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早期隔上霍奇金淋巴瘤(HD)斗篷野与累及野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对35例早期HD患者,先予化疗4个疗程,然后随机分为常规斗篷野放疗(20例)或累及野放疗(15例),剂量为大野30Gy,局部肿块区加至40Gy,放疗后再化疗2个疗程.结果:中位随访58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94.3%.无复发生存率为80.0%.两组3年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隔上HD在化疗基础上,累及野与斗篷野放疗疗效相似,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2.
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在恶性肿瘤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在恶性肿瘤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作为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指标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对 1 0 0例正常健康者 ,2 63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的IS %值 (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 )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血T淋巴细胞IS %值在正常人与肿瘤患者之间的表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带瘤的和不带瘤的恶性肿瘤患者之间、健康者中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不同性别的健康者及恶性肿瘤患者中、不同部位肿瘤之间、不同细胞类型肿瘤之间、肿瘤组中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IS %值与肿瘤细胞的存在与否有直接的关系 ,与性别、不同部位肿瘤、不同细胞类型无关 ,可以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及监测病情发展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和了解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及控制情况。方法在上饶市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中,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235例和已经确诊的糖尿病(DM)患者42例,进行口服75g葡萄糖行OGTT试验(已确诊为糖尿病者口服100g馒头),并问卷调查及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结果共新发现19例DM患者,占8.1%;糖耐量异常(IGT)或/和空腹血糖爱损(IFG)共36例,占15.3%。在三组人群中,DM组的FPG、2hPG、TC、SBP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在IGT+IFG组与NGT组两纽中,前者具有较高的FPG、2hPG、TC、SBP、BMI,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显著性意义(P〈0.05)。FPG和2hPG控制较差的患者分别占59.5%和80.9%。结论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乃至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与教育,尽可能通过普查及对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发现与诊断IGT、IFG及DM,并及时进行合理的综合的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obetron 1000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电子线的剂量学特性和操作技术。方法对Mobetron加速器所配套的47个不同形状、尺寸的限光筒进行4、6、9、12 Mev共4种能量的物理数据测量分析,总结临床32例患者的术中放射治疗操作经验。结果直径10 cm、端面0°的限光筒的4、6、9、12 Mev能量的最大深度剂量分别是0.6、1.2、1.6、2 cm,治疗深度分别为0.9、1.8、2.5、3.4 cm。32例患者术中放射治疗剂量正确,操作顺利,无意外发生。结论应用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具有正常组织保护好、治疗时间短、生物效应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生殖器疱疹(GH)的感染情况,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高危人群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HSV-2特异性抗体IgM。结果共采集高危人群外周血483份,平均年龄25.2岁。HSV感染人数18例,感染率3.72%。结论高危人群HSV-2阳性率较高,对高危人群血清HSV-2的检测和行为干预,对于防止HSV性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EB-PBI患者自由呼吸状态下正交X线平片和CBCT测得的摆位误差、摆位残差的差异。方法 选择保乳术后EB-PBI患者19例,基于校正前后CBCT图像、正交X线平片分别获取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及校正后摆位残差。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两种方法差异。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初诊时约有30%的患者为局部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根治[6]。这些患者大多治疗策略是进行同步放化疗[2-3]或者单纯化疗[4-5],即便如此通常预后仍很差。故急需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或模式来提高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的临床特点与用药类型,为临床防治AGEP提供参考。方法 对10例AGEP的致敏药物、给药途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AGEP的常见诱因,抗生素占80%,以青霉素类、头孢类最为常见,用药与发疹间隔时间很短,在1d内占50%。发疹常起始于面、颈,腋、肘、腹股沟等间擦区,数小时内向全身播散。结论 临床医师在诊治时,应详细询问其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AG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类型、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以往未接受过放疗的66例病人进行疗效分析。原手术方式为经腹直肠切除术45例(Dixon术40例,Parks术5例),腹会阴直肠切除术21例。经腹直肠切除术后复发以吻合口为主(37/45,82.2%),腹会阴直肠切除术后复发则以盆腔或会阴为主(19/21,90.5%)。复发后盆腔放疗中位剂量为40(20—64)Gy,临床症状缓解中位剂量26(10~52)Gy。其中26例在放疗过程中或之后接受过中位7个(2~12)疗程以5-FU为主的化疗。有22例放疗后获补救手术机会。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4个月。Kaplan-Merier法计算生存率,放疗后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17.9%。单因素分析并Log 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显示生存率与原发病变的期别、术后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及是否加用化疗无关,而仅与是否再次行补救手术有关。放疗后加用补救手术者3年生存期明显较长,为36.0%比8.8%(P=0.016)。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者,放疗具有良好的姑息减症的作用;对部分经腹直肠切除术后的复发病例,放射治疗加补救手术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较术前单次、术前40Gy放疗及术后放疗对直肠癌疗效的影响。〔方法)127例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 于1990年 4月至 1994年 12月随机分为 3组,分别为术前单次组 39例,术前40Gy组 43例和术后放疗组 45例。术前放疗组中病理 若属T_3期以上,则加用术后放疗。术前单次组放疗剂量为5Gy-6Gy/次,放疗后48 小时内手术。术前40Gy组中位剂量为40Gy/20 次(20Gy- 40Gy),放疗后休息 4周手术。术后放疗组中位剂量为 55.1G y/29次(30Gy- 63Gy/15次~ 35次),手术放疗间隔为 3~ 4 周。[结果]全部病例中位随访78个月,3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58、47个月,Kaplan Meier法计算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 74.3%、487%,67.4%、489%和622%、422%。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8%、23.1%,14.0%、23.3%和22.2%、28.9%。单因素Log rank检验术前放疗2组3年局部复发率低于术后放疗(P<0.05)。5年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无差别。[结论]适当剂量的术前放 疗较术后放疗具有更高的局控率和较低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