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0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1307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无便秘组患者1128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17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109例,其中无便秘组92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17例。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瘘的级别等来分析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在伴慢传输便秘组中根据术后吻合口近和(或)远端肠壁是否存在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分为两组,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瘘的级别等进一步从病理学方面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结果:伴慢传输型便秘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9.50%,高于无便秘组8.16%(P0.05);但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时间(7.34±3.17)天,晚于无便秘组(6.08±2.55)天(P0.05);在179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中,神经节细胞正常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7.89%,低于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组12.31%(P0.05);且瘘的发生时间短于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组[(6.12±3.29)天vs(8.71±4.36)]天(P0.05)。结论:慢传输型便秘增加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延长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时间;慢传输型便秘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可能与结直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吻合口近和(或)远端肠壁存在神经节细胞的减少或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在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MLBO)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MLBO行SEMS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化分为大承气汤组38例,聚乙二醇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限期手术治疗,在后续治疗时,大承气汤组口服大承气汤(1袋,125 mL/次,2次/d),聚乙二醇组口服聚乙二醇(舒泰清,A剂+B剂各2袋/次,饮用水冲调至125 mL/次,2次/d),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腹腔镜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造口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病理水肿程度等差异。结果:大承气汤组的术前准备时间为6(5,7) d,低于聚二乙醇组的8(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承气汤组限期手术的腹腔镜率为65.8%,高于聚乙二醇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大承气汤组在造口率(21.1% vs 50.0%)及并发症发生率(15.8% vs 40.0%)方面亦优于聚乙二醇组(均P<0.05)。两组的淋巴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P=0.2),但大承气汤组的病理组织水肿程度比聚乙二醇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提高MLBO放置SEMS后限期手术的肠道准备效率及质量,提高腹腔镜成功率,并明显降低限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评价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TAPP)和开放组(Lichtenstein),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通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指标。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5.45±9.72)min,平均住院时间(6.86±1.12)d,首次通便时间平均(2.60±0.70)d。开放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3.13±11.05)min,平均住院时间(7.52±1.36)d,首次通便时间平均(2.80±1.03)d,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通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 。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更加安全有效,在满足手术适应证条件下,应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实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5 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ERAS 组)和对照组,其中ERAS 组24 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法处理,对照组21 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法处理,比较两组在术后康复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2.71±0.23)d vs(4.17±0.15)d]、术后第1 天血糖更稳定[(6.23±0.32) mmol/L vs(8.17±0.53) mmol/L]、术后第1 天疼痛评分更低[(1.42±0.19) vs(2.75±0.18)]、导尿管留置时间缩短[(1.73±0.21) d vs(4.00±0.28) d]、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4.14±0.23) d vs 7.69±0.31) d]、术后住院d 数更短[(6.92±0.28) d vs(9.58±0.5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的一系列治疗措施能够促进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龙刚  江涛  王西墨  王毅  赵永捷  刘兴强  黄莹 《天津医药》2001,29(10):634-635
目前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器官来源短缺,活体供肾移植能够部分解决供体不足的问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因为长期存活率高,在国外已广泛开展,而国内报道较少。我院于2000年5月和7月成功实施2例,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例1女,17岁,主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10个月,常规血液透析6个月,于2000年4月15日入院。检查血型A型,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A_(30,-),B_(13,60)DR_(7,15)DQ_(2,6),群体反应性抗体(PRA)3%,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1%。供者,男,45岁,为受者父亲,自愿捐肾,检查血型A型,HLA A_(2,30)B_(13,51)DR_(7,16)DQ_(2,5)。平素身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纳入标准、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梗阻未缓解并行手术治疗者65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31例,开腹手术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评分及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例腹腔镜探查患者共中转5例,34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在术后并发症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率(7.7%)低于开腹组(14.7%),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微创、效果可靠,可显著减低术后复发率,可作为复杂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外营养在上消化道瘘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94年应用PN治疗上消化道109例的临床经验,对瘘早期临床表现: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代谢障碍,瘘继发的腹腔感染及并发症进行讨论。在瘘的早期治疗中着重阐述PN营养支持对迅速纠正高位、高流量肠瘘所起的重要“人工肠道”作用,介绍开展PN治疗的技术和改进方法,提出减少PN治疗中并发症的防治意见。临床资料显示PN营养支持治疗比60年代瘘的自愈率提高了62%,死亡率明显下降到10%,缩短了临床治愈病程。  相似文献   
8.
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在临床急腹症中虽不常见,一旦发生即呈凶险重症。临床常因认识不足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文献报告死亡高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作者对我院1960年至1994年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指出有外周动脉栓塞史和发生动脉栓塞同时伴有剧烈腹痛和早期出现呕吐伴啡样物和或便血症状,以及腹疼对镇痛剂无效者,应视为肠系膜上动脉供血不足的早期症兆。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合性讨论。并主张应积极开展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术。  相似文献   
9.
1991年Delaitre等~[1]完成了首例腹腔镜脾切除(lap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后,我国于1994年首次开展[2].我院自2006年8月-2008年10月共进行了19例LS,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过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LC)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上午接受LC,术后24 h内出院,术后4~6h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改良的Aldrete评分,术后3d进行电话随访,术后7d门诊复查.采用t检验比较OLC和同期住院LC患者住院费用.结果 149例患者施行OLC,130例患者Aldrete评分≥9分;118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分,31例VAS评分>4分,对该31例患者密切监测,均给予吗啡镇痛治疗,疼痛随之缓解.手术当天未出现明显异常,144例患者于术后24h内出院,5例患者因为发热、腹腔积液、腹痛等原因转入普通住院病房.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 (3/149);病死率为0.术后患者随访率为100.0% (149/149),无患者出院后因手术原因再住院治疗者.术后平均无工作能力时间为5.2 d(2~7 d).本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7888±396)元,明显低于本单位同期住院LC患者的住院费用(12121士960)元(t=38.97,P<0.05).结论 OLC安全、可行,而且符合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