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胃肠疾病,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ic cell,EC)的异常浸润为特征.由于其临床表现为多样性、非特异性,易发生漏诊、误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从1995至2002年共确诊3例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治疗及预后作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体外能否诱导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人参皂苷Rg1诱导分化,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RT-PCR检测细胞NGF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人参皂苷Rg1诱导72h后,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5.57%±3.59%)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呈阳性,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可能表达NGF mRNA。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以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且可能表达NGF mRNA。  相似文献   
3.
闫峻 《中医药通报》2007,6(3):65-65
近年来接触不少关于“火神派”的理论及著作,拜读郑钦安先生《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及其传人卢崇汉的《扶阳讲记》,以及山西名老中医李可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书中善用敢用大剂四逆汤类温阳药,把以阳为本,阳生阴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了令人振聋发聩的效果。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笔者近半年内在临床上大胆使用姜附桂等药,治疗一些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四个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硬化病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心脏结构、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测肝硬化病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分析肝功能指标与超声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的左心房内径、右房内径均增大,Child c级更明显。心输出量也增加,以 Child A、B 明显。E/A 则随着肝硬化的严重度相关。结论肝硬化病人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有异常改变,表现为左、右心房增大,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E/A 降低,表明存在肝硬化性心肌病;肝功能严重损害可能导致心脏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5岁,已婚未育。患者于1岁时哭闹中出现口唇紫绀,安静、下蹲位症状缓解,到阜外医院就诊,明确为法乐四联症,未治疗,平素能从事轻微活动,稍劳累后即出现胸闷、憋气,口唇紫绀,18岁时因症状加重,至中日友好医院就诊,因肺动脉压及右心压力增高而致右向左分流,已不能手术治疗。患者可平卧入睡,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咳血及晕厥病史,本次因劳累后出现胸闷憋气、心悸来本院就诊,当时查体:BP70/40mmHg,神清语利,身体瘦小,口唇及四肢远端均有紫绀,明显杵状指,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明显下…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76岁,患颈椎病10余年。近2年间断出现眩晕、恶心、心悸、虚汗、双下肢无力等症状。曾用维脑路通、长春西丁、都可喜等药物交替治疗1年余。就诊前1周上述症状加重,给予西比灵5 mg,口服,每晚1次;维脑路通0·2 g,口服,每日3次。此治疗3 d后,病人出现双睑、面部及上肢皮肤发痒、潮红、水肿,并逐渐加重,双下肢轻度水肿。查体:意识清楚,双眼球无震颤,结合膜无充血水肿,血压130/70 mm Hg,体温正常,心率76/min,律齐,各瓣膜无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心电图、心功能检查均正常。实验室检查:肾功能、肝功能、血液分析、血脂、血糖…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行为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影响GERD的发病,目前关于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治疗GERD的研究报道尚少。目的:评估行为干预辅助治疗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予埃索美拉唑20mg bid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仅予埃索美拉唑,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记录烧心、反酸、胸痛症状并分级,根据症状总体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59例、对照组58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3%和91.5%,对照组分别为58.6%和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行为干预对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行胃镜、肠镜检查94821例,检出钩虫病54例,检出率0.057%,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人外周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的差异,探讨二者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386例老年的临床资料,分为冠心病组(212例)和非冠心病组(174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肱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的差异。结果:肱动脉袖带收缩压(SBP)与肱动脉内压力波测量的SBP相近,两者的升降呈平行改变,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两组患者的外周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心病组患者的外周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差异更为显著。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间存在差异;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压明显低于中心动脉压;中心动脉硬化可能与外周SBP低于中心SBP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比较瑞巴派特(膜固思达)、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UC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膜固思达和思密达保留灌肠;C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后15d,观察三组的总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B组为92.31%(24/26),C组为66.67%(14/21)。A组完全缓解率为62.86%(22/35),B组为30.77%(8/26),C组为19.05%(4/21)。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或思密达保留灌肠,均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膜固思达与思密达相比较,前者能更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