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杀菌剂烯肟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杀菌剂烯肟菌胺(SYP-1620)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方法 ,将受精后2 h内的斑马鱼鱼卵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的烯肟菌胺(0.1、0.2、0.4、0.8、1.0 mg/L)及其混配制剂爱可(1.0、2.0、4.0、8.0、16.0 mg/L)。观察烯肟菌胺和爱可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及孵化率、死亡率的影响。用线性拟合法计算斑马鱼胚胎发育到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烯肟菌胺和爱可暴露主要造成斑马鱼胚胎发育迟缓、孵化率和存活率明显降低,同时,还出现了胚胎卵黄膜外凸、仔鱼心包水肿和尾巴弯曲等形态的畸形以及仔鱼存活时间缩短;斑马鱼胚胎暴露于烯肟菌胺原药和爱可96 h的LC50分别为0.43和10.27 mg/L。结论烯肟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提示其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疣状胃炎患者及9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嗜银染色检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疣状胃炎和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为66.67%(20/30),明显高于慢性胃炎患者的21.11%(19/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比较,疣状胃炎患者CDs*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中Hp阳性与Hp阴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疣状胃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疣状胃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碳纳米管(CNTs)对大鼠呼吸系统的氧化损伤.方法 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染毒组和对照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染毒方式,染毒剂量为22.5 mg/kg,1次/d,连续15 d.眼眶取血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肺泡灌洗液(BLAF)和血清的氧化损伤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后大鼠体重有逐渐降低趋势,并且染毒停止3 d后,体重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染毒后大鼠BIAF及血清中SOD的活力均出现降低,但不明显(P>0.05);MDA含量则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OC的活力在染毒后大鼠血清及BLAF.中均出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KP的活力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NTs可引起大鼠呼吸系统的氧化损伤,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机体总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辅助治疗伴焦虑症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150分的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20mg/次,每日2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辅以心理疏导,疗程为8周。应用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分级及SAS的评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86%,对照组分别为27%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4、8周末研究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有助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的GERD患者。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行为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临床常见病,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影响GERD的发病,目前关于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治疗GERD的研究报道尚少。目的:评估行为干预辅助治疗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予埃索美拉唑20mg bid联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仅予埃索美拉唑,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记录烧心、反酸、胸痛症状并分级,根据症状总体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59例、对照组58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3%和91.5%,对照组分别为58.6%和7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行为干预对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我院行胃镜、肠镜检查94821例,检出钩虫病54例,检出率0.057%,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n=12)、模型组(SAP,n=12)和治疗组(生大黄组,n=12),以5%的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大鼠SAP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8浓度。观察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胰腺湿干重比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生大黄可以使SAP大鼠血清IL-6、IL-8显著降低,并减轻胰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瑞巴派特(膜固思达)、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UC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膜固思达和思密达保留灌肠;C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后15d,观察三组的总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B组为92.31%(24/26),C组为66.67%(14/21)。A组完全缓解率为62.86%(22/35),B组为30.77%(8/26),C组为19.05%(4/21)。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或思密达保留灌肠,均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膜固思达与思密达相比较,前者能更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莫沙必利治疗前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立位腹部X线平片肠道气体容积积分(GVS)的变化及评估肠道症状严重程度,探讨促胃肠动力药对便秘型IBS患者肠道气体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选取便秘型IBS患者30例,予以口服莫沙必利片5mg,3次/d,共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立位腹部X线平片,扫描进入计算机,用图像处理软件选取腹部X线平片上肠道气体范围,并计算GVS。比较治疗前后GVS的变化,同时评估腹痛、腹胀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便秘型IBS患者的GVS(0.053±0.028)明显小于治疗前(0.075±0.042)(P〈0.05);治疗后腹痛症状积分[(1.15±0.72)分]较治疗前[(2.04±0.95)分]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腹胀频率积分[(O.90±0.73)分]与治疗前[(1.97±0.86)分]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促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能减少便秘型IBS患者肠道气体的潴留,有效缓解腹痛及腹胀痒状.  相似文献   
10.
据国外报道,手术、烧伤和多发伤等应激状态患者血浆肉碱水平降低[1].而国内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手术后肉碱排出量减少,血浆肉碱水平升高[2].严重烧伤患者肉碱水平变化情况国内鲜见报道.在对严重烧伤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时,脂肪乳剂是双能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长链脂肪酸代谢过程中β氧化必须有肉碱参与,长期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需补充肉碱[3].本研究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清肉碱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