结论 研制的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游离甘油和甘油三酯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定值可靠,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9145、GBW 09146、GBW 09147、GBW 09148).  相似文献   
9.
血清总甘油测定基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28种质控血清或校准物在8种总甘油常规检测系统下的基质效应,并评价常规系统校准的准确性.方法 以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m清总甘油的方法为对比方法,用甘油氧化酶法的8种常规测定系统为待评价方法,测定20份人新鲜血清和28种制备物中的总甘油.将两法测定人新鲜血清的结果作直线回归,求得Y值双侧95%的预测区问,评价制备物的基质效应.通过分析新鲜血清样本的测定结果评价常规系统校准的准确性.结果 制备物在进口A、B、C系统和国产D系统巾表现正基质效应,进口D系统正、负基质效应均有以正效应为主,国产A、B系统正、负基质效应均以负效应为主,只有1个制备物对国产C系统有较弱的基质效应.同对比方法相比,国产A、D系统存在正校准偏差,进口A、B、C、D和国产B系统1竽在负偏差,国产C系统不存在校准偏差.结论 我国血清总甘油的部分常规检测系统存在校准偏差,部分质控物和校准物存在基质效应.为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问的可比性,临床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并回顾性分析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CRMLN)中的比对结果,为我国血脂测定提供质量保证。方法采用我国建立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方法参加CRMLN比对。2016年之前每3个月1次,每次4种样品,测定2批。2016年之后每半年比对1次,每次4种样品,测定2批。每次测定中至少同时测定2个有证标准物质作为质控品。结果 15次TC比对结果显示,本血脂参考实验室(以下简称"本室")平均CV为0.43%,CDC各参加实验室间CV为0.42%,本室与实验室间总体均值的偏移为0.22%,与CDC靶值的偏移为0.58%。15次TG比对结果显示,本室平均CV为0.62%,本室测定TG的结果与实验室间均值的偏移为-0.98%,与CDC靶值的偏移为-0.80%。TC和TG各60个比对结果中,98%(59/60)的TC测定CV满足CDC的精密度要求,70%(42/60)的测定满足TC准确度要求(TC:CV≤1%,偏移≤1%);92%(55/60)的TG测定准确度满足CDC的要求(TG:偏移≤2.55%)。结论 ID-LC/MS/MS测定血清TC和TG的方法在CRMLN比对中数据良好,与CDC及各网络实验室测定结果一致,有望在我国血脂标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参考测量比对计划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