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杀基因治疗肿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综合论述了自杀基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较详细描述了自杀基因治疗肿瘤的机理及转导方法,并对自杀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TK基因/9-丙氧鸟苷联合mGM-CSF基因治疗胃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杀基因TK对小鼠胃癌的杀伤作用,并联合mGM-CSF基因,观察免疫反应在增强TK杀伤性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方法转导自杀基因TK,应用脂质体方法转导细胞因子基因mGM-CSF。观察TK基因体外对小鼠胃癌615小鼠前胃癌(MFC)细胞的杀伤性和旁观者效应;体内实验中将病毒上清注入瘤体内,并结合应用其前药9-丙氧鸟苷(GCV)和mGM-CSF基因,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通过病理切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威胁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和化疗.但对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却欠理想.国际上80年代兴起的生物疗法,尤其是基因治疗,为恶性肿瘤的治疗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自杀基因”即为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其中CD基因是研究最多的自杀基因之一,它能将对哺乳动物细胞无毒性的药物(称为前药)转化为有毒性的药物,从而导致转基因细胞的死亡.CD基因的前药为5-氟胞嘧啶(5-Fc),它被CD转化为5-Fu导致转基因细胞的死亡.但它抗肿瘤更重要的作用是产生“旁观者效应”,就是不仅转基因细胞被杀死,而且其周围大量未转基因的细胞亦被杀死.Huber等认为CD基因的旁观者效应是前药转化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对68例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60min。无切口感染和排斥反应,无术后死亡。术后疼痛7例,阴囊积液5例。全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血友病患者行肝脏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患者,男,49岁,患原发性肝癌伴重症血友病A。检测凝血因子VIII促凝活性(VIII:C)仅为1.0%,抗因子VIII抗体也呈阳性,为4Bu/ml。在术前、术中、术后补充及监测因子VIII的情况下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800ml。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胆漏、膈下积液等并发症。切口愈合好。术后1个月内AFP下降至正常。结论:血友病不是常见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症,也不是肝癌切除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6.
R啨sum啨   Objectif Commel effetb啨n啨ficiairesurlacicatricecutan啨esousbandagecompressif ,stenttubulaireendocholedoquepourraitavoirlem毢meeffetsurlacicatricesplanchnique .L experienceest劋chercherletempsoptimum pouravoirlaformationcicatricielleauminimum . M啨tho…  相似文献   
7.
传统丝线缝合技术修复重建胆道易形成吻合口瘢痕性狭窄,导致梗阻性黄疸和胆汁性肝硬化。为了克服丝线缝合组织加重瘢痕形成的缺点,应用生物粘合剂(FG)替代缝线结合内支撑导管建立各种胆肠吻合口瘢痕动物实验模型,定期对吻合口瘢痕组织进行生化胶原测定,从瘢痕形成的角度观察胆肠吻合口愈合过程,明确FG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和加速瘢痕成熟软化;内支撑保留6个月,瘢痕成熟,从而为预防胆道狭窄提供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CD基因联合mIL-2/mGM-CSF基因治疗胃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CD基因联合mIL-2/mGM-CSF基因对小鼠胃癌的治疗作用。方法:CD基因构建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mIL-2和mGM-CSF基因构建于pIRES。先用CD/5-FC治疗胃癌细胞株,然后联合mIL-2/mGM-CSF两种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小鼠模型胃癌,以期产生显革的抗肿瘤作用。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体外结果显示20%的转基因细胞即可杀灭70% ̄80%的肿瘤细胞。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基因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汤睿  唐思聪  郭善禹  王兵  刘文勇 《癌症》2000,19(10):893-898
目的: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大肠癌的淋巴结微转移。方法:17例行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应用RT-PCR法检测切除的205个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mRNA的表达,另取4例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的31个淋巴结作为阴性对照;并采用系列稀释试验检测本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