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骶骨肿瘤切除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骶骨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均应用ISOLA行腰骶部内固定植骨融合,其中24例行前后联合入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8例行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感染去除内固定1例,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再手术3例,失访5例,余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植骨融合好,骨盆环稳定,内固定物无松动,未发现断钉断棒现象。结论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下腰椎及骨盆环稳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周围神经外膜、束间松解联合高压氧治疗灼性神经痛32例,平均随访5年7个月,无复发病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1 引言我区是产棉区,食棉籽油的人数较多,常引起钾的代谢障碍,表现低血钾软病,肢体瘫痪,少数因呼吸肌麻痹致死,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2 病历摘要患者女,30岁,已婚,农民。因发作性四肢软瘫5个月,复发2天,呼吸困难2小时以  相似文献   
4.
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高能量损伤致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的患者Ⅰ期实施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对2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实施手术。手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行后路小关节突部分切除,撬拨复位,后路钉棒系统或棘突间双股“8”字钢丝内固定,髂骨植骨融合术;第二步前路椎间减压自体髂骨块移植或钛网加自体骨颗粒移植,Orion带锁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经3~3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28例颈椎骨折脱位均全部复位,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术后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钢丝、钛板、螺钉断裂及松动。28例中有10例恢复良好,14例生活自理。C级以下平均离床活动时间为2~5天,4例肌力同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行Ⅰ期前后联合手术是可行的,具有容易复位、稳定性好、植骨易融合、便于术后护理和功能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Osterix基因敲除获得先天性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及表型分析.方法 应用Cre-LoxP系统繁育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Osterix基因小鼠.取4、12周龄的敲除小鼠各10只,以同龄同系野生型小鼠各10只为对照,行全身及脊柱X线摄像观察;收集脊柱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并检测.结果 成功获得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Osterix基因小鼠,X线显示敲除小鼠中75%出现严重的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值为35..HE染色显示敲除小鼠椎体生长板增宽,椎体骨量增加,TRAP染色显示腰椎中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小鼠成骨细胞中条件性敲除Osterix基因后成功获得先天性脊柱侧凸模型,提示Osterix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庆山  王爱民  蒲渝  杜全印  孙红振 《重庆医学》2007,36(19):1993-1994,F0003
目的 观察已分化神经干细胞植入成年鼠损伤脊髓后的变化及检查修复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以胚胎脊髓提取液(FE)诱导细胞/PGA支架复合物分化后,植入成年鼠损伤脊髓,观察分化细胞的存活和发育情况并评估动物的运动功能.结果 FE体外可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星形和少突胶质细胞.植入脊髓后,分化细胞/PGA支架复合物(dNPC)内的细胞成分可以存活并继续成熟,动物BB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dNPC含有已经分化的细胞,移植后各种细胞成分可以存活并继续成熟,对成年鼠损伤脊髓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震伤员严重下肢挤压伤保肢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严重肢体挤压伤的保肢治疗.方法 在不干扰批量伤员救治的前提下,通过严格掌握纳入指征,合理配置医疗人员,按照分级救治程序,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和早期处理,特别重视监护调整脏器功能,一旦出现无法控制的生命体征紊乱即行截肢,病情稳定后及时后送.结果 1例肾功能损害加重再次手术截肢,9例均成功存活.至后送时,8例保肢伤员肢端血管搏动有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初期保肢成功率达88.9%.结论 依托良好的人员配置、ICU监护下脏器功能调整和科学的分级救治程序,部分严重挤压伤患者可以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骨科手术风险评分对老年骨科病人手术风险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在我科住院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病例资料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至手术前的化验结果、心肺功能评估、测量血压值等作为风险因子,分别给予赋值,建立评分系统.将2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根据术前评分多少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和极高风险组.观察评分与术后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低风险组90例,评分为(14.5±0.8)分,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4例;中风险组73例,评分为(18.6±2.2)分,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6例;高风险组65例,评分为(24.3±2.9)分,住院期间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30例;极高风险组32例,评分为(27.8±4.7)分,住院期间死亡4例,出现并发症28例.结论 根据老年病人住院后的化验检查、合并症等情况作为手术风险因子而自行设计的简易评分能够较准确地评估老年髋部骨折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分析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0-06/2004-06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骨科就诊的15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明确的神经根性疼痛,,男96例,女5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即地塞米松组26例,术后迟用地塞米松组16例,术后即用地塞米松组108例,地塞米松组进行单纯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保守治疗,术后迟用地塞米松组在术后第4天开始应用地塞米松,术后即用地塞米松组术后当天即开始应用地塞米松。均连用5d,1~5d用量分别为20,20,20,10mg和5mg。采用四度十级数字定级法在治疗前后对疼痛程度进行量化判定,通过对所得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评估地塞米松对神经根性疼痛得治疗作用。结果:所有病例资料均在患者住院期间完成,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地塞米松组用药后神经根性疼痛有显著性减轻,用药后3,5d较治疗前神经根性疼痛均减轻(4.13±1.41,3.92±0.90,6.71±1.24,t=2.210,2.431,P<0.05)。②手术后,受术两组神经根性疼痛均有显著性减轻(P<0.05~0.01),术后迟用地塞米松组术后第5天疼痛较术后第3天未用地塞米松时减轻(2.28±1.13,3.22±1.30,t=1.983,P<0.05)。③术后即用地塞米松组术后3d疼痛程度较迟用地塞米松组轻(1.98±1.25,3.22±1.30,t=1.887,P<0.05)。结论:短期应用地塞米松能迅速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性疼痛,可以单独用于非手术治疗,也可配合手术治疗以增强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四肢血管损伤常伴血管缺损,常用自体血管移植修复,但存在来源有限和创伤等缺点。目的:回顾性分析29例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的保肢功效。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对象:选择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1989-01/2000-12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患者29例。男23例,女6例。损伤部位:锁骨下动脉9例,腋动脉6例,肱动脉2例,股动脉10例,股静脉1例,动脉1例。合并休克11例,占37.9%。合并骨折、脱位8例,周围神经损伤5例,感染3例。方法:采用人造血管与修整后的血管行端端间断吻合。感染性动脉损伤3例在手术中采用旁路迂回感染区,人造血管经过非炎性区再桥接,肌瓣和肌皮瓣覆盖感染区的方法。术后2周及1年随访时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MAS)评分方法评价肢体功能。主要观察指标:移植血管通畅率和保肢情况。结果:2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保肢功效:肢体全部保存住,其中1例由于肢体缺血时间长达12h已出现神经损害,后期出现足底溃疡。术后2周Doppler血流探测移植血管通畅率100%,1年复查时通畅率96.5%,肢体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9%。结论: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保住肢体及其功能的方法之一,其优势为术后短期评估血管通畅率及肢体功能优良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