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手术室工作效率现状、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和措施,包括改进手术室管理方法,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绩效管理和员工薪酬奖励机制,促进医、护、麻三方间的沟通与协作等,并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成人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为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评估工具的形成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文献基础上,经过专题小组讨论形成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因素评价指标条目池,通过3轮专家咨询,形成成人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3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100%、100%、88.89%,权威系数为0.88、0.88、0.92,协调系数为0.23、0.43、0.78;形成3个一级指标(形成因素、促成因素、相关因素)、17个二级指标及44个评价标准的成人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术中获得性压疮的评估及预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月  赵体玉 《山西护理杂志》2014,(10):3528-3530
[目的]探讨标准曲线仰卧位在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手术中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手术时间〉2.5 h的平卧位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安置传统仰卧位并给予常规的压疮预防措施;选取2013年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手术时间〉2.5 h的平卧位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安置标准曲线仰卧位并给予常规的压疮预防措施;于术后0 h、24 h、72 h对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结果]对照组共发生术中压疮10例,术后0h9例,术后24h1例,观察组共发生术中压疮3例,术后0h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曲线仰卧位对于口腔科和耳鼻喉科平卧位手术病人术中压疮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曲线仰卧位在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手术中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手术时间2.5h的平卧位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安置传统仰卧位并给予常规的压疮预防措施;选取2013年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手术时间2.5h的平卧位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安置标准曲线仰卧位并给予常规的压疮预防措施;于术后0h、24h、72h对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结果]对照组共发生术中压疮10例,术后0h9例,术后24h1例,观察组共发生术中压疮3例,术后0h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曲线仰卧位对于口腔科和耳鼻喉科平卧位手术病人术中压疮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全国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使用及管理现状,为制定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使用、维护及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拥有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医院的手术室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115家医院153台机器人手术设备中,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所占比例为96.1%,而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设备占比为2.6%;手术量排名前3的专科分别为泌尿外科(90.4%)、胃肠外科(55.7%)、妇产科(43.5%);机器人手术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主要人员是机器人辅助手术配合护士(59.1%);82.6%的医院每台设备每年会发生1~3次非计划性维修,非计划性维修频率最高的部件为机械臂(44.4%);68.7%的护士长认为在机器人辅助手术管理过程中,主要压力来源于设备维护成本高;而机器人辅助手术专科护理团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培训与考核标准(68.7%)、有资质的专科护士短缺(65.2%);97.4%的护士长认为相关部门出台机器人辅助手术管理规范将有助于其工作的开展;60.9%的护士长认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相关管理标准出台。结论 机器人手术设备使用较为广泛,但我国自主研发手术机器人占比极低,应加快推进国产手术机器人设备的研发与使用;设备维修成本高且非计划性维修发生频率高,国家相关部门、学术组织及制造厂商应出台机器人辅助手术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规范,健全设备故障相关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机器人辅助手术护理专科护士面临着缺乏培训及考核标准、专科护士短缺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机器人辅助手术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及考核标准,提高手术护理同质化,缓解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促进机器人辅助专科手术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及远程护理感知的影响。方法将2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远程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同时采用远程照护感知问卷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远程照护感知问卷得分(62.48±4.50)分。结论远程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患者对远程照护的感知持积极态度,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8人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叙事教育法。在入科实习前、实习结束时应用职业认同量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两组进行测量,并在实习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观察组实习结束时各量表评分与本组实习前及对照组实习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习结束时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叙事教育法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教学相长,促进理论和操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就医期间对称谓的体验与需求,为促进护患有效沟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就医称谓体验与需求调查表,对224例住院患者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 138例(61.61%)住院期间未遇到不恰当称谓的情况;119例(53.13%)不认为直呼姓名是不被尊重的表现;121例(54.02%)对使用适宜称谓持中立态度;168例(75.00%)认为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直接询问的方式获取适宜称谓;223例(99.55%)对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操作时反复核查其姓名表示理解,并认为有责任与义务配合核查。结论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可通过直接询问患者获得其适宜的称谓,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该称谓;对于患者认为不恰当的称谓,责任护士需尽量避免,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促进护患和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共收治长期卧床高龄患者恒温恒速肠内营养1年以上者3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